有关推断的作文

【篇一:我发现了下雨前的秘密】

星期天,我在小区的花园散步。我看见湖面有蜻蜓在低飞,蚂蚁在搬家,不久后,就下起了雨。我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下雨前蜻蜓会低飞,蚂蚁会搬家呢?

我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先去问了爸爸妈妈,他们只解答了蜻蜓低飞的问题。原来蜻蜓低飞是因为下雨前天气潮湿,有水份,那水份粘在蜻蜓的翅膀,翅膀有了重量自然飞不高了。

现在只剩蚂蚁为什么搬家这个问题了,我决定要仔细观察蚂蚁搬家的过程再下定论。我特地看了天气预报,选了一个下小雨的一天。到了那天,快下雨的时候,我到了花园,看见了有很多蚂蚁排队搬家,它们从一个土地搬到了树洞里。它们搬完家后,就下起了小雨。

我看不出什么,但我不死心。下完雨后,我跑回那个地方,看了一下,土里面那个洞不是很深,可以看见底。我又走到树洞旁边,树洞不是很大,只能伸进一只手。我用眼睛看了看树洞里,有一个洞,但我看不清楚。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先把手机伸进去,拍了一张照片,照片里面洞深不见底。观察到这里,我推断出了一个结果:蚂蚁原本的家很浅,下雨的水会透到里面去,而它们搬到的那个家很深,雨水不会进去,所以它们才会搬家。回家后,我上网搜了搜,果真和我推断的差不多。

经过了我的探索和研究,我终于知道了原因,原来自己发现奥秘那么有趣。

【篇二:平凡的青春路】

“尝尝吧——对身体有好处。”父亲怂恿着我。

风裹挟着黄土,荒唐泼洒出一片暗无天日,掩藏人类与日月的原始恐惧。漫天飞沙。

我惊疑地看着那父亲手中被汗水浸湿的花苞——欲开而未开的花苞——那被生长在北方黄土上的淳朴农民称之为槐花的洁白花苞。

槐树自然是见过的。尽管是城里人,但也不至于落寞到了槐树都没见过的地步。但总是在某个春天的某个清晨,那隐藏在树叶中的点点雪白,被邻居家爱嚼舌头的三婆或是其他的什么人,挎着篮子、挑着竹竿,便草草收拾走了,留下一地的残枝号叫。而又在三婆家中密不透气的厨房里被油渍浸没了。

或许它还真有那么点味道吗?这自是从三婆的狂热推断出来的,却并没有什么事实根据——难以想象被沙土掩埋的什么玩意儿能够有动人心魄的味道。

“尝尝吧——对身体有好处。又不是什么毒药。”

尝就尝罢!却总是迟疑的——从父亲手中揪起那一只花苞,闭了眼,不去想它的颜色、来源,抑或是上面爬着的一只无辜的瓢虫——只管把它放进嘴里。

风起。满树槐花飘摇……

花瓣上面是没有沙子的——这倒使我惊喜了,便接下去细细咀嚼。咬了半天,却只是平凡的味道,不见一点花香,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一丝苦涩味。也许有泥土的、大自然的味道的,也许是我悟性不够,又或是太心急,反正是没有尝出来。

父亲看见我丝毫不激动的神色,叹了一口气,也从嫩枝上摘下一朵,放进嘴里。伴随着牙床的律动,眉毛一点一点地皱紧,却没有说什么,也许又想说什么,可是还是没有说。、

我是对这十分好奇的,却也并没有问什么——父亲常教导我:小孩子不要知道太多事情,我自从那时起便也变得沉默寡言了。

这时的确是沉默寡言了。只听见附近不时的鸟的鸣叫声——大概是洗白了肚子的乌鸦在扮作喜鹊,还有便只有风的吼叫声了。

“味道不如以前了。”父亲吐出那一口残渣,只留下这一句话。我是暗喜的,自然是因为父亲终于认识到这一点,也避免了我去大口大口吃这“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

我这一次却猜错了父亲的意愿:父亲仍然大把大把地往塑料袋里装着槐花。“不是说不好吃吗?”我问。

“这可是野菜,”父亲模糊的回答,“该让你尝尝的。”

我自是不满意父亲模糊而又无理的回答,但又想起了父亲“言多必失”的教导,也只好作罢——也是因为知道父亲从来执拗。

回家之后,变了样的槐花很快端上了桌。槐花是鸡蛋混合在一起炒的,平日里爱吃鸡蛋的我却怎样也提不起来兴趣,把筷子放到一旁,一心只读圣贤书。而父母见到我这样——也许也有自身的缘故,便也弃箸不食了。那盘鸡蛋也就搁在那里,任由自发地冰凉了。

“的确是不如以前好吃了,”母亲说,“现在只是平凡的味道。”

槐花为什么不如之前好吃呢?我既不是父母亲,也不知道从前的槐花是什么味道的,也无从去推断论证;也许事物的本性就是朝着平凡发展的,而那不平凡的甜香,或者是臆想,又或者只是记忆的假象罢了。

犹如风又起,犹如走在朝向平凡的青春路上。

【篇三:机器时代的焦虑】

你是否看过《钢铁侠》、《变形金刚》、《机器公敌》、《终结者》等电影?

这些风靡全球的电影无一不在显示,人类对机器的复杂情感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焦虑根源。

自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便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等到计算机的出现,更是彻底改变了人类在现处时代的处境。人类进入机器时代,机器的本身代替了生命,机器的动力代替了人体和牲畜的肌肉力量,机器的时间替代了生物钟,枯燥重复的规则代替了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热情。当机器的出现给人类带来效率和利益的同时,试曾想过,倘若有一天,人类被机器主宰着、统治着、奴役着,那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听说了吗?人工智能ALPHAGO打败围棋大师了!”

“我知道,那可是世界围棋冠军啊!看没看朋友圈?最新的人工智能小红,她可是能瞬息写出千万首供人诵读的诗词呢!”

像以上这样的对话如今随处可见,人类被机器超越的例子也愈发的多。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机器越来越复杂和先进,而人却越来越低智和无趣。而现代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机器所异化了。所谓人的异化,或许可以解释为人被工具化。刚开始,先是人奴役机器,再下来是人变成机器,最后是机器奴役了人,而往往机器进化的速度远远大于人的进化速度,因而许多人免不了被机器所奴役。这些人通常过得极为安稳,因为他们不需要创造或者是想象,除了工作生活之余的任何事情仿佛都与他们无关。机械的工作使他们安心,被禁锢的思想使他们精神安宁,而这些,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却如同灾难一般。梭罗说:“人类已成为他们工具的工具。”当人逐渐变成机器的时候,机器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替代了人,从而当然可以统治了人、主宰了人。试问大家,这真的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我常在想,人不同于机器的本质在于哪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正是因为人类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特的创造力、想象力,才会使我们与机器有所根本上的不同。我不敢妄加推断,一旦人类失去独立思考力,失去我们引以为傲的创造力、想象力,机器一定会如同那些科幻大片里一样,失去控制,攻击、直至毁灭人类。但我敢推断的是,失去思考,失去创造力想象力的人类,终将被自己所毁灭。原因就像赫胥黎在他的《美丽新世界》中所述:“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取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可以说,这种伤害是相当严重且不可逆的,然而我们仍身处其中而不自知。诚然,我们期待机器智能化,我们也成功的制造出许多人工智能以来帮助我们生活得更为便利。但目前看来,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常常依赖于人工智能,甚至这种依赖已经超过我们应该把握的度了,就连那应当以人类思维迸发为前提所创造的诗歌都难以幸免,这时候难道我们真的不应该去反思,并尽力化解这种机器给我们所带来的困扰吗?难道只有机器将真正要取代人类之时,我们才幡然醒悟吗?

以上只是一个身处机器时代的人的一点微不足道的焦虑罢了……

【篇四:神奇的纸】

有一次,科学课下课,我听见几位同学在议论纷纷,我凑上去,仔细一看,原来,大家在讨论一个问题:一个空的杯子,装满水,用一张白纸盖住口,再倒过来,纸不会掉,水不会流出来吗?能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吗?

一开始,我推断是不可能的,后来,我回家拿了一个杯子,装满水,用白纸盖住,最后一步了,我非常紧张,生怕实验不成功。倒过来!我成功了,不可思议的是,果真如此,纸紧紧的“贴”在杯子口上,水一滴也没漏,太神奇了!

可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底,我便上网查和这个有关的资料。原来,是因为装满的杯子中,空气压力被堵住,压力就自然很小。加上水的表面有胀力,才能使杯中的水隐隐地被“固定”住,纸也能吸在上面。我豁然开朗,原来是空气和纸托住了杯中的水!然后,我意识到我前面的推断是错误的。

第二天,我来到学校,课间的时候,我告诉了在一起讨论的同学,我说:“是真的,我昨天做了实验。””我赞同”!一个同学说。接着,更多的同学赞同我我的观点,此时此刻的我感觉无比的自豪,无比的骄傲。

同学们,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让我们奋斗吧!让我们做祖国的栋梁之才,做祖国最美丽,最鲜艳,最耀眼的那朵花!

【篇五:走过高三】

人在高三,身不由已。我们能做的,只是默默地等待,迎接走过泥泞后的那弯绚丽的虹。

——题记

回忆永远的回忆

窗外,传来了响亮的口号声“一二一!一二一”,才忽然记起,已经很长时间没上体育课了,仔细检查了一下鞋子,还好,没生锈。

假期、艺术节、晚会,这些词语变得异常奢侈,高三,甚至不舍得去回想它们。取而代之的,是一叠又一叠的试卷,考前动员,考前热身和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叮嘱,或苦口婆心或慷慨激昂。偶尔抬头,撞见窗外某位老师的眼睛,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扮个鬼脸把老师逗笑。高三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变低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点点紧张,一点点悲壮,一点点迷茫,还有课间一点点无厘头的玩笑。

宿舍,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只有这儿,依旧弥漫着同以前一样的气息:臭袜子的味道依然我行我素,各种“异端邪说”依然纷纷扬扬,只是,有那么一点淡了。

他走了,我却不能送他姥爷走了,我却不能送他,甚至不能再看他老人家一眼。只因那天被叫做“一模”。

舅舅没有告诉我这件事,但世上怎会有不漏风的墙?坐在考场上,心情复杂到极点,却又不敢再去联想,再去推断,只得装作不知道熬过那漫长的两天半。考试结束,我从妹妹那里确认了我的推断,妹妹说话的声音很小,却像雷声一样灌进我的耳朵里。我没有听完妹妹的叙述,返回教室的路上,我只想大哭一场。

高三,原来竟这般绝情,这般无奈。叹口气,继续朝终点奔去,姥爷,原谅我没有送您一程。

日子被时针和分针消磨着,越来越短,越来直短,经过了远程的跋涉,高考的轮廓已渐渐清晰。

付出的,实在太多,但令人欣慰的是,收获的,也还算充实,每次考试,总能发现令我窃喜的事情,虽然有时只是一点。

人在高三,身不由己。走过泥泞,是为了追赶那风雨后最美的虹。

热门推荐
1我和冰雪的奇幻旅行
2厨神爸爸
3成长的滋味
4扫墓
5江南流韵
6想象的作文
7我的心爱之物作文上册
8我发现了“热涨冷缩”的原理
9别丢掉了爱
10观察小兔子
11妈妈,我想自己长大
12粉笔
13魔法师的故事
14美好的童年
15春天的味道
16第一次滑旱冰
17秋之歌
18国槐
19我想握住你的手作文
20关爱
21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22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23雨露作文初三
24星空下的遐想
25将来我要当一名老师
26磨难是试金石
27探梅
28谢谢您,老师
29我为自己喝彩
30象棋大战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