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悠而知之的作文

【篇一:悠而知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果知识是青云深处之玲珑楼阁,能寻见的必是夜雨闻玲的悠人,不是一袖拂倒奏折的君王。

知识,苏格拉底认为是智慧。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未尝洒下过句点。对世俗功名的追逐可以被一腔热血支持,而对真知灼见的品味只能无心插柳。如同天气预报的数据无法诠释晴空万里,一个急切的路人只顾赶路,又怎么会真正去品析碑文,获得智慧?

陶渊明在酒中看清了世界,若是文章不能写在青史,便写在空中。我们领悟,若没有五柳飞絮,屋绕菊香之感,若没有寻找深深嵌在民族历史中的书签,单纯地沿着历史之路一路狂奔,又怎么会理解“性本爱丘山”?世人的生活悬在半空,离天和神明很远,离地和历史很远,再没有悠之心境了。世间遂不复陶渊明之风流。

真正的知识的源泉要靠强大的生命力的挖掘,而悠的心境则在很大程度上疏通了土壤。诚然,科学需要天赋,不愿付出之人无法窃取成功之果。但是,如果牛顿只是个深居象牙塔的书生,一个苹果也许只在他生命中快速下沉,再泛不起震撼人类的巨浪。一个着眼于眼前琐事的人,怎么会有“悠”的心境,又怎么会放眼于与他不相关的知识,乃至整个人类和宇宙?

人类是兽与神的过渡。然而,方向的偏差导致的是变异而非进化。正如苏轼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类在激情高涨,大踏步向前走着,只有少数几位悠闲之人停下思考,再大声惊呼“我们走错路了。”

悠的心境,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悠的心境,让我们把文字写成艺术;悠的心境,让我们把数字读成美。

倘若你对石头有充分的时间,悠静的心情,它可以是一朵花,也可以是一匹马;当你想着用世俗之解剖刀去分析,它就只是石头。知识何尝不是如此?倘若你对孔子的话充满了平静的心情,你会惊叹在颠簸的马车上的智慧,会有感于乱世中建立的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会学习于儒教的前年智慧。我若是想着“一定要学习”,只会剩下七零八落的语法,脱离意义的背景,泛黄枯燥的纸张。

知识,当成智慧悟,当成知识学,当成作业做,结果当然是截然不同的。识之,就像一阵风,怀着对美的热爱的悠才能感受微风拂面,想去追,不会追到什么。

停下笔,再抬头,也许我也能看到南山了。

热门推荐
1包饺子
2支付的变迁
3家乡的美景
4石头画
5那年四季
6美丽的校园
7哦我16岁了
8母亲,我为您守灯
9绿色家园
10第一次煮饭
11不盲目攀比,迎接最好的自己
12突发疫情下的春节
13秋天的山
14沙包大战
15看看心中的日出
16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17抢电视大战
18埋藏在心里的泪水
19垃圾分类我在行
20丢车风波
21说勤奋
22给李晓明过生日
23妈妈的馄钝
24我是女生我骄傲
25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6雨季遐想
27观察蚂蚁
28坚强的小芳
29记忆停驻在那时
30我的宠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