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谓道的作文

【篇一:有幸遇到经典】

今天是六月一日儿童节,在我心里,儿童节早已换了原有的感觉。

早上,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经典诵读班。天空朦胧的蓝色里泛着浅浅的红,阳光亲吻着我的脸,明媚如风,轻盈的花香里氤氲出一片幸福,连空气都甜润得像棉花糖。

每天早上,我和同学们都沐浴在这种圣洁的氛围里。朗朗书声,时柔时刚,是一种美妙的天籁。喜欢同学们的读书声,如甘露琼浆;喜欢同学们翻动书页的声音,如潺潺流水;喜欢淡雅古朴的书香,仿佛是从古圣先贤骨子里透出的智慧的芳香……

翻了一下日记本,已经写了五十多篇了,厚厚的一沓,很诧异一向懒散的自己竟然可以坚持这么长时间去写日记。曾经,我一直有个梦想,抱着很大的决心想要完成一个作品,却始终没能坚持下来,而如今,在和蔼可亲的老师引领和同学们的鼓励督促下,自己终于有了很大的改变。

从第一次遇见经典,就被她古典的画面,厚重的质感,铿锵的语句深深吸引。我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再亲民,在止于至善”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再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一点一点的成熟,一点一点地理性,就连走路的姿势也变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就像有摄像头对着自己一样。是经典,让我学会了做人;是经典,让我明白了道理;是经典,让我浮躁的内心慢慢平静;是经典,给我插上了一双美丽的隐形的翅膀。

我觉得,读经典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不应该夹杂什么杂念。只是因为喜欢,单纯的喜欢,只是想要从圣贤那里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只是想让自己更充实幸福地生活。《大学》、《中庸》、《论语》每天读会烦吗?我轻轻问自己,不会,它们像一首沾满酒香的歌,好听,很香,会醉,染过千年贤者耳,醉了谦谦君子心。

真的,我就是那个最幸运的人,是经典,是老师,让那个有着所谓“青春无限肆意放纵”的自己真真正正改变了。我做了一个很美很美的梦,我也回到了春秋时期,与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一起席地而坐,不远处,夫子面容慈祥,侃侃而谈,我们听他言,听他说,浅浅笑语,争论不休……

【篇二:品中华文化,读国学经典】

如果你在东方欲晓之时,来到金水湖公园的长亭边,一定能够听到我们朗朗上口的读书声,风雨无阻。

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上我们聚集在金水湖公园,利用一天中的大好时光去诵《中庸》,运用老师教我们的“一二一”和“滚车轮”的读法,记忆、理解《中庸》。

中庸,也就是中和的意思,而我对“中庸”的理解分为两点,先是“中”,孔子在中庸里所强调的,无非就是“中立而不倚”,保持中立却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也如“君子而时中”,不过、无不及。程颐先生曾说过:“不偏之位中,不易之位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三字经也有记载:“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次是“庸”,庸古同用,是指坚持原则不改变。中庸之道乃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中庸》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说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也正是践行儒家在道德境界上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

我们去读《中庸》重要的不是背诵,而是要懂得、理解“中庸之道”,学会为人处事之本,联系生活实际,做出自我反省,让自己更进一步,这大概也就是我们初读《中庸》的目标了吧?

热门推荐
1读《血字案的研究》有感
2描写寂静的
3你曾拨动我的心弦
4我的心爱之物
5立夏斗蛋
6金鱼的生命
7那一次,我真后悔
8颠倒世界
9被碎片拼凑的生活
10美丽的心灵
11这片风景,那么珍贵
12猛洞河漂流
13弹,弹,弹力球
14活着
15我阅读我快乐
16视角以外的未知
17秋天的鹤山公园
18我的心儿怦怦跳
19我最熟悉的人
20这个春节不一样
21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22角落里的光芒
23我家阳台上的植物
24冰雪世界
25二年级补课看图写话
26多彩的活动
27乘索道上张家界
28维护海洋权益
29谁是我生命的阳光
30成长路上的阳光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