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莫比乌斯环的作文

【篇一:莫比乌斯环】

今天天气晴朗,柔和的日光撒进教室里,暖暖的。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归位。只见蒋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神秘的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有趣的游戏。”

老师话音未落,教室里立刻充了欢笑声。我心想怎么会不上课却要做游戏呢?

这时,蒋老师拿出工具,有剪刀、双面胶和一张紫白色的纸条。没想到工具如此简单,难道老师这是要变魔术不成?同学们在下面议论纷纷。

游戏正式开始了,蒋老师动手操作着。她先把纸条的一端转了一圈,然后用双面胶把两端粘在了一起,拿起剪刀准备开剪。我们的眼睛像聚光灯一样紧紧看着蒋老师的手,可是老师却给我们卖了个关子问道:“你们觉得这张纸条剪开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呢?”大家争先恐后的举手猜测着,有的说会断开,有的说会变小,还有的说会变大。于是老师把同学分成了三个组,分好后终于要动手剪了。

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都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只见老师手拿剪刀在圈好的纸条上剪了一下,我们都目不转睛的盯着蒋老师手上的动作,生怕漏掉半拍。可是剪到一半时,老师突然停了下来,很神秘,我还以为怎么了呢!随后听见“噗”的一声,老师对着纸圈儿吹了一口仙气,同学们哄堂大笑!刚要开始剪,又停了下来,再来一口仙气……大家觉得又好笑又期待,恨不得马上知道结果究竟是怎样的。

终于,“咔嚓”一声剪刀落下,老师手里的纸圈竟然真的变大了,猜对的同学们脸上笑开了花!

最后,蒋老师又给我们介绍说,这个游戏叫做“莫比乌斯圈”。我觉得很有意思,回家后一定会跟爸爸妈妈再玩一下。

【篇二:没有尽头的莫比乌斯环】

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未来,也无过去。它一直走在曾经的道路上,永不停歇。它就是超维度的莫比乌斯环。

这只是一个思维误导,在某个人眼无法触及的角落,人们自以为是地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共同打造了莫比乌斯怪圈。在人们的想象中它一直在做徒劳无用的重复,没有创造出任何不同。而在我看来,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树叶,在那个不知名的角落,兴许它已经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

完全的重复,这是人们赋予它的定义。可是,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完全的重复吗?原地踏步,几十次会让肌肉疲劳,几百次会汗液出现,几千次会让人感到痛苦,那几万次、几十万次呢?任何寻常的重复,会产生量变,只要有了量变,就一定会不同,由此可见之,在不存在的环上,也应该会发生变化,也就是创新。

既然创新由重复中产生,那么完美就可以只去重复吗?我认为,这是不对的。重复会带来变化,这不假,可是这种新出现的事物并不一定是我们所期待的,甚至会造就所厌恶所畏惧的,达尔文的《昆虫记》中写到过一群毛毛虫,它们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前一只,而它们恰好在达尔文的花盆沿上围成一圈。一小时、两小时、一天……达尔文所等待的突围并没有发生,只有死在盆边上的尸体依旧围成环状。这种结果的诞生是因为毛毛虫一味重复,不去引导创新的方向,即主观上没有对未来的把握,所以落得一个死字。

有人说过“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还有人惊呼: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是的,纵观历史,古今多少奇人异士,却都走在一个圆上,或者为后人开启了另一个圆。成帝者,莫过秦皇汉武;入仕者,不过封侯拜相;儒家,孔孟之学;道教,唯闻老聃……可是看似一个个重复的“无用功”却开创了灿烂辉煌的人类历史。为什么?因为在这些重复之中,有人一次又一次做出了小小创新,马克思从黑格尔与费尔巴哈身上创出共产主义未来;康梁、魏源引领中华民族开眼看世界……正如盘山公路,一次次角度的变化,却能走出山峦的阻挡,通向外面无限的精彩。

每一次的重复都可以是一次全新的旅途,就像莫比乌斯环,借由相同的理念,造就许多幅有趣的图画。这是重复吗?不是;这是创新吗?又好像似曾相识。这与人生多么类似,在重复中,获取经历与教训,收获不一样的人生百味。

【篇三:森林表演会】

3066年12月3日,森林里,一场特别的表演会开始了……

第一个节目—《命运交响曲》,全场首先一片寂静,突然,音乐像爆炸一样放出来!小狗用四条腿用力地敲打着架子鼓,小象用鼻子拉着小提琴,小猴优雅地弹着钢琴,两手时而轻柔,时而跳跃;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急促。节目表演完成,全场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第二个节目是《杂技》。一只小猴端了5个苹果出场,它一边踩皮球一边转动手上5个苹果。突然,它纵身一跃,腾空而起,手里还不断转着5个苹果。台下的动物们不经“哇噻”一声。最后小猴平稳地落了下来,踩在皮球上,它还一手端着5个苹果,一眼睁着,一眼闭着,吸引了好多人给它拍照。

最后一个节目:《魔术—莫比乌斯带》。首先出场的动物是小猫,它走到舞台中央,大声说:“请把所有镜头调向我这里。”于是,观众就能看得很清楚。只见它把一个长纸条首尾180度扭转,再用胶水将纸条两头粘住。从纸条一头的中间处戳了一个洞,然后沿着洞剪开了一半,动物观众们本以为只会剪成两半,没想到竟然成了一个大的莫比乌斯环,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上的那只小猫却不紧不慢地说:“还有更精彩的呢!”说完,就又拿出一张纸条,按刚才的方法重复到用胶水粘住两头。“现在,是从三分之一处剪”,边剪边跟观众说“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观众异口同声答道:“不知道。”剪完了,观众在屏幕上仔细一看,奇迹出现了,竟然是一个大莫比乌斯环串着一个小莫比乌斯环。全场又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台上的小猫却淡定地说:“谢谢观赏了”然后就轻轻地退场了。

表演结束了,动物们都愉快地回家了。

【篇四:有趣的莫比乌斯环】

今天阳光明媚,阳光照进教室里暖洋洋的。我掐指一算,必有好事发生。

果然不出我所料,蒋老师放出了玩游戏这个消息。一听说玩游戏,同学们把烦心事都抛到了九霄云外,脸上露出了掩盖不住的开心,好像是要跳起来的样子,当然我也不例外,我都要飞起来了。

蒋老师先拿出了一张再平凡不过的纸条,还有生活中常见的剪刀和双面胶。这些平凡的东西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蒋老师接下来会带领我们做什么呢?我这充满好奇的心已经按捺不住了。同学们议论纷纷,都要把房顶揭开了。

我们瞪圆眼睛,盯着老师的手,眼睛舍不得眨一下,像聚光灯似的,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蒋老师捏住纸条的两端,然后一只手转一下,再把两端用双面胶连接在一起。就在这时,蒋老师说游戏结束了,这令我大失所望。咦?不对,这样的话剪刀又是干什么的呢?嘿嘿,蒋老师的玩笑被我们识破了。疑问又闯进了我的脑海,蒋老师要干什么呀?

接着,蒋老师问:“大家猜一猜如果老师在它的中间剪开会发生什么?”

“会变成直线。”

“会变成一个大圈。”

“会变成两个圈。”就这样,同学们分成了三大派。

蒋老师拿起剪刀开始剪了起来。教室里宁静的只能听见老师“咯吱,咯吱”剪纸片的声音。纸条逐渐被剪开,就要剪完的时候,突然,蒋老师吹了一口仙气。哈哈,蒋老师可真有意思,光逗我们玩了,快剪吧。终于剪完了,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大圈。答对的同学直鼓掌,而答错的同学好像枯了的花一样。

蒋老师再次剪下另一张纸条,再次把两端粘在一起,再次问:“如果老师从中间剪开会发生什么?”

“直线。”

“一个圈。”

“两个圈。”

“三个圈。”

这次,同学们分成了四个派。

蒋老师小心翼翼的剪了起来。“咯吱,咯吱”的声音又从蒋老师的手中发出。终于要讲完了,蒋老师吹了一口仙气,剪了一下又吹了一口仙气。哎呀!我急得要跳起来了。老师,求求你,快剪吧,同学们都快急疯啦。蒋老师还是一脸的坏笑。终于,奇迹发生了,这次剪出来的却是两个圈,有的同学不仅揉了揉眼睛,我猜他们在想:这是真的吗?我没看错吧?

最后蒋老师把其中的奥秘告诉大家,原来只要先把纸条扭一下,再从中间剪开,就可以剪成无限个圆环,只要纸条够宽,可以绕地球转一周呢!这个莫比乌斯圈可真有意思,回家后我要亲自试一试。

没想到,一张平凡的纸条,竟在蒋老师的几个动作下,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乐趣。

热门推荐
1成长从不怕开始
2那一年春天的歌
3我第一次洗碗
4向你介绍我
5生命的跳动
6清明节忆外公
7拔牙
8我敬佩的同学
9一场精彩拔河比赛
10将跳跳糖进行到底
11我的新语文老师
12眼神
13备舌战惠德堂
14神奇的胖大海
15老师是本书
16家中的客气话
17窃吃记
18邻居家的小狗
19快乐的一堂课
20小草赞
21未来
22感悟自然
23《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诗歌
24美丽的云龙湖
25迪士尼之旅
26冬日暖阳
27温暖2019
28那一刻我的心温暖了
29妈妈并不平凡
30挂牌仪式讲话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