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读懂了什么】
我读懂了里约
尽管巴西还在闹内战,尽管赛程将至,场所还没搭好,但是,里约奥运会仍然如期进行,并完美收官。当它结束后,我好像读懂了什么……
当今微信霸屏之王非女排莫属。被实力相差甚远的荷兰女排击败,中国女排曾一度陷入情绪低谷,但调整心态,迎战并力克实力强劲的东道主巴西女排,之后洗雪屈辱,将荷兰女排送回了老家。决赛中女排同样创造了奇迹——击败美国女排的塞尔维亚队,激战数轮,终于登上世界之巅。哦,我读懂了: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接受失败,不思进取。
我心目中的一位圣贤说过:“命运全在搏击,奋斗就是希望,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放弃努力。”中国女排没有放弃努力,所以走向了胜利。只要她们心中有方向,她们就知道自己要到哪里,会到那里,能到那里!
男单羽毛球赛决赛中谌龙对阵李宗伟。论经验,论实力都在李宗伟之下的世青赛金牌得主谌龙本着不放弃的精神,率先拿下一局,第二局中一度落后4球,但他没有失去希望,追平比分后又领先一球。比赛到了赛点,最后一球持续了长达3分钟,终于,李宗伟失去了耐心,一记扣杀球,因判断失误进入不得分区,谌龙倒加1分,赢得金牌。谌龙一扔球拍,伏地号啕大哭。哦,我读懂了,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就是谌龙!面对强敌,他仍坚持,不放弃。
面对失败,李宗伟只是优雅地笑了笑。没有世界大赛冠军,可能暗淡了他的荣光,却不能否认他的伟大。作为一个大满亚的选手,没有得过一次冠军,但仍能笑对比赛,人们在记住冠军谌龙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马来西亚的无冕之王——李宗伟。这位34岁老将的朴实谦逊和坚持,恰巧成为他自己传奇的别样注脚。哦,我读懂了:即使不能胜利,也要微笑面对。
有人说:“里约没有不可能。”不错,里约没有不可能!面对强敌,面对对手,面对失败,只要你勇敢,只要你坚持,只要你拼搏,你成就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一段英雄传奇!
【篇二:我的爱好】
我是一个活泼的小男孩,我喜欢打羽毛球。
偌大的体育馆内,一个小小的身躯,颤巍巍地拿着一块球拍,心里满是害怕,那时,我才一年级。
一开始打羽毛球,是爸爸妈妈为了让我强壮一点,因为当时我太瘦了。每天放学,我妈都会把我送到羽毛球老师那儿,让我去学。那里也有很多的大哥哥大姐姐,我也不大善于和陌生人交流,所以我学了几节课就不想去了。
二年级了,我也长大了,也懂事了一点,我妈又把我送到老师那里,不过,这次是每周去一次。我开始练习挥拍,并不是拿起球拍乱打一通,而是先要侧身,再挂拍,挥拍。我也不明白为啥要这样做,只是照老师的做就行了。等我学好了挥拍,老师就把球给我发过来,再让我侧身,挂拍,挥拍。这时候,我的动作也很僵硬,看起来很不自然。但是那会儿,我的心里少了些不情愿。
三年级的时候,我慢慢懂得了这一套动作的含义,挂拍是为了先蓄力,这样挥拍的时候才能更有力地挥出去。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对羽毛球知识也懂了血多,我学会了高远球,吊球,杀球,放网,钩对角……其实,打羽毛球还挺好玩的!
到了四年级,也就是现在,我对羽毛球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水平也越来越高,我妈已经不是我的对手了,我轻松就能将她“秒杀”。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参加过什么比赛,但我相信以后能越来越好。
课余时间里,我也很喜欢看羽毛球比赛,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的羽毛球比赛我也看了,我最崇拜的单打运动员是林丹和谌龙,在半决赛上,林丹相遇马来西亚的老将李宗伟,而谌龙获得了他人生中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谌龙成为了我崇拜的偶像,羽毛球也成了我最喜爱的运动。
我以后要多去打打羽毛球,通过打羽毛球,我还认识许多好朋友,也更加活泼了,我喜欢打羽毛球,这是我将一直坚持下去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