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牛娃的作文

【篇一:数学,我开始崇拜你了】

数学是什么?有的同学说数学就是一些应用题,有的同学说数学就是一些加减乘除,还有的同学说数学就是你去买东西时,对自己需要付多少钱的计算。

数学究竟是什么呢?其实之前我也说不清楚。直到今天我参加了萧报小记者组织的“一堂特别的数学课”活动,才对数学究竟是什么,有了一些概念。活动的主讲人是“牛娃奥数课程”创始人,钱塘文理院校长,世界数学团体锦标赛金牌教练——章老师,刚见到章老师时,给我印象,就和我对数学的印象一样普普通通,看上去没什么特别?可是为什么要叫“一堂特别的数学课”呢?

我带着疑问坐在活动的现场,认真地听着。原来数学是:数字,数论,推理,几何,代数,统计,排列组合,应用题和计算。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就是计算,计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计算是很重要的,推理除外,其他都要用到计算。我们不光要会计算,还要计算得快和对。要怎么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呢?章老师告诉我们四大法宝:一是注重数理与算理,二是加强口算,三是总结方法与易错点,四是掌握计算的技巧。听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聪明,而是他们有自己计算的巧方法,背后在默默地努力。如果我们要想把计算做到又快又对,该怎么努力呢?章老师也告诉我们,那就是要端正学数学的态度,勤加练习,掌握计算方法。

活动中,老师还运用了很多题目举例,来让我们加深学习数学的方法,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怎么巧算平时最头痛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明确了:加法是和在一起,先加谁都没关系,减法就是分开,先让减掉谁也都没关系,倍数就是几个几,先乘谁没关系,连除也一样。

真不愧是一堂特殊的数学课,章老师原来并不普通,听了这堂特殊的数学课,我开始崇拜数学了,开始崇拜章老师了,我对数学更有兴趣了。

【篇二:脚步】

放慢脚步,品味人生。

——题记

以前小学时,语文基本上就等于是一个对汉字的初步认知,数学无外乎就是加减乘除,英语顶多也就是几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单词。小学,几乎毫无难度,不仅放慢脚步,还能享受童年。

但是,不知从何时起,也不知从哪里刮起了一阵“竞赛风”把我们原本美好的童年给无情地抹杀得只剩下残骸——小学低年级,本应学学加减法,却也学习了乘法和除法,还要背那些枯躁无味的“乘法口诀”。这已经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玩乐时间。中年级,学到了乘方,这本应该是初中学的内容,可小学却毫不留情地硬是把我们的脑子填满,我的脚步已经由散步变成了快走。高年级,彻底疯了!什么“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勾股定理”等等一第列的概念如潮水般灌入我的脑子以及心灵,在我的大脑皮层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的脚步由快走直接变成了奔跑。

而我的内心始终有个疑问:为什么要提前学?随着我们年龄增长,到后来不是自然要学吗?难道就为了那些闪闪发光的奖状?还是为了跟上时代?那未必也太可笑了吧!像这样“填鸭式”的教学,估计我们刚学完一个月就忘了!有意义吗?

现在家长们个个又说什么“不要输在起跑线”,那么请问那些所谓的“牛娃”到最后有几个成就大业了呢?人生是长跑,所谓长跑,一开始只有放慢脚步,到最后才能超过别人。千万不能一开始就加速奋力跑,那么估计一会儿就累得不行了吧?

所以,与其一开始奋力奔跑,倒不如放慢脚步,扫却浮尘,品味人生。

【篇三:都是“碎片化”惹的祸】

在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今天,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它带给我们生活的巨大变革,但同时我们的生活也逐渐都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与认知。

我知道聚沙成塔,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改变每天时间的长度但可以改变我们生活的深度;我知道滴水穿石,每天碎片化阅读多一点,就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也知道君子之交,我们可以通过随手的一个点赞、一句语音或是一个视频将你我彼此拉得更近。

然而,碎片化也逐渐困扰着我们的生活。

自由的空间没有了。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全社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牛娃”,将来要更有出息,我的父母也差不多,他们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的淋漓尽致,这下可苦了我。出去旅游时,带上PAD,一有时间就让我学一段新概念英语;去上海上提高班,在半小时路程的动车上,让我背上几个英语单词也好;在送我上学的10多分钟,临时也要考我一下;在临睡前10分钟,硬要挤掉我的阅读时间,必须完成每日一背。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本该属于我自己的自由时间,可以做我喜欢做的事情,但现在是一种奢望,唯有考试考的好,才能向爸妈提出希望奖励自己做喜欢的事。嗨,多么羡慕爸爸妈妈那一代拥有的天真快乐的童年。

良好的习惯没有了。妈妈是做财务的,原来花钱很有章法和计划性。但是,现在我发现妈妈基本上每天都抱着快递盒回家,大大小小,吃的、用的、穿的什么都有。我了解下来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购物的,手机APP上点两下一单购物就完成,有些东西买回来后也没什么用,有些食物买回来又不吃,造成了浪费。爸爸是银行的,虽然工作忙但以前晚上还会阅读一些书籍,但是,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除了要考试期间,晚上基本上是手机为伴,碎片化时间大部分被用来刷朋友圈、看新闻、玩游戏。

所以说,我们一家都被“碎片化”迫害着,我们社会,也同样被“碎片化”奴役着。所以,面对“碎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不利于我们生活的,我们应该大声疾呼:混蛋吧,碎片君。

【篇四:坚持不懈向阳而生】

自初中以来,随着我对初升高这一升学过程了解程度的不断加深,我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考进四大名校的理科实验班。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前进,并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

不过到了九年级我第一次参加提前批考试后,看到考场上其他同学填得满满当当的试卷,我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自己在实力上和其他家长们口中所说的“牛娃”们的差距了,但不幸的是我依然对自己能轻易考上实验班这件事抱着盲目的自信。

事实却给了我浇了一盆冷水。在一次次提前批考试的失利中,我感受到了对自己的失望和一种无形的压力。我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在向实验班进军的同时必须给自己留一条可靠的后路。我开始为中考做更充足的准备,从原本全部投入到理科当中的时间抽出一些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从此之后,我便同时在中考和提前批两条道路上行进着。

当一切都在看似顺利地进行时,同年级佼佼者的提前批喜报大大干扰了我的计划,甚至使我一蹶不振。不甘和失望的情绪占据了我的心灵。此时尚未在提前批方面取得任何进展的我顿时有了放弃考提前批的念头,因为不可避免的嫉妒心使我对自己十分气恼,自己的自信也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而对于其他学习的热情也淡去了。我在一段时间里甚至陷入了失望的泥潭中难以自拔。不过在家长的劝说下,我意识到我不能就这么向这些负面情绪低头,此时的放弃意味着过去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化为子虚乌有,而曾经老师们在我身上的一切投入和期望都白费了。平和的心态是制胜的关键,在不断的自我调整以及在正常课程中找回自信的过程中,我逐渐能够坦然面对这一切的问题。我不再紧紧抓住四大名校实验班不放,而是将重新打磨锋利的矛头回到提升自己学科能力上。最终我也总算是再这方面有了自己的收获。

以这件事为例子,我希望同学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低头,冷静分析局势,认清自己的处境,找到正确的方向,并且为之不懈努力。用成长型思维引领自己的成长,相信大家都能在初中生涯结束时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热门推荐
1校园春雨
2我是小书虫
3妈妈的故事
4勤奋与懒惰
5一幅漫画
6我不为那件事后悔
7可爱的小猫
8萌动的季节
9窃读记
10拐角亦是风景
11钓鱼
12假如我是科学家
13中秋之夜
14游水上乐园
15学游泳的启示
16逛商场
17我最喜欢的老师
18江南小镇
19小草的自述
20可爱的小猫咪
21我的家乡
22这个老师接地气
23宁静致远
24福尔摩斯探案选集读后感
25关于猫的作文
26欢乐元宵节
27规则与素质
28寻找身边的文明
29美丽的老师
30学会珍惜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