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客家话的作文

【篇一:有趣的客家话】

客家人有很多风俗都和别人的不一样。比如:客家人的服饰、客家人的饮食。而我认为客家文化中最有趣的是客家话。客家话里总有我们不知道的乐趣,下面我就来说说客家话的经典。

首先,教大家讲讲客家话。“干嘛”用客家话怎么说呢?“干嘛”的客家话是“做怪”。“没有”用客家话就是“毛”。“不知道”用客家话怎么说?“不知道”是“吾D”。客家话的乐趣很多,一般人都感受不到,客家话比起普通话则更加地通俗易懂。客家话是客家人的一个显著特征,如果其他人学客家话,那就等于是客家人学其他人的话,不标准啊!

除此之外,客家话也有不少让人哄堂大笑,可笑万分的例子。

我爸爸的一位河源朋友。有一天,我和爸爸去他的那位朋友家。我们在他家聊了一会,就说出去吃钣。可是爸爸朋友的女儿学我们学客家话。就说:“妈呀!我的‘孩’(鞋)子咧?”其家本意是问“我的鞋子呢?”但“鞋”说客家话就变成了“孩”。我们哄堂大笑。她父亲说:“哇!你小小年纪就有了孩子啦?”说完又哈哈大笑,她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了。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呢?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感兴趣地话就到我家做客吧!

【篇二:传承方言弘扬中华文化】

今年国庆,我到大姑家过节。午饭时刻,大姑朝楼上叫她的外孙女涵涵:“满子,霉搞哩,食饭哩(客家话)”。过了一段时间也不见涵涵下楼,我好奇地走上楼对涵涵说:“涵涵,刚刚外婆叫你怎么不搭理人呢?”涵涵睁大眼睛,有点愕然道:“我听到了外婆的声音,外婆刚才在叫我吗?我听不懂呀,小姨你就给我说说什么意思吧。”我回答:“外婆是叫你:宝贝,不要玩了,吃饭了。”

我很纳闷,涵涵普通话好,英语也好,怎么去了深圳两三年,以前说得那么溜的客家话连听都听不懂了。涵涵似乎看出我的疑惑,主动开口道:“我去到深圳根本就听不到客家话,爸爸听不懂客家话,妈妈在家自然也不说客家话了。我和外婆打电话,外婆也说着她那只有我才听得懂的普通话。家里听不到客家话,学校就更不用说了,学校说的不是普通话就是粤语。其实我觉得客家话、还有我爸河南家的方言都挺有趣的,发音好特别哦,有空你就教教我吧。”

听到涵涵的回答,我陷入了沉思。深圳就像其它国际大都市一样,是个外来人口众多的城市,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聚集在这里,他们交流使用最多的还是普通话。方言只能是局限于家庭内部说说,要是家庭成员不是说同一方言的基本也是讲普通话。远在老家的长辈们为了能和晚辈说说话,也纷纷讲起了拗口的普通话。不同的方言是中国各地区人民的母语,方言常常被认为是亲情、乡情的纽带。在大都市,偶尔也会遇上老乡,当要证明自己是某一地方的人时,最有力、最有效的是说方言,说地道的方言。想想在陌生的大都市,遇到一个说着地道家乡方言的老乡是一件多么人人开心的事啊。

著名主持人汪涵在一个节目中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响亮的响的繁体字是上面一个乡,下面是声音的音。所以说最响亮的声音是乡音,是方言。”每一种方言都是经过历史的沉淀流传至今,具有十足的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方言也是人们研究地方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的重要手段。每种方言所包含的文化是其他语言无法替代的,方言的文化价值值得人们去尊重。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丰富多彩的世界,想想每个人都说着普通话,说方言人越来越少直至消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单调啊。为了保证语言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张开口来,学习自己家乡的方言,让保护方言、继承方言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祖国的花朵们知道原来我们中华文化中的语言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我们的文化离不开独特的方言而独立存在。

如果人们把地方的方言都忘掉了,这将会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所以我们要继承方言,弘扬中华文化。

家长是教孩子学习自己家乡方言的最好老师,应该多让孩子开口说方言,家庭应该以方言去交流,更利于方言传承。

现在的孩子在学校度过大半时光,虽然学习普通话是为了更好地与五湖四海的人们交流沟通,但学校还是应该多鼓励孩子去学习、去了解自己家乡的方言,并给孩子创造机会来培养对方言的兴趣,就像鼓励孩子学英语一样,比如创建某些方言兴趣小组等。

现在,有许多方言类的节目在广播电视等媒体出现,说明了人们已经意识到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并不是只靠普通话,方言类节目的出现说明语言的多样性更能够满足各类民众的需要并推动广播电视的健康发展。也希望有更多的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辟方言类栏目,满足更多的需求群体,也为方言的传承提供更好地平台。

一位意大利哲学家说过:“将一个民族的祖先留下来的语言偷走,那么这个民族将变得一无所有。”方言是一方文化的根源,当一种方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文明也随之消失。所以继承方言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继承方言,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方言,应该放在人们继承的中华文化的重要位置。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语言的交流,文化的独特离不开各具特色的方言。

是人不可忘本,如果人们都不讲方言,方言极有可能消失,人们祖先的努力成果也付之东流。所以请大家张开口来说方言,不要到将来方言消失时才大喊“蓝瘦,香菇,睡也睡不着”。

【篇三:唱起那首熟悉的歌】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

时至今日,我也记得这句童谣,用温柔的客家话唱着,消散在童年的夏日里。

唱起那首熟悉的歌,我想起教会我这首歌的阿太。听着这首歌早早睡去,睡在童年的老房子里,睡在童年的小山村里。

我并不会说客家话,起初根本就听不懂这样古老的歌谣。只知道阿太在田埂上唱,在餐桌旁唱,在雨天的菜园里唱,在月夜下的凉席上唱。

唱起这首熟悉的歌,我和伙伴们飞奔在田埂上,又是摸田螺又是网鱼。田埂旁的水沟被搅得浑浊不堪。弟弟转身追鸭子,摔在田埂上嚎啕大哭。大家正手足无措时,阿太走过来,唱起那首熟悉的童谣,弟弟不再哭泣。我站起身,看到将落的夕阳与初起的圆月,还有那满天霞光。

唱起这首熟悉的歌,阿太端着红糖蒸糕上了餐桌。她是多么严格地,一遍一遍教我们懂礼貌让大人先吃,用筷子打掉一双又一双脏手,却在孩子们争抢时,一旁笑看我们吃。妈妈问阿太为什么不吃,她说,看着孩子们欢喜地吃,我已经饱了。

唱起这首熟悉的歌,我们在菜园里收割蔬菜,与细雨一同飘起的是阿太的歌声。她拿来几顶泥土香气的草帽,低着头,仔仔细细为我们戴上,转身又消失在田间的小道上。

唱起这首熟悉的歌,一家人在星月夜下乘着凉。阿太讲着一个又一个旧时故事,重重复复说着那些教诲。她说,读书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妈妈也是靠读书走出小山村的……

童谣在夏夜飘荡,我熟睡在竹席上,梦里仍留有阿太的耳边呢喃。

“月光光,秀才郎……”

那位秀才郎,也是唱着这首熟悉的歌,记着他阿太的教诲,走出小山村的吧?

热门推荐
1描写柳树的作文
2民族团结一家亲
3有一种美,叫孤独
4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作文
5我梦想畅游华夏文化长廊
6停电
7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8责任的议论文
9我们的学习乐园
10包包子
11潺潺流水,触动了我的心灵
12忘不了母亲的眼泪
13不走寻常路
14这就是我
15冬米糖
16我的弟弟
17平凡的自豪
18军训的感受英语日记带翻译
19你,光彩依然
20安全副校长开学讲话稿
21我的家
22心怀感恩
23春天作文
24诗韵飘香
25冬天
26我懂得了坦然以对
27我家的小鱼
28我读懂了父亲
29我最敬佩的人
30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