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是历史控】
小时候,我就对历史有着非比寻常的感情,大概六岁的时候,我与无意中在电视上看见纪连海爷爷正在讲武则天的生平过往,从那时候起,我就被武则天迷住了,被纪爷爷迷住了,被充满神奇色彩的历史迷住了。过了几天,我就缠着爸爸带我去南京历史博物院玩儿,看见了许许多多千百年前遗留下来的东西,心里很是震撼,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学习历史,参悟历史。
一年给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一个大纸箱,我抢过来看了,是十二本漫画书。我不解的问:“为什么送我漫画书?”妈妈笑了:“谁让你喜欢历史呢?”我又翻回封面,哦,这原来是《中国漫画历史》啊!于是,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不管是早晨,还是夜晚我都静静的坐在一个小角落,聚精会神地读书。那段时间,手上捧着一本历史书,脸上表现着五味杂陈,几乎都成了我的标志性形象,当越王勾践攻吴成功时,我拍手叫好;当曹操败走赤壁时,我失望至极;当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我连连叹息;当建文帝失踪火海时,我困惑不已;当作者发出“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感叹时,我的视线变得有些模糊••••••
三周之后,我读完了这一套书,读的很细致,每读完一个章节,我会问自己:“为什么作者选这篇文章放在这里?作者想通过它告诉我们些什么?”参悟完这套书,我和妈妈又去书店买了很多历史书,直至今日,我依然天天看书,还是那个熟悉的小角落,还是那双捧起书的手,还是这副装着酸甜苦辣的表情,可是我已经读了六年历史书,积累了许多历史知识,现在,同学们要是有什么关于历史的问题,都可以找我解决。
但你要是认为我只读书,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和历史的第一次奇遇是纪连海爷爷的历史讲说,所以我在手机上下了一个“历史听书”,每天吃饭时听,下楼散步时听,甚至睡觉时听,每一个历史故事都刻在我的脑海里,直至今日。
所以啊,我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控”。
【篇二:文化不容恶搞】
幽默是一种文化智慧,而不是一种丧失了敬畏感的肤浅粗鲁和文化随便。
——题记
2012年恰逢诗圣杜甫1300周年。3月份,杜甫突然在网络上爆红,涂鸦照片家喻户晓,杜甫也俨然成了微博红人,在课本上的杜甫画像出现了再“创作”,杜甫时而脚踏摩托车,时而挥刀切瓜,时而用电脑在网上写文章——杜甫顿时成了一个大忙人。
此后,其他的恶搞也开始在网络上走红,岳飞怕“媳妇问题”上战场,孔子和猴子互动,纪连海说大禹有婚外恋……恶搞不等于幽默,幽默是一种文化智慧,而不是一种丧失了敬畏感的肤浅粗鲁和文化随便,它是对文化的不尊重。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是古代智慧的见证。我们应该尊重它、爱护它,而不是打着幽默文化的旗帜进行恶搞。
以历史文化作娱乐牺牲品,无疑是一种变相娱乐,是一种哗众取宠的伎俩;最终将使高雅文化低俗化。文化将面临危机。如果文化能容忍恶搞,那会有多少萌学的人受到伤害?试问当恶搞文化推向大众化,又会扼杀多少优秀文化。人们看到的不是文化的诗情画意,而是低级趣味。
虽说常常提出“文化要创新”但文化创新绝不是恶搞。在文化继承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恶搞文化映入人们的视野,就会有一千个误解,人们就将面对一次像文化大革命一样的文化危机。
恶搞文化,止步吧!我们不需要道德和文明滑坡下的正义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