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科技造福未来】
当第一盏灯被成功用电点亮后,人类便拥有了一个个美好的梦想,正因为梦想,才有了一种种发明。人们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地进行着创新与尝试,产生了一个新事物,它叫科技。
莱特兄弟为了童年的愿望而制造出了飞机,诺贝尔为了造福全人类而发明了炸药。我市为了带动中小学生努力学习,了解科技,特别开展了“科普大篷车”活动,我听到后十分兴奋,心想:一定要去看看。
熬啊熬,盼啊盼,午后,艳阳当空照,老师带领着我们,前往学校大厅展览处。一路上,越靠近展厅,我感觉到心脏就越是跳得猛烈,刚出教室门还象只小兔般“扑扑”直跳,现在却如一头公鹿在“嘭嘭”乱撞呢。我感到分外激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到了展厅。终于看到了。老师宣布自由观摩后,我们犹如一群久别自由的鸟儿突然放归了蓝天,活跃在各处。我当即走到一个斜道边,那上面摆放着一个纺锤形的圆锥体,只见它静卧在那里,一动不动,普普通通的。我纳闷之际,用手轻轻动了它一下,这时,奇迹发生了,只看见它先往下一滚,然后慢慢停住了,可是定下后竟然又沿着斜道慢慢悠悠地滚回了原处。我顿时惊讶地呆在那儿,我怀疑我的眼睛是否产生了错觉,使劲揉了揉眼睛,又重新做了一次。我一眨不眨地盯着它,结果与前面一样,只见它再次回到原处。咦?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物体在只有重力作用的情况下,都是从高往低落,怎么今天破天荒了呢?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行字映入我的眼帘,哦,上面写着:当物体向下滚动时,其自身也有重力,只要圆锥体与其接触的斜道的角度恰到好处,就能引体向上。多么奇妙的科学原理呀!
除了滑圆锥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机械,令人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啊!我想,科学不断发展,祖国不断进步,我们也得多多努力,亲近科技,为了祖国的未来!
【篇二:我家的端午节】
今天是一年一次的端午节。早上,姥姥对我说:“每年的粽子都是我自己包,今年你想不想跟我学怎么包粽子?”我拍着手说道:“好!我也想自己包!”
我随姥姥带到厨房。姥姥先把大枣洗干净,然后把猪肉和香菇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块,又在锅里炒熟,捞出备用。接着,拿出提前腌好的咸鸭蛋,把蛋黄取出来,盛在一个花边的盘子里……而我呢,正高兴的给姨妈、表姐、爸爸妈妈打电话,邀请他们来姥姥家吃粽子和白米包子呢!
不一会儿,姥姥把所有材料准备齐全了,我让姥姥去休息,接下来就让我大展身手吧!我照着印象里姥姥以前包粽子的样子,先拿起两张苇叶,重叠在一起,右手一转,就把苇叶卷成了圆锥体。然后,我舀几勺糯米,再分别放入鸭蛋黄,把苇叶填满。接着我左手握住苇叶和糯米,右手拿出一根绳子,在苇叶外边绕了两圈,系了一个蝴蝶结,哈哈,一个小小的粽子就包好了!就这样,我不厌其烦的包着各种不同馅料的粽子,不一会儿就包了一桌子。姥姥马上把粽子放进锅里煮。
粽子煮好了,亲戚们也快到齐了,他们看到我包的粽子,都对我赞不绝口,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我对大人们说:“在某一个粽子里,我偷偷放了一颗糖,谁吃到谁发财哦!”大人们笑了起来,我的脸也害羞的红了。
今天的端午节我很开心,我体验到了为家人服务是多么的自豪。粽子香香甜甜,我们的生活更是香香甜甜!
【篇三: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篇一:爸爸的童年生活】
张智涵
每个时代的人,童年都是不一样的,今天我特意采访了一下爸爸,看看他们童年是怎样的。
爸说他童年的生活非常简单而快乐,和现在非常不一样。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更没有电脑游戏,很多家庭还没有电视,放学后只能约同学去爬山;或者去小溪里捉小鱼小虾;再或者,约几个同学一起去“打扣子”(就是用一个扣子砸另外一个扣子的小游戏)玩。
有一次,爸爸放学后约了几个同学去张家湖边的小渠里摸小龙虾。大家先把书包丟在岸边,脱了鞋,挽起裤腿下到水渠里,沿渠边仔细观察,用手在渠边的淤泥洞里摸小龙虾。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太敢去摸,害怕在水里会摸到别的什么,比如说蛇呀,那就太可怕了。
不一会儿,大胆的爸爸首先下到水里,在一个淤泥洞里摸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使劲一拉,哇,一只红红的小龙虾在爸爸指尖挣扎着挥动钳子,向爸爸示威。
其他同学看见了,也忘记害怕,纷纷将手伸进淤泥洞里,抓小龙虾。过了一会儿,大家接二连三地从淤泥洞里捉到小龙虾,大家玩的非常开心,
就在这时,爸爸的脚居然踩到了渠底的一块碎玻璃上,爸爸“啊”地大叫起来,抬起自己的右脚一看,大脚趾被割破了一个很大的口子,鲜血直流。爸爸疼得不能动弹,一颗颗圆圆的、跟珍珠似的汗珠,大颗大颗地从额头上滚落下来,落到水中。
有的同学都吓得愣住了,几个反应快的同学急忙过来扶爸爸到岸上坐在一块石头上,找出一块手绢把受伤的大脚趾缠得紧紧的。然后围在一起看看血止住没有。大家商量着是不是需要去医院,还是说怎么办?没人敢去找大人,都怕被骂。
最后爸爸强忍着疼说,“还是回家吧!”大家看血也没流了,就由几个同路的同学慢慢地扶着爸爸回家了。
回到家,爸爸也没有告诉奶奶脚割破了,因为害怕奶奶责怪自己。直到半个月以后,爸爸大脚趾上的伤口发炎了,奶奶才知道。
爸爸总说他的童年没有现在的生活好,确实,在生活上不能跟我比啊!但是听他讲这件往事,虽然最后受伤了,但是我也感受到了他们小时候那种简单的快乐。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一样的,这些经历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比起爸爸童年的生活,我确实们幸福多了。我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生活。
【篇二:爷爷不一样的童年】
何浩晨
今天我采访了我的爷爷,爷爷今年64岁,通过“采访”,我发现爷爷的童年和我的童年有太多的不一样。
听爷爷说他小时候的玩具非常少,所谓“玩具”基本上都是他自己手工打造出来的。他小时候最爱玩的陀螺,就是他用柳树的树干做的。先用小刀一点一点地把木头刻成一个圆锥体,再在圆锥体的顶端安装一个自行车上拆下来的钢珠球,然后用一种叫黄麻的植物拔下来的皮拧成的鞭子来抽打陀螺,陀螺就可以欢快地转动了。
我也有陀螺,是一位阿姨送我的,奥迪双钻,精美漂亮,不需要自己做,也不需要用鞭子抽,轻轻一拉绳子陀螺就可以转动起来。现在很多小朋友都有这样的陀螺,这一点跟爷爷的真是不一样。
爷爷说他小时候能看的书很少,只有几本小人书,还是自己一分一分攒了很久才买来的。那几本书是《地道战》、《铁道游击队》,《洪湖赤卫队》,它们都是黑白的,书也特别小,上面是图画下面是一两排文字。为了看更多的书,他就把这几本书和小伙伴们交换看,轮流看,大家都把书看得很宝贵。
我的书就不一样了。我的书是有颜色的,印刷精美,而且有爷爷那种连环画六个那么大,妈妈给我买书,经常是一买就是一整套。我家的书特别多,各种不同的种类,漫画、小说、历史、Dk等,跟爷爷的书比起来那是丰富多了!
爷爷说他小时候也没有什么零食吃,一个糖块、一个生红薯就可以让童年的爷爷开心一整天。而现在,我的零食那就多多了,各种各样的饼干,不同口味的薯片,琳琅满目的糖果、水果……
通过今天的“采访”,我发现爷爷的童年跟我的很不一样,我比爷爷的童年要幸福很多,但省视一下自己,平时我还经常向父母抱怨,没有给我买更好的玩具呢!这太不应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才是!
【篇四:我爱画画】
我的爸爸是一名画家,他希望我可以“女从父业”,所以,我从四岁便开始学画画。刚开始我特别喜欢学儿童画,因为,在学儿童画时,可以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达出来,还可以做做手工,非常有趣。
今年,爸爸说:“你可以正式开始学素描了。”我心想,终于可以进入到中级班了,非常开心。我们要先从椭圆画起,教我们画画的刘老师总是说我们画的椭圆像一个油饼,线条画出来像一个鸟巢。当我把椭圆等基础的练习都画完后,就从衔接班到基础素描班了,也就是画石膏体,我发现画素描越发枯燥了,画出来的几何体都是歪歪斜斜的,怎么改都难以画出教材上面的效果……刘老师教我们画石膏体的构图“秘诀”:不大不小、不上不下、近实远虚、近大远小。这四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非常难。渐渐地,我开始排斥起素描来……,直到我的一个好伙伴徐静雅也来了我们这里学画画,我们一起进步,相互学习各自的优点,也在暗中比赛,从她来了以后我就对素描又逐渐感兴趣了。
我从素描中学到了很多,比如:我看一个正方体最多只能看见五个面,但现在我可以把它的六个面全部都画出来。我懂得了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球体、圆锥体来慨括。
我突然间发现,素描离我越来越近了。
【篇五:我的最爱生煎】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有许多美食,但最令我情有独钟的是“生煎”。
生煎是我们这的一大小吃,在市里都开了几家连锁店了呢!生煎个头儿不大,像个圆锥体,上尖下平,底儿面金黄,两边黄中带白,顶上散落着绿绿的葱。远处望去,就像一个胖娃娃戴着一顶绿帽子。一缕缕热气蒸腾而上,让人一想就吃,一见就想吃上一个!
生煎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不仅因为它外形惹人喜爱,而且味道也极其美味。
拿到生煎后,可不要着急一口把它吃掉,我们可以先闻闻它的香味,光是闻香味就能让人垂涎三尺呢!更别说吃了。接着轻轻地将生煎咬出一个小洞,顿时香味四溢,让人立刻来了食欲。黄灿灿的油一滴,两滴,三滴一一流泻而出,这是你一定要用力吸一口油汁,这样吃的才有滋味。生煎入口软绵绵,咸滋滋,油乎乎的。那瘦肉馅夹在其中,吃起来油然生津。那味儿别提多美了!我小时候每次都如狼似虎地扑上去,吃的一塌糊涂,嘴上吃得全是油汪汪的,妈妈还说我的脸像小花猫一样呢!
其实这些店生煎的做法极其简单。自己在家也可以做,配方不外乎就是一些面粉和肉馅。首先用水活好面,把揉好的面,则一小块一小块切下来,用手掌使劲压扁,掏出半勺肉馅用四面的皮将馅包起来,再用双手簇拢收口,在点头用力一捏,就捏出了一个圆脸的“胖娃娃”。就这样,一个色香味俱全的生煎做好了。把它放到锅中,用微火蒸上十几分钟,这时,揭开锅盖,在又白又胖的生煎上撒一把绿葱和芝麻,刹那间,香味扑鼻而来,香飘十里。行人们都不由自主涌上前台来纷纷购买。不一会儿,一大锅生煎就被一抢而空。
唉~写到这里,我也有点嘴馋,真想溜出去吃上几个生煎,不知道现在买生煎的人排了多长的队呢!
【篇六:端午节】
【端午节】
徐艺恩
今天是星期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同学们在学校里一起过端午节。
林宥辰奶奶先给我们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我们知道了一件神奇的事情,就是端午节正午12时,鸡蛋能竖起来,叫做立蛋。之后,陈唯嘉爸爸教我们包粽子。他对我们说:“包粽子可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哦,尤其是想要包出漂亮的粽子,需要技巧和耐心。”我们按照陈唯嘉爸爸教我们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包起粽子,然后用绳子扎好。看着包好的粽子,好有成就感啊!有的同学在粽子上画笑脸,有的在粽子上签名……
接下来是撞蛋环节,有的同学的蛋一撞就碎,我们组的何启永的蛋坚硬无比,赢得了比赛,大家都叫他的蛋为“铁蛋”。何启永心花怒放,拿到了一件小礼物。林宥辰奶奶又给我们分了很多可口的美食。别的班的同学都在羡慕我们呢。哈哈!他们的口水流了一地。
我们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端午节。
【端午节】
薛淦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包粽子、吃粽子,也会在家门前插艾草,小朋友们会玩撞蛋等好玩儿的游戏。
端午节的前两天,我们班来了几位“老客人”,她们是李修其奶奶和林宥宸奶奶等等,奶奶们带来了甜蜜蜜的枣,黄澄澄的糯米,还有绿油油的粽叶呢!
林宥宸奶奶制作了精美的PPT,李修其奶奶亲手给我们做了示范,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我先拿了一片粽叶,将它卷成一个“圆锥体”,先放入一把糯米,再放入一颗蜜枣,然后又放入一把糯米,这时,糯米“圆锥体”已经满了,我用剩下的粽叶将“圆锥体”口封好,立刻拿一根细线把粽子捆紧,在末端打一个结,大功告成啦!
做好眼保健操,我们一睁开眼睛,只见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一大盘串串,有鸡翅,有大肠,有豆腐干,还有海带结,每一个串串都发出诱人的香气,我们再也忍不住了,像虎狼一样大口吃了起来。
今天我学会了包粽子,明年的端午节我要亲手包给爸爸妈妈吃。
【和同学过的端午节】
郑烨佳
放假前的最后一天,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学校。我和同学们又见面了,我们一起上了上午的课。
十二点叔叔阿姨来到我们班。一起把我们的小桌子拼好再放上干净的桌布和好吃的水果。叔叔阿姨们真热心啊!林奶奶专门做了端午节的习俗PPT,真是太感谢他们了!
开始包粽子了,我们照林奶奶说的法子来包粽子了!我们先用粽叶做成一个像金字塔一样的尖尖的顶端,再把米和甜枣放进去,最后再用粽叶把里面的馅包起来,用绳子捆住就好了!要不是有奶奶的帮忙,我是包不起来!
粽子煮好了,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粽子,“太好吃了!”接下来我们撞鸡蛋。“扑通通”鸡蛋碎了,我们的擂主是——何启永
我们还来吃着美味可口的食物:豆腐干,鸡翅……“真是太美味了!”我感叹着。
一下午的时间过去了,我们走出校门,带着粽子的香味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风情万粽过端午】
陈姿嫣
我们应该知道端午节有不少习俗:赛龙舟、包粽子、九层糕、鸭蛋……这些都是我们所熟知的风俗习惯。
当然,我们学校也有让同学们无比兴奋的活动。27日下午,我们齐聚在教室学习了包粽子,虽然我们都很不熟练,但是我们还是很认真地完成了包粽子。这也许是我们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端午节了。我们玩得很开心,吃了很多好吃的,玩了很多游戏,还了解到了许多端午节的习俗。我们也很感谢林宥辰奶奶和其他家长。正是因为他们的帮助,我们才能完成一个又一个完美又漂亮的粽子。
回家路上,感觉到整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同学们的笑脸!
【过端午】
戴诗琦
今天下午我们班里组织大家包粽子。
林宥辰奶奶和很多家长下午来我们班帮忙,教我们包粽子。
宥辰奶奶告诉了我们很多过端午的习俗。讲完了要包粽子了,我们和小伙伴跑到洗手间洗手,洗好了就迫不及待地跑回班级,桌上摆满了包粽子的材料。大家都开始忙碌起来,我在一旁跃跃欲试,可是那一张张绿绿的粽叶似乎不听我的话,怎么也包不好,倒是把糯米弄得到处都是。后来,我在宥辰奶奶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我的粽子,虽然它歪歪扭扭的,一点儿也不像粽子,可是看久了,还是挺可爱的!
粽子都包完了,一个个可爱的小粽子堆放在一起,大家在享受了劳动成果之后更加开心地玩耍起来。今天真是难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