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幽居的作文

【篇一:山野幽居】

是夜,寂静的夜。

如瀑的皎洁越过门窗倾泻而下,铺在坑坑洼洼的地上,溢满了每处凹陷,也填满了他的心。

这是他来到黄州的第几个年头了,他不愿去想,也不去想几时能离开。只知道他初来乍到时伤痕累累,只记得那站在这一片荒芜中的苦笑。他已经不是那个“西北望,射天狼”的苏轼了,此时此刻,他是苏东坡,每天于荒地躬耕的苏东坡。

踏着这皎洁,他轻松而去。

十月的天已转凉,空气中泛着陌生而又熟悉的气味,也许是山间空气的清甜,也许是山上松林的肃凉。

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他惬意地听着轻柔的风亲吻树叶,看到墨蓝色的天空宛若一缎丝滑的绸。月,悬于其中,形单影只,谁与孤光?

他望着那轮孤独,竟有一丝庆幸,幸好他还有一份陪伴,他们志趣相投,有着相似的经历与性格。

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承天寺,而张怀民也同自己一样,正站在门口,独自仰望这轮明明皎皎的月。

两人相视一笑,谁也没有说一个字,并排走在偌大的院中。月光如水,在地上静静流淌,空明澄澈的水中,荇菜参差,绿藻纵横交错。他看看这虚无缥缈的美景,沉了进去,视线却攀上了青竹和柏树。原来,这藻荇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是不是,所有美好的东西都那么不真实?

就这么并肩走着,心里在想什么,彼此都懂。

哪个晚上没有月亮呢?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少了像这两人一样的闲人罢了。他们同样遭受贬谪,同样饱受摧残,却也同样豁达明朗,同样拥有超乎常人的境界,抹去了对功名抱负的向往,在这荒凉之地相遇。

人生,有一知己,足矣……

【篇二:携一份真意幽居故乡里】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题记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近几年,城市发展迅速,繁荣景象令人向往,父亲随带我前往城市游览一番。

父亲决定带我去市中心看看。静寞的夜晚,站在酒店的阳台远眺,星星点点、五彩缤纷的街灯、霓虹灯构成一幅繁荣景象。“下楼看看去”。去往楼下餐厅。不禁感叹节奏之快,也体会到餐饮服务的周到,但就是哪里怪怪的。统一的标准微笑,心里有些落寞。街上是精致的服饰,树上是彩色的灯饰,脸上是陌生的笑容……

可能习惯了家乡的悠然自得,才显得我与这一切格格不入。想到要在城市定居,便思念起家乡的乡民们,家乡的小巷中,家乡的大海边……

家乡的风气总是淳朴着。清晨醒来,便听见邻居阿婆哼着民谣,在煮着小菜。菜香味弥漫开来,一天也就展开来了。出门,乡邻与你絮叨:“去上学啦,又是你爸送你去啊,你要自主啦,大人们不能太辛苦啦……”听到现在,也习惯了,也接受了,也化为生活的一部分。

去往饭馆,店家问候着你,再为你端上饭菜,没有太多调料加成,更多的是纯真的菜香。你可以融入隔壁桌的谈笑风生,来者不拒的!边吃着,边聊着,不管“食不言”,只够吃得够饱,够爽。

学校里,紧张的学习任务压的同学们抽不开身。即使如此,下课时间总会闲谈,相互问候。小到乡邻打趣,大到国家政事,总有聊不完的。上课前总会念念不舍地告别,想起总是哭笑不得!回家时,榕树旁集结了社区里的老人们,持着蒲扇,谈人生,谈家事,谈外界新闻,甚至各家八卦,可爱极了!他们是不会藏着掖着,会大大方方的交代给你。你也可以穿着随便,不必在乎外表,整洁舒适就好。大家一起劳动,互相扶持。

家乡的小巷,总有许多弯弯绕绕。不同于城市笔直的公路,但我觉着,这才有意思。生活的久了,自然而然地熟记于心。从小便是在小巷中串掇着长大的。巷子中不会有霓虹灯,只有挨家挨户门前的灯笼。各式各样,但确盏盏都亮着,给幽深的小巷染上色彩,照亮行人寂寞的心。

家乡靠海,从事捕鱼业为主。凌晨时分,渔民伯伯出海捕鱼,忙碌的一天开始。中午,烈日当空,乡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中午海边走一走,白人也得晒成碳。”傍晚时刻,就是人们的游乐场。小孩们在堆沙子,男人们在攀比泳姿,女人们则是观赏日落拍拍照,谈谈心,玩玩水。好不快活!

你要说这没什么长进也好,不助于发展也罢,但在我眼里,这便是最真实的状态,最淳真的民风。洗尽铅华,返璞归真,最是难得。携一份真意幽居故乡里,沉溺在这温柔乡中……

热门推荐
1一本有魔法的书
2减肥三部曲
3日出
4《夜怀有感·中元节》诗歌
5我们家的三个小孩
6我的朋友
7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8风筝与线
9人民币的一天
10善恶有报
11好久不见
12武汉鸭脖
13的作文
14永远的回忆
15多肉植物
16灿烂的阳光
17真正的“实心人”
18谁也不能施舍你未来读后感
19请给我一点阳光
20技术主义的迷思
21未来的世界
22做回自我
23做一个独立的孩子
24春日怀想
25遇见你,春暖花开
26我看“追星”
27《狼王梦》读后感
28传统节日
29参观秦兵马俑
30发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