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面迎的作文

【篇一:读《悲惨世界》有感】

今天早上,我读了法国最著名、最伟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著作——《悲惨世界》。读完后,我想了很多很多。

《悲惨世界》是维克多。雨果在一八六二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冉。阿让的青年因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他多次企图越狱,但结果是被判处十九年苦役;结束了苦役生活后,在回家途中被一个善良的神父卞福妆留下过夜,但他恩将仇报,偷走了神父家的东西,在街上被警察抓住。但神父免去了冉。阿让的罪行,冉。阿让内心原本的人性觉醒了,他洗心革面,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以前,我总是不明白爱的意义,直到读了《悲惨世界》这篇长篇小说,我才明白:爱,能温暖整个世界,而爱,是永远存在的,任何人生来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把爱尘封起来了,只要有人用爱去温暖他,就是以邪恶出名的希特勒也可以变成向孔子一样的大善人。

黑暗中也有光明,憎恨中也会有爱,让我们以爱换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与爱为伴,带着爱,面迎阳光,伴着春风出发。

【篇二:夏雨】

窗外,天空仿佛是被滴入一滴浓墨的明澈的水,顷刻间,被黑暗笼罩。不多时,远眺前方,之间条条白在运中急速穿行,空气中翻滚着他们的震天怒吼,夹裹着的还有习习凉风。

面迎清风,当风将她的裙摆轻轻抚过脸颊时,耳畔挥之不去的雷鸣,令我陶醉于夏雨的魅力。

这时,雨点拍打在玻璃窗上,“啪啪”作响。屋顶上的雨水流下的渐渐连珠成线。眼前似乎出现了一道薄雾,似有似无、若隐若现,而远方朦胧的景致愈发虚无缥缈。一阵风更是让这雨雾及富动态的美感。沉浸于此,这真真假假之中,便不由得让人有“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见”的联想。

雨又大了。当颗颗余地从天而降,带着天上的福音,来到凡间,滋润着龟裂的土地,干涸的田野。刚刚还在嚣张的灼热空气,此刻已被雨水冲刷的一干二净。街道上早已蓄积了一汪汪小水潭,偶尔飘零而下的一片树叶,成了小水塘中的一叶扁舟,给人一种泛舟西湖的感受,伴着淡淡雨雾,又使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妙景象。

渐而缓和的雨中,植物们又展开了盛大的音乐会,圆润的雨滴敲击在树叶上,宛若灵活的手指在琴键间轻盈地舞蹈。色彩斑斓的花朵吹起了欢乐地小喇叭,歌颂夏雨为他们带来的美好。翠草在微风的抚弄中,发出悦耳的声音。这是植物们的欢乐颂,他们正表达中对夏雨的赞美。

我同样赞美夏雨,赞美它的美丽,赞美它为炎炎夏日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

【篇三:幸福是活在当下】

在时代的步伐下,人们庸庸碌碌,从匆忙忙,追逐着那不可把捉的幸福。然而,何为幸福?依我所想,活在当下,便是幸福。

当你能沐浴阳光,面拂海风,那么,是否立于游艇,已是无关紧要;当你能有一刻安闲、家人伴旁,那么,贫富与否,亦无关紧要。活在当下,不必在意过去的不堪回首,也不必担忧未来的天意弄人,便是莫大的幸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最朴素纯真的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一生所追求的安慰。他抛却过去官场额险恶斗争,忘记未来仕途的繁荣富贵,只将自己置身于一片田园之中,与草木同眠,与旭日共醒。他乐于这种安逸,能与大自然朝今相处,好比谪仙神眷。“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是他心灵的呼唤。他没有违背自己的内心,过着他想要的生活,不正是幸福吗?现世安慰,活在当下,是陶渊明追求并拥有的。

但也有人会如是说:活在当下,并非幸福,而是对现世的满足、对未来的惫怠。其实并非如此,活在当下,并非不思进取。它同样要承受生命的悲欢离合,忍受生命赐予的责任,却不会计较太多,不会再活成劳劳碌碌的样子。

美国作家在《麦田的守望者》中说:“我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如他笔下的主人公一样,在见证了世间太多的困扰与庸碌之后,他留下著作便隐居十几年,安守他那份“活在当下”的幸福感。他生辗转经历许多波折,才终于达成所愿。他并非没有对未来的追求一与信心,而是领悟到“不必为未来之忧而忧”,决定隐世,不再追问所求所欲。

道家主张“无为”、“逍遥”,何尝不是在昭示这份幸福呢?能够不求名利,无为而治,也赋予“活在当下”丰富的内涵。圣贤如此,我们又如何不能把捉这种幸福呢?

面迎海风,不问来路与去程,随波逐流,便是活在当下的幸福。生命不过白驹过隙,何劳把捉。能享受现世安慰,活在当下,就是莫大的幸福。

热门推荐
1你的乡愁
2重庆磁器口一览
3成长中的烦恼
4无私的爱
5书是我的最爱
6可爱的家乡——凤岗
7糊涂的大明
8小时候的我作文
9擀秋果
10下辈子还做您学生
11小叶子旅行记
12写春联
13的作文
14守望
15试卷发下来了
16多彩的夏日
17油渍渍的爱
18惊喜
19人生的滋味
20我的小伙伴
21我爱我家
22鼻涕虫
23我敬佩的一个人
24珍惜时间议论文
25感悟汉语
26难忘的笑声
27一件小事
28第一次独自在家
29软枣猕猴桃自述
30我身边的好老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