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瞎眼的作文

【篇一:有“礼”走遍天下】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你敬别人一尺,别人才会敬你一丈。

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常常遇到这样的事:一人个不慎踩了另一个人的脚,这个人马上诚恳地向对方表示歉意:“对不起!”被踩的同志虽疼痛未消,却也表示了谅解:“没关系!”同类情况在一些青年乘客中有时却会出现另一种局面:踩人者无动于衷,被踩者骂骂咧咧,于是,便开始了一场舌战:“你瞎眼了!干什么踩人?”“你才瞎眼了,没看见车挤呀!怕人踩,坐小汽车去”。你来我往,吵得不可开交。

为什么同种情况却地发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呢?原因就在于礼貌,前者虽然踩了别人的脚,但及时道了歉,俗话说得好:“礼多人不怪”笑一笑也就过去了,但后者踩了别人的脚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好像是天经地义一般,于是,便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大动干戈。由此可见,礼仪往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德和文化修养。

通常,不讲礼貌的人除了缺少习惯的培养处,往往在思想意识上有些毛病,或怎么陕隘,或者骄傲自大;而讲礼貌的人则多是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的人,出于这种关心和尊重,讲礼貌不率真对方是强者或是弱者,好朋友或陌生人都会礼貌待人。在这方面,周总理就是一个好榜样,总理待人接物,总是谦虚恭敬,彬彬有礼。他去理发时,服务员考虑总理工作忙,请他先理发,总理总是坚守制度,按次序理发,理完发后,还不忘说声:“谢谢!”于细微处见精神。”总理身居高位不特殊,处处以礼待人,不正是他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的高尚品德的一个方面吗?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称呼、谈话、见面、辞别等方面都有文明与精野之分,因此,对每个人来说,应该事事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在日常生活的言语,动作上表现出自己的谦虚和对别人的尊敬,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讲礼貌的自觉性,是终养成礼貌的好习惯。

我坚信,有“礼”走遍天下。

【篇二:眼镜】

我奶奶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那里人都很诚朴厚道,待人也热情,所以我很喜欢去。

去奶奶家要走一段青石子小路,路两旁都是陈旧的房子。每次去都会看到一个老奶奶坐在门口缝缝补补,她戴着一副眼睛,穿着一件朴素的衣服,拿着针线,熟练的缝着。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还不知道这位戴眼镜的来奶奶是一位盲人。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一块空地上玩,无意间看到那位老奶奶正跪在地上,眼睛直视前方,双手在地上摸索,分明是在寻找什么。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奇怪的问:“老奶奶,你在找什么啊?”老奶奶说:“我的针不小心掉在了地上,你能帮我找找吗?”我心中弹出一个大问号,找东西怎么眼睛看前方,不看地上。老奶奶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说:“我是个瞎眼婆子!”“啊”瞎眼怎么戴眼镜,这不是画蛇添足吗,再看看针线筐里缝的天衣无缝的补丁,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中升起敬佩之情。

据老奶奶说,这副眼镜是她老伴在世时给她买的,她的身世很可怜,早年丧子,把眼睛差点哭瞎了,为了方便做针线,老伯就给她买了一副眼镜。可没过几年,老伯也病死了,老奶奶更是哭得死去活来,本来就不好的眼睛就瞎了。以后的日子她就孤零零的一个人生活。为了不给人家添麻烦,更为了纪念老伴,她一直戴着那副眼镜。以前人们没有发现她的眼睛瞎了,因为她从来没有麻烦过人家,自己的事情依然自己做,而且做得井井有条。后来人们在微妙的细节中才发现她的眼睛早就瞎了。

听了老奶奶的讲述,我感到无地自容。老奶奶眼瞎了都能自食其力。而我呢,有时候连被子都懒得叠,真是不应该啊!

热门推荐
1我换了新同桌
2乡情
3为坚强而歌
4冰糖葫芦,我的最爱
5最好的我们
6教师节作文
7假文盲
8感谢逆境收获灿烂
9一张假条
10“三星级爸爸”
11二十年后回母校
12钱眼看人生
13认真的她
14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5几点感动在心头
16续编故事
17童话的作文
18没有妈妈的日子
19珍惜资源,爱我国家
20保护生态,从我做起
21秋天
22你是我心中的一抹暖阳
23
24爬江郎山作文
25绿萝
26爷爷的葡萄树
27春节烟花晚会
28妈妈的爱
29我在书中忆荷花
30领跑者看不到阴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