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为自己寻找一些青藤】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清风徐徐从耳际拂过,碧绿的瓜叶也随之轻轻地跳跃着,隐约露出身下肥嫩水灵的黄瓜。为什么肥硕的黄瓜能悬挂在纤弱的藤蔓枝上茁壮成长?
走近了,我看到了盘结在瓜身上坚韧的青藤,还有瓜身上一道道被青藤勒出的伤痕。感叹瓜如此亏待自己的同时,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我伸手一根根地拨开青藤,当最后一根青藤离开瓜身时,我听到的却是瓜坠地的一声闷响。我愣住了:原来以为青藤是瓜们成长的束缚,却不知它是维系黄瓜生命的救命索。
常常反感生活中的规矩、原则,以为这是追求自由的枷锁。事实上,一旦离开它们,生活真会那么美好吗?如果那样,我们很容易从放松滑向放纵。望着眼前的瓜藤,想起了几年前的事。因为爸爸妈妈有事外出,所以他们制定的家规,我也不用遵守了,开心得像逃离笼子获得新生的小鸟。开始几天,我不做作业,也不复习课本,脑子只想着玩,还傻傻的认为没有爸爸妈妈管着真好。后来,一场考试,让我认识到,规矩是有多么重要。
善待自己不是简单地抛弃原则,而是应当坚持原则,寻找一些有助于自身成长的“青藤”。当然,被“青藤”勒住,难免会感到伤痛,但为了成长,付出这些代价又有何妨?
我走向瓜藤边,从松软的泥土上拾起那落在地上的黄瓜,看到那瓜蒂处渗出点点汁液,仿佛是它落下的伤心泪。在怜惜它的同时,又不觉为自己的感悟而欣喜。
【篇二:留一点悠闲给自己】
我喜欢,看蜗牛慢吞吞向前爬行,不慌不忙;我喜欢,听溪水潺潺自在流淌,泛起涟漪;我喜欢,等树苗一点点拔节长高,自然无痕。我喜欢,这样的慢生活。
曾经,我也拥有过这样的生活。早上,睡到自然醒,一口一口吃早饭,一边乘车一边优哉游哉地听喜爱的“绿色学堂”。中午,或尽情地聊天、游戏;或拿一本书静静地阅读;或在阳光下追逐、玩耍。下午更可以早早回家,有大把的时间自由支配。当时的我,还拥有自己的一片菜园呢。亲手将各种菜呀、瓜呀的种子种下,然后慢慢地等待它们发芽、开花、结果。菜们、瓜们不急,我也不急。有时,和它们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就这么静静地相互凝视着……不知不觉中,我们陪伴彼此,走过了春夏秋冬。
这样的慢生活,惬意!享受!
中学后,生活模式由慢转换成了“快”。一大早,爹娘唤儿急,疾驰赶进校,面包没啃上几口,快速冲进教室,早餐就此省略。急急交上作业,开始环环相扣的五节课。其间要想泡点水、上个厕所,也得一路小跑。中午静校,奋笔疾书。回家路上,万家灯火。
不甘心,我的悠闲从此不见。我要重寻。
终于等到午饭时间。选好喜欢的好菜,找个靠窗的位置。一边,看着窗外不知何时由绿变黄的银杏;一边,品味着嘴里的美味。清风吹拂,各色的树木随风舞动,凝视着这美丽的一幕,我出神了。清风挤进窗里,饭菜的香味传遍整个房间,视觉、嗅觉、味觉都一起苏醒了。美味经味蕾叫醒全身的细胞,霎时,我感到了久违的惬意。
饭后,没有像往常那样匆忙赶往教室,我决定去校园逛逛,留一点悠闲给自己。慢慢踱步,东张西望。想起来,来到这个学校已经一年半了,但我似乎并没有好好打量过它。这一逛,我看见了,真的有一只蜗牛在大榕树下仰着头,也四处张望着,好像在耐心地等待着什么。我看见了,树叶的影子在地上斑驳成一幅素描,静静地等人欣赏。我看见了,小小池塘里的水,在太阳的沐浴下,冬眠睡着了,周遭的喧闹与它全然无关。
就这样慢慢地踱着,慢慢地看着,我心头一颤:何处无树?何处无水?但少闲人如吾一人者耳!苏子之言不虚,果真——可偷得浮生半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