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趋同的作文

【篇一:信息时代,更需“人类式”思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大胆预言了人工智能的出现。然而,人类预想到了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为“人机大战”而恐慌着,却鲜有人意识到,真正值得恐惧的,是人类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变得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人类与计算机彻底调换了位置。

个人的价值观,累成于生活经历中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也正是人们各异的价值观,形成了整个社会思想繁茂的盛景。然而当计算机将人连接成网,不同的价值取向扑面而来,人类便自发地在计算机网络中寻找认同感和归属感,导致了网络时代的价值趋同。与地域文化不同,网络的作用是世界性的,这种趋同便在整个世界范围中发生,不同于主流的价值观在此过程中被迫凋零。人类最终,如量化生产的计算机一样,只拥有量产的思维,失去了个人的价值观。

也正是源于这种价值的同一性,人类的绝对是非观念被无限地放大。与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相同,人类的大脑中也产生了一套“非0即1”的判断模式,因此当女教师危秋洁在日本失踪,网民立即武断地将“去日本”划为“非”的概念之中,以抨击代替哀叹与同情。信息时代的同情匮乏,本质上是这个时代对差异的排斥和是非观念的单一化倾向。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人类对于事件后果思考的淡化。在没有大数据的支撑下,计算机无法实现对后果的预测,只能机械地按照指令完成动作。人的阅历本身便是一种“大数据”,换言之,人类是拥有预测结果的能力的。但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交流是匿名的,个人的言论、行为都无需承担责任,不必顾及后果,于是英国脱欧、网络暴力导致少女自裁,时代的列车脱离了预定轨道,向着无法预测的方向驶去。

这样看来,信息时代的种种混乱都是由计算机的出现引发的,我们应当摒斥它、抛弃它。实际上,无论是人类的价值趋同、绝对是非观念,抑或是无责任下的罔顾后果,都是人性中客观存在的,只是恰好在这个时代一齐爆发。时代的发展是必然的,人类的力量无法阻止时代的更迭。我们所能够做的,是将人类自身适应于时代,不被时代潮流裹挟,学会包容差异,学会辩证思考,学会在无纪律的生活中束缚自我。

人类的思考,缔造了长达近万年的不朽文明。只要人类不为计算机所牵引驱使,即便人工智能成为现实,人类也大可不必慌乱——人类将依然能够控制它、利用它,彼时的人工智能,也只不过是计算机更换了一种服务于人类的方式罢了。

【篇二:铸造自己的金牛犊】

当Alpha-Go横空出世、大杀棋坛的那一刻,似乎近三十年来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恐慌在短短几天内被尽数忆起。人们开始害怕,害怕拥有了自主思维的计算机犯下百年前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人类所犯过的错误。人类不仅仅为自己的生存空间而担忧,更为自己生命的意义而迷茫:当圣经摧毁教堂,当人类杀死上帝,当创世纪不再是人类的起点,当人类耗费百年方才建立的自信被自己创造的“生灵”击溃——如同人类击溃上帝,我们还有什么价值可供后人凭吊?

在《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柯洁这样告诉所有的观众:我可能在棋艺上较人工智能略输一筹,但我对围棋有一份狂热的爱。这是节目组编导认为的“可以告诉小朋友”的浅显的道理。人类究竟为什么而存在?不是上帝、不是棋艺,是一份机器无法匹敌的情感,是我们所谓的“价值观和同情心”。是的,这其中的道理妇孺皆知,但我们也应反思,现如今我们唯一的价值,是否还似我们想象的那般贵重?

这是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人类也应变得智能。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产业化、批量化。我们接受着同样的教育、吸收着类似的信息,拿着同一份作文题用同一类论据写着大同小异的论调——这太可怕了。除了客观上的趋同,我们也在下意识地“主观趋同”。常年的“输入”加“输出”的计算机式思维方式使我们愈发随波逐流,一些本来因人而异的观点开始成为政治性正确,别人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别人赞成什么,我就赞成什么。大家认为女孩子生来就喜欢粉色,女婴用品便全是粉色;众人认为张国荣绝代风华却英年早逝,无论老幼、无论是否看过张国荣的电影或痴迷过他的音乐,所有的“文艺青年”们都能面不改色地来上一句“我是哥哥的粉丝”。所有人都被客观趋同影响着,当被明眼人指出其问题时,他们大声辩解:“我不过是感同身受!”但当同一种感被所有的身所认同,我们也在渐渐成为这座“人类工厂”所批量生产的计算机。

我们越来越浮躁,也越来越冰冷,在冰火交杂中渐渐成为矛盾的群体。我们附庸主流、我们循规蹈矩,我们排斥异类却眼热异类,我们渴望温情却怀疑温情。以芙蓉姐姐为代表的以丑角出名的炒作方式层出不穷,可见反其道而行之的异类带给我们的冲击之强。挑战千篇一律的计算机思维却要靠此类方式,最终演变为公众见怪不怪的手段之一,可谓滑天下之大稽。腾讯主办的“小朋友画廊”公益活动引来多方质疑,甚至有媒体不惜用导向型的语言诱导公众发声控诉腾讯恶劣的炒作行为,不过是为了通过击溃公众现有的思维模式,固化公益等同炒作的“新程序”。价值观?同情心?在这个利益为先的时代,我们所为之骄傲的“人类价值”,早已不再贵重。

比起人工智能毁灭人类这种天方夜谭式的遐想,我们更应为失去自主意识这种迫在眉睫的现状而恐慌。我们理应唤醒沉睡已久的自我,开辟一片属于人类自己的天地。我们不再会因提出不同的学说而被焚书坑儒,也不会因围绕异教的金牛犊舞蹈而引来上帝的震怒。人类的桎梏早在百年前被我们自己击溃,当年的恐慌也已演变为一个物种的新生。而人工智能的崛起在带给我们恐慌的同时,是否也能为当今的我们送来新时代的钥匙,铸起一座不会引来天谴与十诫的金牛犊?

没有人该是人类的上帝,亦没有人能够毁灭人类的未来。贵重的人类价值会被新时代的马丁·路德再复兴起——只要我们愿意反思、甘愿自省,又一场破除固有程序的“宗教改革”,且看今朝。

热门推荐
1总有风景,让我沉沦
2戏台之下
3钓鱼真有趣
4春天,温暖四处蔓延
5要想飞跃,按部就班来
6放风筝
7丽江古城导游词
8老师我想对你说
9伟大的父爱
10我喜欢的小动物
11我家是动物园
12游苏州树山
13童年趣事
14难忘的一节语文课
15我喜欢的小仓鼠
16难忘的一件事
17海是蓝给自己看的
18你快回来
19猜猜她是谁
20走出来真好
21天气控制器
22留在心中的那份情谊
23放学路上
24想象中的未来
25吹鸡毛比赛
26那一刻,我好后悔
27难忘的星期天
28古屋
29野炊
30动物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