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遥想关羽当年】
曾记得,当年沙场上的披风斩影,血肉横飞的豪情;曾记得,当年战场的马革裹尸,血洒疆场的悲壮;曾记得,当年光辉下它的风采与悲凉。
关羽——一个时代不屈的战魂,它的一生都是血性的,战场上无人能敌,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对他而言如探囊取物。同时,他也是重情重义、忠义双全的豪杰。过五关斩将为寻兄,斩颜良诛文丑为报恩。关羽的一生是辉煌的,生命是精彩的。在无数光辉的照耀下,他高大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傲。诸葛孔明将镇守的重大责任交与他时,千叮咛万嘱咐他,凡事与蜀吴联盟要紧。可就在孙权想要把他的女儿许配给关羽的儿子的时候,他一句:“虎女安能嫁给犬子”将诸葛亮的话抛之脑后。过分的孤傲,注定了结局的悲凉。
败走麦城,吕蒙的刀落下时,或许他想明白了,当年无尽的辉煌也黯淡了吧,生性孤傲的他,想到的应是自己执着了一生的忠勇吧!
关羽,我们不能说他是对或错。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他,了解不了它那份孤傲与豪情。战场的鲜血迷失了他的眼,沙场上的尸体凝固了他的心,一生的荣耀还不如一时的安稳?桃园三结义的誓言还有用吗?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去评价他或对或错的人生,结局总是悲凉的,如果要他重新选择一下,是否还会去许下那用一生去守护的诺言?我想会的。因为他已留下了流芳百世的传奇佳话,源于他悲凉的诺言。
遥想关羽当年,未曾忘,当年的铁马金戈,让我们怀念关羽,体会那份荡气回肠的豪情与悲壮吧!
【篇二:路的尽头是悲凉】
一条小巷,一道小路,一位朋友,足以让我的童年生活变得灿烂如花。
七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再次踏进小巷,漫步在石路上,走到了巷子的尽头,回头望去仿佛又回到了七年前……
青石砖铺就的小巷,有一缕江南水乡的韵味。屋檐上雨滴掉落,传出滴答滴答的声音。站在屋檐下,躲着冰冷的雨滴。晶莹的雨滴中,透露着过去的美好:“外公,快来呀!快来呀!三轮车在呼唤你,等你带它出去呢。”只见外公面带慈祥的笑容,迈着敦实的步伐,一步一步走来,
骑上三轮车,出门,拐弯便踏上了那条熟悉的小路。坑坑洼洼的小路,车子走在上边,不免有些颠簸,但在外公这个老司机的驾驶下,路似乎变平了许多,经过的时候平稳而又不颠。
上了大路后,有着别样的景色。路两边种满了杨柳,柳枝垂下它长长的枝条,随着微风摇曳着。此时阳光明媚,春风正好,它扬起长长枝条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颊。路边的野草也不甘寂寞,绽放出美丽的风采。脚蹬发出吱呀的声音好似在给我伴奏。这条路,似乎就是为我而修,一切都是在为我服务。
未到半月,忽然传来噩耗,你竟然不声不响的离开了我们,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留下了一辆三轮车,和一张被框起来的照片。
碰巧,我又回到了那里。站在车前,思绪就飘到了那条路上,脑海里又开始浮想联翩。
又一次走过这里,杨柳依依,庄稼长的正好。一股风,带来了阵阵花香,它伸出那化作五行山的手指,挑逗我的方向感,让我迷失方向,只得寻源寻根。它把我带到了一棵桂花树下——邻居家的桂花树,我抬头透过树枝,在绿叶的怀抱下,一丝丝黄透露出嫩芽,心向远方,生机勃勃。桂花香占据了我的躯体,深入鼻孔,入了心田,占据心灵。
一声呼唤,我们要离开这里了,但桂花似乎已与我成为老相识。虽然离开,但桂花香依然围绕在身旁,久久没有消散。
夜晚,走在小路上,抬头仰望天际,只见有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异常耀眼。它就像外公,在天上默默的注视着我,给我一方光亮,也给我一抹希望。
是啊!原来路的尽头是欢乐,而现在路的尽头是悲凉,幸而心灵深处开满一树繁花。
【篇三:我与小树同成长】
一棵小树,在我童年的梦中摇曳着……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不期而遇的来到了这个世界,奶奶便在自家后院种下一颗带着祝福的小桃树。从此,小树成了我亲密无间的小伙伴,它伴着我度过了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伴我走过春夏秋冬。
春来了,桃红柳绿,万物复苏。小树也从酣睡中苏醒过来,它揉了揉好奇的大眼睛,打量这美妙的一切。春雨如酥,小树在它的滋润下,开满了花。我站在门旁看小树在阳光下蓬勃生长着,三五成群的蜜蜂在灼灼桃花下嗡嗡地闹着。“花红柳绿间,蝶舞双双影”,我也不知不觉长高了许多,小树伴我走过了春天。
烈日炎炎,小树在盛夏给我一片不大的阴凉,坐在里面,品尝小树奉献的甘甜多汁的果实。时有清风徐徐,那份惬意与凉爽是夏日中难得的享受。在小树的庇护下,我也茁壮成长,小树伴我度过了炎热难耐的夏。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看着小树片片落叶在瑟瑟秋风中翻飞飘舞,我稚嫩的心中萦绕着丝丝悲凉。小树虽然光秃秃的,却依然挺直身体,顽强对抗着无情的秋风,这给我带来无限的信心与勇气。萦绕在心中的悲凉在这一瞬间消释殆尽。我感到我懂得许多,也长大了许多。小树——我亲爱的小伙伴,是你帮我度过寒清萧瑟的秋。
瑞雪飘飘,寒风凛冽,小树在呼啸的狂风中摇摆不定。我不禁为之担心,赶忙为它穿上厚厚的冬装。一场大雪,银装索裹,小树在红日照射下精神抖擞。小树不畏严寒,让我感动不已。小树,你虽默默无言,但我从你身上学到了书本上无法得到的精神力量。我终于长大了,小树伴我度过了充满挫折与落寞的冬。
小树长高了,我也长大了。小树伴我度过了四季——春夏秋冬,年年如此,岁岁循环,我与小树共同成长,共同见证弥久更新的岁月。
【篇四:彷徨琐事】
不知怎的,最近很烦,很压抑,很焦躁。
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那段时间,没有电脑,没有手机,连书都是极有限的,一切可以试图转移我悲伤地东西都没有。
只有在寂寞无边的黑夜中辗转反侧着,企图透过浓重的黑看穿头顶的屋梁,一秒一秒的数着自己失眠多久了……
现在,我一直在惊讶于那段日子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在凉如水的一个又一个晚上失眠到底,殷切的想着要是有一瓶电视上的安眠药就好了,我就可以醉生梦死的睡着了,不再这么难熬了……
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有很严重的孤僻症,也或者是抑郁症的。
但当我询问所有我知熟的朋友,无一例外的,都觉得我是个心理极健康且乐观、无心无肺的人。
我很失望,没有一个真正看破我灵魂的人,没有人去解我那种仿佛来自广寒宫的彻骨寂寥与悲凉。
我也一直在想,我的灵魂肯定是承接着上一辈子的。虽然我是顶顶的无神论,不信那些神灵鬼怪。但对于这条异常神幻的猜想,我有着难以言表的相信,并且很固执,很执拗的相信,不管有无人理解。
上一辈子所有的悲凉困苦累积顺承到了这一辈子,化就了我这样一个独行于自己世界里的矛盾结合体。
一天的时间里,会拼了全天下最灿烂的笑容,傻叉的笑到肚子疼。也会突发的,不说一句话,望着远不可及的天,默不作声,眼含泪水的发呆一天。
不过,很少再去那样了,但最近又仿佛回来了。盈盈绕绕的缠着我,我很努力的想去摆脱,却又茫然无力。
我很想找个能懂得人谈谈,却辗转周围,到处都是一片荒芜,怎么也找不到,唯一能寄托的只有那些可悲的文字……
我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一个都笑颜如花,都活得好好的,羡慕之下甚至去妒忌。
我知道所有一切都只是我自己思想上的问题,但我跨不出去,跨不出去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执念里,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去悲伤,虽然自己都觉的矫情。
我怕,怕自己,不信自己!
我规划了很多年的人生,在那很遥远的彻夜不眠中不安的想过千万次。那其中,我思考过自己的梦想,虽然可能从来也没有听从过自己真实的想法,但到底“它们”在我心里走过一遭的。我爱画画,想过当画家。我喜欢美美的衣服,想过当设计师。我因为一件对于我很冲击的事想过当律师。我想过,去当老板,做的比“那人”好千百倍,好好的折磨“他们”,将我受过的悲痛,千万倍的奉还给他们。
只是我从没有成长为我曾幻想过的自己,我依旧普通的在芸芸众生中找不到。那些做过的不着调的梦也都全盘否定了,我知道那些我都做不到。
从何时起,每一天中仿佛都一直过得浑浑噩噩,反反复复的徘徊在悬崖边上,将一切全部隔离在了文字以外,一本一本的书就是我唯一的慰藉。我的世界除了单薄的文字,什么都不剩了……
有些可悲的是,曾一段时间内无时无刻不想着逃脱这个世界的念头,最终将其断开的竟是我不舍得那些这世界上我还未看完的书,我舍不得它们……
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没了书就会死”的想法时,我就知道了自己“孤独”了……
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想当个独行于这个世界上的自由人这个想法突然萌发与我的脑海中,与其说是自由人倒不如说是安安静静的、一个随随意意的写手,走到哪写到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
去年,我可以大胆的写,肆意的写,今年,我不敢写了……
我世俗了我对自己期待高了,总想将自己那些文字写到完美无缺的地步……
写此,我有些嘲讽,人真是这世界上奇怪的生物。有别得生物难以遥想的,不具有的七情六欲。会躲藏,会逃避!会伪装,会悲,会喜,会大悲大喜!大彻大悟!也会贪婪,也会耍贱……
众念皆起源于内心,我干嘛想那么多呢?安安静静,什么也不想的往前追求于自己所想的不就好了吗?
是了,我平平淡淡的爱着那些守护着我的文字,就大胆的喜欢着好了。
我所终其几年的梦想是以后能靠我所喜欢的这些文字养活自己,不管是否。今天也不必为这些虚妄的东西纠缠。
我爱文字,不是为虚荣,不是为名利,单纯为梦想,为自己,为陪伴。
三年以后共勉,十年以后共勉,以后的以后共勉。
【篇五:悲秋还是颂秋?】
纵观中国漫长的文学史,绝对不难发现“秋”似乎已成了中国文人共同的心结。“秋”极大多数情况下都被当作“悲伤”的意象再用。若你非要说例外,那“我言秋日胜春朝”这类的诗句却又只是沧海一粟。如今提及“秋”字,我们普遍很容易联想到一个字谜“离人心上秋”,谜底为“愁”。虽说只是谜语,却完全不难看出“秋”之一字,的的确确被贴上了“悲”与“秋”的标签。
郁达夫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文人,“悲秋”自然也是无可避免的。
然而,或许读《故都的秋》的人起初多少都有些疑惑,这样一篇文辞清丽的文章,“悲”是从何谈起的?不错,故都的一场秋,在郁达夫的笔下确实已融化为了诸如“庭院秋光”“树低听残蝉”“雨后闲人话凉”等清平,淡雅的画面。然而文章第一段中作者已点明了“悲凉”二字。可知文章定于“悲”字脱不了干系。之所以不明悲从何而来,只是因为郁达夫实在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在看秋的悲凉。
中国的传统文学中,不论是范希文的“角声满天秋色里”,还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时的一句“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都可看出“悲秋”说到底终究是在写自己人生之悲苦。“秋”于此只是一味煽情剂,借“秋之悲”而更添“人生之悲”。
然而,很显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是几乎找寻不见这样的句子的。相反则是大段大段的闲云野鹤一般的描写。他笔下所写的秋,破屋并非是偏逢连夜雨,而是用来边煮茶边观赏碧蓝的天色。“落红”并不是用来感叹“人比黄花瘦”的,而是踩上去有温软的感觉。这样的“秋”是否读来竟有一丝享受之感?作者作为赶回北国看秋的匆匆过客固然孤独,但他并没有明言其中的“悲凉”。相反的,他只是不停地写秋景,写有声有色的秋景,将悲凉的秋化成各种美好的事物。
他写垂死的秋蝉,写柔软的落花,甚至花笔墨去写那种柔软的脚下触感,表面上是贴近生活,实则作者的落脚点是落在自己身上的。落在自己的人生上的。他其实是在写悲凉苦痛的人生经历。然而,他享受并欣赏这些经历。好比于一个人在哭,他却又在笑着。无疑有一种强烈的矛盾感,然而正是这样一种矛盾碰撞出了作者之于人生悲凉的感悟。秋之衰亡在他看来是美的,是值得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的。
郁达夫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般,以丑为美,以悲为美。
权且把人生之悲当做人生经历一并享受着。
兴许也是因为郁达夫精通日语,从而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然正如川端康成曾说那时的日本文化是以物哀为美。即悲与美是相通的。而郁达夫本就是当时以“忧郁”著称的文人。
兴许秋的悲凉撞见郁达夫的忧伤,激起了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让他忍不住笑饮一盏悲秋酒。心理学中说“人所喜欢的事物,往往是因其有同于自己的方面”作者在悲秋之时,又为秋拥有同自己“悲伤”的气质而不免喜爱欣赏秋,以审美眼光看待秋之悲凉。
正是因作者这样雅的境界,故都的秋才少了几分悲凉,甚至于多了几分唯美。
其实,我挺喜欢郁达夫所写的秋。他写的秋悲凉,但却悲的独特。是一种类似于“痛并快乐着”的独特美感。作者对秋,并非哀之,伤之。那秋甚至于被悲出了矛盾的欣赏。清净的秋色,和漂泊行者似的作者其实更像心意相通的老友,悲伤于彼此的悲伤。悲伤的作者享受悲凉的秋,悲凉的秋收留悲伤的作者。作者享受着痛苦,欣赏着痛苦,与痛苦惺惺相惜。
但我们若作为旁观者,跳开些去看,不免又心中陡生一丝凄凉。像又哭又笑者,总有一种滑稽的悲凉
总之,郁达夫的悲秋,实则是与自己忧伤的内心以及人生之痛的一次美丽会晤。
【篇六:淌过心头的悲凉】
“表情无喜无悲的冷漠,是这座城市的符咒……”许嵩这首《全球变冷》正好道出了这看似繁华多彩的社会背后的苍凉。
刚上完补习班,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踩在脚下,全是水泥铺成的道路,再也没有以前走在土地上那坚硬又带有柔性的感觉,也很难嗅到一路上传来的泥土味儿,青草香。这股大自然的纯真味儿,已经被干硬的水泥覆盖的严严实实。目光前移,到处可见“道路施工”的标牌,电钻声﹑敲打声,不断地回旋着,这嘈杂的声音听得人心烦意乱。在我的记忆中,这条马路至少修了不下三遍,这中国的“补丁式”马路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中国的清官不少,但贪官也是卧虎藏龙,就连修建马路,都总是偷工减料,以图中饱私囊,这与人家德国修建马路相比(新修的马路在三十年内有任何的损坏现象,那负责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咱们可是相差甚远。
来到公交站,坐上那趟回家的公共汽车,看着车厢里不多的乘客,不由得回想起前些日子看到过的一则新闻:一个花季少女只身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打工,在一次公司要求的身体健康检查中,她被诊断出已是癌症晚期,这对于一个家境贫寒又无依无靠的女孩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她坐在公交车的靠窗座位上,因不想让别人见到她痛苦挣扎而流泪的模样便戴着一副墨镜,一个人沉浸在悲伤之中,以至于她根本没有看见,在她身旁正站着一位耄耋老人,车上的乘客便把这一幕拍了下来,并发微博疯传这位打扮时尚的女孩连基本的礼让孝道都不懂,在这一夜之间,各种社会舆论如排山倒海般压向了她,她最终因承受不了心灵与病痛的折磨选择了自杀身亡。想起这一切,我不禁冷笑,这些发微博的爱心人士为何不自己起身去让座,非得让人家去做,非要把人逼上绝路呢?难道就是为了显现自己有多么的高尚吗?
走下公共汽车,回到小区,抬头看天,只能看到小小的一片天空,周围都被那钢筋建成的冰冷高楼给遮掩,抬步回家,钥匙开门﹑拉门﹑关门,几个简单的动作成功的让冷硬的门把这个家与外界隔离起来,即使对面的那户人家是与我们一同搬来做了好几年的邻居,却也不知道他们姓谁名谁,一切都被我们之间那两扇门给分开。
城市只能用那繁华喧闹来遮盖它本身的冰冷,每个形形色色的人走在大街上,看似热闹,却是心照不宣。“如果能够多一点点微笑,生命也会多一点点美好,何必活得那么冷酷寂寥,入夜总为小事而睡不着,不要等到全球变冷才觉不妙……”许嵩的《全球变冷》同样也寄予厚望在这个社会中,可这些会很难实现吧!思及此,一种悲凉淌过心头!
【篇七:夜曲】
夜,依旧是神秘而恬静的。而女孩心里总会奏起那一支支或许婉转动人,或许懵懂迷离的也的曲子。那是女孩的秘密花园,神圣而不可亵渎;那是女孩的珍宝,弥足历新。
当一片枯叶从枝桠间坠落时,是一场华尔兹的开始;当一株花苞从嫩叶中绽放时,是一场选美会的开始;当最后一抹斜晖淹没在地平线时,是夜的演奏会的开始。
有时候,女孩回开起CD机,任里面柔美的音乐如清泉一般徐徐流过她的心田,她的领会随着这天籁之声而舞蹈。她喜欢啜一口清茶,然后呆呆地凝视着夜空。她觉得天空是米蓝色的,那是童话里幸福的青鸟的颜色,那是她儿时抱熊的颜色,那是灌满丁浪漫和幻想的颜色。她喜欢把这夜空当成大染布,任自己天马行空,在上面勾勒出一幅幅未来的蓝图,她说,夜的曲子是满载希望的。
有时候,女孩回蹦跳着拍着笑着开起房间里的所有的灯,恨不得这活泼好动的光线儿能洒向每一个阴暗的角落,以便向一个分子倾吐自己的愉快。她会向着这夜空咧开嘴淡淡地笑,露出浅浅的酒窝。她觉得夜空是粉红色的,那是少时松软香甜的棉花糖的颜色。或许只是一个久违的电话,或许只是一句期待的话语,足以令她兴喜若狂,碾转难眠。她说,夜的曲子是快乐的。
有时候,女孩会蜷缩在那冷淡月光无暇顾及的墙角,着那嘴角上似乎挂着空洞若笑的“面包超人”。良久她仰起头看着那苍白悲凉,黯淡无光的玉螥,对着那一望无垠的灰茫茫的夜空,想了好多好多。她觉得那是曲终人散的颜色,擢破了她曾经无厘头的童话梦;她觉得那是嘤嘤哭的声音,哀悼着她梦想的远逝。或许,她就会抱着被子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她说,夜的曲子是悲凉的。
时间斗转,女孩恍然大悟:高兴时可以捧腹大笑,伤心时可以啕号大哭而不被别人当作“异类”;偶尔可以傻傻地发着呆做白日梦,这不仅汇成夜的乐曲,也正是青春本色的真实写照。
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在这看似繁华喧嚷,孤傲冷静的城市背后,谁知道它有一颗多情的心?谁在这平凡的夜空中沉醉于欢乐抑或沉湎于哀痛?谁又让自己的思绪穿上梦幻缥缈的红舞鞋,在纷纷扰扰的红尘中纷飞呢?梦里花落知多少,少年心事谁能了?
女孩慢慢长大了。空想的次数少了,而摆在眼前踏踏实实的奋斗多了;无端莫名的惆怅少了,而向他人倾诉得多了;眼泪掉下得小了,而笑容绽放得多了。她开始觉得夜空总是那可爱的粉红色,美得无以复加。
女孩日益勇敢,乐观,在这其他女孩都必经的花季中蜕变着……
夜的交响曲还在静静演绎着,而女孩终于明白:快乐的指挥棒就握在自己手上……
【篇八:谁能道尽那丝悲凉无奈】
阳光明媚,绿树之下,我独自坐在石凳上,手里捧着从图书馆借来的《隋唐演义》细细品读。我翻开下一页,“玄武门之变”几个粗体字映入眼帘。从小说、电视剧中我也知道,这是李世民能登皇位的关键之战。可是兄弟相残,骨肉分离,他的心情究竟如何?我陷入了深思……
眼前一黑,只觉身体在往上飘,再醒来,四周一片混沌,眼前是一面巨大的镜子。镜子之中有一些画面,像电视剧一般古装打扮,众多武将在商议事情。
“这是李世民的内心深处,这是在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现在的你可以与他对话,可以去感受你想要了解的一切。”一行字浮在镜子之上,我开始了与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对话。
“做出这个决定,你真的忍心吗?”我的声音在李世民的心中响起。
“谁?”李世民立即暴喝出声。
“别误会,我在你的心里,你可以跟我心灵对话,其他人听不到,我没有恶意,只是想跟你聊聊而已。”
“王爷!”一些侍卫冲了过来。
“无妨,出去!”李世民摆了摆手,让他们出去。
“你想和我说什么?”侍卫出去后,李世民问道。
“你忍心吗?”一句话让李世民一阵沉默。
“我不杀他,他就杀我,为了活下去,我别无选择。”他的无奈话语令我沉默,我不再出声,只是静静的看着。
镜中,士兵在撕杀、武将在拼命,李氏兄弟在决斗。横尸满地,一个个士兵倒下。李元吉丧命于秦琼等人的刀剑之时,李世民的剑刺入李建成身体之时,我还是发现了他的手在颤抖。“哥!”李建成倒下时,李世民的泪也滑了下来,这一声呼唤道尽了他心里的伤悲。
“现在你后悔吗?”我的声音再次在他的心中响起。
“再恨、再怨他还是我的大哥,可随我征战多年的将士也都是我的亲兄弟,我不想这么做,但又必须这么做,因为这是我以及我手下兄弟,甚至天下百姓的唯一出路。”一阵沉默……
“我想,我明白了。希望你能做一个贤德的皇帝,后会无期。”沉默过后,我与他道别,深深看一眼镜中李世民怀抱李建成痛哭的画面,我的身体渐渐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
再次醒来,阳光依旧,手上的书依旧,四周的一切依旧,唯有再看到“玄武门之变”时,我的心情不再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