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达官贵的作文

【篇一:换车记】

如果祖祖辈辈用过的车没有大批倒卖或者废弃,而是罗列在博物馆中,那也应该是另一副辉煌壮观的场面吧。

在满清三百年统治里,达官贵人们的车名曰轿子,那四平八稳的一个格子,沉重结实的轿栓不知压垮了多少代劳动人民的肩头。在我看来,这轿子就是对大部分人赤裸裸的压迫,沉得让人踹不过气儿,所幸随着时代的发展,万恶的轿子终于湮灭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多数普通人以步当车时,一个轻快的交通工具诞生了。是了,就是在民国时期颇为流行的自行车,它园碌碌的两个轮子在大街小巷趟过,多轻快,而且自力更生,完全靠自己的两个脚瞪着发力前进,十分省事。年轻的学生们骑上自行车飞奔,张扬着他们青春的欢愉。热恋中的小伙子用车载着心爱的姑娘享受着属于他们的浪漫与温性。那老式的自行车用它清脆的铃声,欢快的原轮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自由与发展。

再说说时尚之最汽车吧,民国的汽车几乎清一色皆是黑丝的,毫无创意可言。车前部突着,车屁股也如此,就像一个弯腰攀岩附势的小人模样。夜里只瞧得两车灯炯炯亮着,如夜行蛙的两只大眼睛,怪吓人的。车一发动,突突震荡,像是歇斯底里的疯子摇着坐在车里的人。它在大街上,如一只会移动的大甲虫,不过坐在甲虫肚子里的非富即贵,每每下车是必然腰掸掸自己考究的洋西装亦或戴上副圆框墨镜再粉墨登场。汽车硬是被刷成了黑色,见证了那个腥风血雨的时代。

过去的时代中,出现过牛车马车,黄包车,它们都曾在历史的舞台上风靡一时,像是当红歌手的海报一样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可后来都会黯然消失被改造成新面孔再出现。就想自行车,轮子越来越小,车座越来越低,大有小家碧玉的感觉,从老大憨粗的大横杆到轻盈便捷的单车,再到折叠式………汽车也同样如此,有趣的是,汽车的行驶带来了废气与能源消耗,君不见ofo小黄车出现在魔都的街头成为了另一种新的时尚。

身为看客的我们叹为观止,是否也能察觉出时代逐渐在取其精华推陈出新的智慧呢?

【篇二: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

如诗如画的江南,粉墙黛瓦,潺潺的河水,弯弯的拱桥,水上或有小船划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络绎不绝,是年幼的我对秦淮河最初的印象。

那时候的我自然不会懂得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也不会明白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不能理解王士祯的“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只能默默地诵读,感叹秦淮河的历史悠长罢了。如今的我,再次手捧诗卷,信步而走,轻声地念着这些流传千年的诗句,上帝没有告诉我怎样自然地诉说悲伤,所以我只能用一如既往生动的声音说着,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甚至“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报国无门的诗人由此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这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夜晚,华灯初上,在花红柳绿的灯光中,渐渐地有些迷失自我,随性得顺着秦淮河边漫步,随处可见的是,带着李香君字样的商品,琳琅满目,我有些好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奇女子。原来是秦淮河畔,在那香浓衣翠的绣楼里,生活着的对明朝的前途甚感忧心的红尘女子。她对爱情的追求坚贞而热烈,发生在一个秦淮歌妓的身上,实属难得。正是因为有了世态万千,才有了生活。我又想起了秦淮八艳的其余几位女子,大底都留下了众多文学、艺术佳品,在家国危难之际保持了高度的民族气节。这样的女子,不得不令我叹服,很难想象,在那样硝烟弥漫的时代,该怎样才能勇敢的追随自己的内心而活。也正是从那时起,秦淮河中多了些滑腻香艳的胭脂水,耀眼的珠光宝气,薰人的脂粉铅华,酿造了另一个妩媚而又凄婉的秦淮。

秦淮河水悠悠地,无声地,缓缓地流淌,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向我们娓娓道来,千百年来南京的变迁,多少勇士在这里称王,多少女子在这里香消玉损,多少才子留下千古绝句,多少百姓在这里普普通通地走完一生……或许,我只是任性地希望这一章永远没有结局。这样,他可以把故事写得很长,很久,很沉,细细读来,不会感觉失了分量。

这样的秦淮河,才是记忆里的秦淮河,带着些许的神秘,等着我们慢慢挖掘。

热门推荐
1令人惊异的平行世界
2也是一种成长
3我看荆轲
4《好帮手》读后感
5家风伴我同行
6水晶球
7别让善意成了思想的包袱
8做馒头
9我难忘的一件事
10我上了作文
11游西南交大
12风雨过后见彩虹
13元宵灯谜会
14再见了老师
15四祭
16我的另一片天地
17快与慢之猎豹与羚羊
18我家的“捣蛋王”
19我眼中的自己
20让落日的余晖不再孤单
21这一刻,我只想胜利
22雨_小学生
23深夜一阵脚步声
24我的妈妈
25战争中的孩子
26别以学习为名,误了劳动
27品书香梦成长
28有趣的一节课
29充满爱的戏曲
30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