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乡村四季】
乡村,像一朵花,随处摇曳,酝酿着香甜的蜜,乡村,像一条河,外表平静,却游动着调皮的鱼,乡村,像一颗果树,迎风而立,却能结出诱人的果。
春天,万物复苏,小草探出嫩嫩的脑袋,东张西望,仿佛在寻找什么,柳树吐出了黄绿的新芽,一只只可爱的燕子从田园、河面、山包上掠过,留下一串串欢歌,忽而又一群群在电线上歇息,聊天,那优雅而不失活泼的身姿,多像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
夏天,骄阳似火,太阳不遗余力发泄着自己的能量,白皙的、泛红的、古铜色的肤色在小溪、池塘、湖河里翻腾着浪花,仰泳、蝶泳、蛙式各种姿势都在舒展着曼妙,农民伯伯在稻田里挥洒着汗水,施肥,灭虫,禾苗们在风中晃着脑袋,扭着身子,仿佛在说,大爷,您辛苦了。
秋天,一个收获的季节,稻谷金灿灿,苹果红扑扑,一堆堆,一车车,个个都是丰收的笑脸,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老人们“嗞嗞”的抽着水烟筒,在晒谷坪里驱赶着贪嘴的鸡鸭,一群群母鸡在公鸡的带领下和老人们捉着迷藏,打着游击,你进我退,你歇我忙。
冬天,漫天雪花飞舞,万里素裹,人们哈着热气,一片片妩媚的雪花钻进脖子,挂在围巾上,很快就化作了晶莹。小道上,田地里留下了一个个梅花印,个字型,那是小鸡和小狗恋爱的浪漫。松鼠有时和好朋友从洞里跑到树上,又从树上窜到竹林里,它们忙着健身呢。
乡村,一个鲜美、芬芳、富有的乐园;四季,风、花、果、雪是你最美最真的轮回。我为你陶醉,我为你歌唱。
【篇二:永远的那点绿】
梅兰竹菊,在古代被称为“四君子”,为人们所赞美,但在这四个名家中,我却最欣赏竹。
在古人看来,竹子的品质可以用一句诗来概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在我看来也是如此,竹子长在土里就永远立住,无论遭受怎样的风吹雨打,它都如一根擎天柱支撑着天和地,毫不动摇。它从那一点点的竹笋,最后长大成人;从那孤零零的几颗,最后成为一片绿的海洋;从那柔嫩的身躯,最后成为一把参天绿伞。从弱至强,漫长而又短暂,转瞬即逝间便成为一个绿巨人,一个群体,一个部落。从那一点点的绿,到风一吹便“沙――沙――”作响,变成绿的海洋,让人肃然起敬,再也不敢小视它的存在了。它是顽强的,它不屈于自然,不奢于完美,不需要肥料,只要有点土便足矣。即使是在怪石林立的环境中,它也能发芽、生长、成才,漫山遍野,似山洪,飞泻千里。
竹子,它不但生命力顽强,还迎难而上不屈不挠,决不退缩。真可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它是如此不畏艰苦,冬至之时,其他树都低头不语,甚至把肢体都给抛弃了。而它柔而不脆,刚而不硬,似水,潺潺而过;似风,飘飘然然;似棉,顺手而去。再多的雪,也从它身上滑下,不能把它压断,他依然守卫在那儿,就如同一个忠诚的卫士,在那傲然挺立,忠于岗位。
但在我看来,竹子最辉煌的时刻莫过于晚年啦!经历岁月的洗礼,他长大了,变得粗大高壮。可以做成水烟筒,“咕噜、咕噜……”,可好听了,这样烟味淡了,还多了一丝大自然的清香。它也可以做成雕塑供人欣赏赞美;可以用来铺桥、造房子;还可以用来造纸、做筷子……你牺牲自己,为人民造福,可真是像“雷锋”一样乐于奉献啊!
竹子,是那么顽强,那么勇敢,那么乐于奉献,是在我心中那不可抹去的,是永远留在我的心中的那点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