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妙妙的奇幻之旅】
在风和日丽、春风拂面的4月26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美德少年”观看儿童剧活动,儿童剧的名称叫《妙妙的奇幻之旅》。
在剧中,妙妙是一聪明可爱的小姑娘,可是她也有爱说大话、自以为是的缺点。剧中还有一只神秘身份的大熊猫,它很谦虚,但它又很胆小。两者各有长处,也有缺点。
有一天,他们经过奇幻的穿越之旅见到了《孔融让梨》中的孔融,谦虚的孔融使妙妙变得孝敬父母了。他们还见到了了不起的小红军,勇敢坚强的小红军使神秘身份的大熊猫变得不胆小了。
这既是一部能让家长感到温暖的儿童剧,也是个使我们儿童受益匪浅的经典故事。这故事对我也大有启发:我们都是中华好儿童,我们也应该孝敬长辈,为父母捶捶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洗碗、拖地、扫地等等。我们也应该好好学习,少让父母操心。
总而言之,我们是祖国的明天,我们是祖国的栋梁,让我们如剧中的主人公一样,携起手一起行动来,共同撑起祖国那一片纯洁的蓝天。
【篇二:生命中的星星】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耀眼的“星星”。这颗星星的名字叫作梦想,它点亮了我们的人生。
记得曾看过一部儿童剧《戴着“星星”的孩子》中有这么一个男孩,他的名字叫星豆。星豆出生在解放之前,他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宇航员,飞上太空去看看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到底有多美。后来妈妈为了救他而去世,爸爸也上前线打仗了,父母唯一留给他的是一条星星形状的项链,送给他就是想让他坚持自己的梦想。之后他加入了孩子剧团。起先孩子们都因为他的种种行为而视他为“怪人”,好在最后团结一心,甚至还用智慧战胜了两个日本鬼子。最后中国抗日胜利了,但是星豆的爸爸却因上前线打仗牺牲了。
剧中的主人公星豆把这颗梦想的种子种进了自己的心房,这颗种子在他心中慢慢生出萌芽,像夏天的爬山虎一样爬满了他的心房……这部剧的结局虽然没有说到星豆最终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我相信他一定会的。
在现在的社会,有多少人不为了名利放弃自己的梦想?又有多少人始终牢牢抓住自己的梦想?毫无疑问,这种人很少。
不过社会上靠梦想成功的人还是有的。例如说中国的首富马云在以前就想设计一种专门给年轻人创业的软件,如今便有了阿里巴巴;富兰克林小时候就曾立下了雄心壮志:长大以后一定要当总统,最终他坐上了总统的位置。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很多成功人士也是靠着梦想的力量这么一步一步走向事业的顶峰。
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可大可小,都是值得令人尊重。同样,我们也不能去嘲笑别人的梦想,要知道,你所嘲笑的东西,是别人最珍贵的东西。
有很多人说梦想只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罢了。这话说的不对,梦想对一大部分人来说是生活的信条,人生的信仰。没有梦想的人他的一生注定就是在混日子,完全就不可能有什么成就,即使有也只是令他沾沾自喜的一件小事罢了。没有梦想的人一生只能在起点踏步,而且始终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其实人的一生是在为自己而活,为梦想而活,梦想支撑着我们活下去。
总之,无论你身在何处,过得怎么样,都一定不要放弃梦想,因为梦想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篇三:特别的一天】
揭阳日报小记者俱乐部开展了一次特别的活动,在榕江影剧院观看大型儿童舞台剧《小鸟总动员》。我来给你们讲讲这个儿童剧吧。
在一个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有一只鸟儿总说自己长得很帅。还有一只胖胖的小鸟,力气很大,叫“大力鸟”。我最喜欢的小鸟叫“萌萌鸟”,它很喜欢讲冷笑话。
有一天,三只小鸟看见“小小鸟”站在山上一直傻傻地说:“我要飞,我要飞……”因为“小小鸟”在一场大火中折了翅膀,再也飞不起来了。这场大火是“惨叫鸡”造成的,它想和小鸟一起飞翔,就做了一次实验,但实验失败了,还引发了大火。在大火中,“惨叫鸡”自己的毛都被烧光了。
“萌萌鸟”对“小小鸟”说跳弹力操可以重新飞起来。“小小鸟”和另外两只小鸟信以为真,就跟着跳起来。两只小鸟问“萌萌鸟”:“你为什么知道跳弹力操可以飞?”萌萌鸟俏皮地说:“这只是我说的一个冷笑话而已。”
“小小鸟”走后,在半路遇到了惨叫鸡。惨叫鸡为了实现它自私的愿望,利用魔法占用了小小鸟的身体。因为它只要能接近那三只小鸟,并拿到它们头上的羽毛就可以飞翔了。
“惨叫鸡”和小鸟们一起玩游戏,想要拿到羽毛,但每次都没能得手。最后,三只小鸟发现了“小小鸟”是惨叫鸡变的,就用无敌大泡泡打败了“惨叫鸡”,拯救了“小小鸟”。
在这特别的一天,我学到了一个道理:人都有梦想,但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去伤害其它人。
【篇四:第一次当小记者】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我和妈妈来到民族宫大剧院。这次来我可不是单看儿童剧的,而是带着一个特殊的任务--当一次小记者。
平时我很少看儿童剧,对剧院不太熟悉,进门就跟着妈妈走。找到座位,妈妈告诉我这部戏叫《北京童谣》。还提醒我说要认真看,想好问题。儿童剧开始了,我边看边想,可是初来乍到的我一点灵感也没有。《北京童谣》剧情主要描写了三个人物之间从冲突到转变的故事,哥哥刘哈佛奋力学习,获奖无数,再一次准备天文奥赛。妹妹刘大倩不爱学习,喜欢陪患上阿尔海默茨症的奶奶玩。一个学霸哥哥,一个学渣妹妹,一个患病奶奶,通过童谣把哥哥的“无助”劲儿,妹妹的“呆”劲儿,奶奶的“傻”劲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也通过童谣唤回了奶奶美好的童年记忆,唤醒了哈佛哥哥自己内心对童年的认知。
看完儿童剧,我在工作人员地指导下,采访了主演哈佛哥哥,发现扮演哈佛的其实是个阿姨,我见到阿姨时很紧张,心里的想法一下子全没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抖着嗓子问阿姨,通过这个角色在想给观众表达什么?她说:“孩子成长不能失去自由,要有自己的空间和世界,家长不能把想法强加于他们。”
我还采访了哈佛的爸爸,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发现采访并不可怕。同样让我吃惊的是,他把爸爸演的如此逼真,在现实生活中居然还没当上爸爸。这位“爸爸”想对全天下的爸爸说:“不是只有成功的孩子才去爱他,失败的孩子也要去爱。提醒所有的父母,不不以学习成绩去衡量孩子的成败。”
通过这次难忘的体验,我既观看了一次儿童剧,又当上了一次小记者,知道了演员对于这部戏的看法,我一定要把这部戏所表达的东西传递下去,让更多人了解这部戏和演员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