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母亲河】
在江西东南部,赣州东北部,武夷山脉中段西麓,有一段狭长河谷,傍着河谷边的丹霞山脉,一条玉带似的河流蜿蜒向南,这就是我们石城的母亲河——琴江河。
对于琴江河的了解,以往更多是从外公、爸爸口中而有所知,后来是从报刊、网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现在自己更喜欢用双眼去观察,用双脚去丈量,用内心去感触母亲河的沧桑巨变。在琴江河畔,祖辈父辈生于斯,长于斯,滔滔琴江水哺育了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自己早已深深池爱上了这块红色的土地。
我的外公有七十了,我们姐弟几个最喜欢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年轻时,贫穷的家境迫使外公去放排谋生计,那时公路交通不发达,山里砍伐的木头要走水路才能运出去。从横江开始,穿丹霞,淌碧水,经琴江河顺流而下,直到赣州。
听外公说,那时的琴江河江宽水缓,碧水常流;两岸青山常在,树林茂密;田间山头,百姓劳作,农村处处欣欣向荣……我能想象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雄奇险峻,“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的桃源意境,“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家乡美景,更能领略和感受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那种扑面而来的秀美风光和外公那“红星照我去战斗”乐观豪迈的情怀。
在琴江河上放排的经历,年轻的外公不仅得到了磨练,也收获了爱情。就是这条水路,外公把外婆从横江烟坊娶回了家。对外公来说,琴江河是苦难生活的辛酸记忆,更是风景美如画的青春画卷。
到了爸爸儿时那个年代,正逢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也急剧增长。再也没有年轻人去放排谋生了,读书的,外出打工的,能出去的都出去了。
爸爸老家在屏山亨田,亨田——从名字就可猜出,那一定是一块富饶的土地。北边的琴江,东边横江、西边的砧棚坑溪三水交汇于此,日积月累冲积成了这块肥沃的小平原。这块鱼米之乡养育了长溪、页背、享田、河东四村的人们。
小时候的爸爸是在琴江河边度过的,可以说是喝琴江水长大的吧。每当夏日中午,烈日炎炎,爸爸便早早把牛赶过了河,在三河交汇处的河滩绿洲上放牛,巨大的绿洲有三四平方公里,就像一个大草原,绿洲上到处是牛,真有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水草丰茂和辽阔壮美。而调皮的爸爸则会和小伙伴们在琴江河里泡上一个下午,有时口渴了,直接捧起河水就喝,居然没生过病,那时的琴江河水可真清甜啊!
后来,爸爸去外地上学、工作了,这段时间琴江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山砍柴的人多了,树砍了,植被也破坏了,水土流失了。再后来,琴江河里又冒出了众多挖沙船,河岸崩塌了,绿洲沙坝早已面目全非,到处坑坑洼洼,河床改道了,坝上草原的美景再也看不见了。上游的生活、牲畜污水、工业废水也往河里排,琴江河水再也不清了……每每讲到这些,爸爸无不痛心疾首。向大自然无限索取,不保护好生态环境,终归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出生之后,外地工作的爸爸也经常回家了。每次回家,都要带上我们几个小孩回到乡下老家,去他小时候打仗的山坡走一走,去他游泳放牛的河边绿洲看一看,去他劳动过的田间瞧一瞧。
老屋后原光秃秃的山坡,长满了杉树和马尾松,现在已经成林了。路上也见不到成群结队上山砍柴的人了,农村早已用上了天燃气。崩塌的河岸已种上了成排的柳树,河里再也听不到挖沙船的轰鸣声了,河床也自然修复了。现在有些河道整治成了湿地公园,有些河湖水库整改成了生态水利景区。城镇建起了大型污水处理厂,农村也建有了垃圾站。家乡成片的耕地被网格式地保护起来了,春日油菜夏日荷,金秋稻黄冬种烟,家乡的农民是越来越富了。
听爸爸说,这都得益于党和政府“全面封山育林”、“三级河长制”、以及“建设省生态文明先进示范区”的好政策。由于政策的持续推进落实,贯彻到位,成效显著。山有人看了,河有人管了,污水得到治理了;河变通畅了,水变清了,岸变绿了,景变美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琴江河是千里赣江的源头,是母亲之河,是生命之水,她世世代代养育着琴江及中下游赣江两岸千千万万勤劳的人们。所以,保护赣江源、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生态环境好了,才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才能真正造福子孙后代。
【篇二:家乡的河触动了我的心】
我的老家,在水土富饶的蜀地之上,那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千百年来,我们辛勤的先民,用他们小小的锄头,在这蜀山蜀水之间留下了他们劳作的身影。每一条奔腾的河流,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源泉。
我的家乡,自然也接受了河流的恩泽,她的名字叫沱江河。小时候,河边还没有修起堤坝,只是一片浅滩,总有三三两两的沙船呼啸而过,但江边也少不了“闲来垂钓碧溪上”的人们。那时,我总爱集结一群小伙伴,春天,提着小桶,去捞浅洼里的蝌蚪;夏天,带上泳圈在沙滩上面嬉戏;秋天嘛,就在大片大片的芦草河捉迷藏;冬天,就略显无趣了,这也是我至今我依然不喜欢冬天的本质原因。
可以说,我的稚嫩年华都是在沱河的陪伴下渡过的。后来到了读书的年纪便离开了姥姥家,和沱江未再蒙面了。但我心中,依然牵挂着沱江这个儿时的玩伴。
数年之后,终于有一次机会回老家上坟,才得从再次相见。只是这次那个身着碧衣的姑娘已经变成了面容黑紫的老太。我不敢再相信这是我曾经捉过蝌蚪,捕过鱼,游过泳的沱江河了。快活的鱼儿不见了身影,闲来垂钓的人早已离开,河边上再也听不到孩子戏水时爽朗的笑,那片经生机盎然的芦荡也显得如此苍白而无力。哗啦啦的水声是沱江绝望的哭泣,那一声一声,都触动了我的心灵,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陪着她哭泣却又无能力。
可是,又有多少沱江的兄弟姐妹们和她经历过相同的命运呢?曾经如诗如画的十里秦淮,如今只是一条臭水沟!曾经奔腾咆啸的河,如今只是一个泥沙堆!这些,都是人类对自然所犯下的罪啊!
难道我们还要这样一次次被触动下去而无动于吗?想想这些伴我们长大的河流吧,有哪一座城市能离开河流呢?
家乡的河,我会铭记你的哭诉,谢谢你让我的心灵触动。我们人类,难道还不该有所觉悟吗!
【篇三:家乡的河】
我的老家在南方,那里有许许多多的河,像一条条银丝带,系在江南的绿毯上,非常的美丽。
老家的门前不远处就有一条河。爸爸小的时候那条河非常清澈,可以清楚地看见河底绿绿的、长长的水草,还有在其中游来游去的小鱼。夏天的时候,爸爸经常和他的小伙伴们去河里游泳,一个猛子扎到河里,清凉的河水瞬间就让身体凉快下来。河里鱼虾繁多,站在河岸上就能清楚的看见,爸爸他们总是忍不住去捞。因为深处的鱼虾比较多,但是很危险,奶奶知道后结果可想而知,爸爸当然免不了被狠狠地打了一顿。
可是在我小时候每次回老家,从来没有看到过那样优美的画面,相反的是总看到河面上停着高大的挖沙船,河道里堆了一堆又一堆的石头,河面上还飘着生活垃圾,根本看不见鱼虾,水也变成了土黄色,完全不是爸爸跟我说的那条美丽的河。河水又脏又臭,老远就能闻到臭味,爸爸总是摇摇头、叹叹气,坚决不让我去河边玩。
可是,今年我回老家的时候惊喜地发现河面上的挖沙船不见了,那一堆堆的石头被运走了,生活垃圾从河面上消失了,河水又变清了,还可以偶尔看见游来游去的小鱼和小虾。虽然他们还很小,但是我却看到了希望。
爸爸带我去河边教我打水漂,他从河边找了一些又扁又薄的石头,他斜着身子,用最大的力气让打出去的石头贴着水面,一圈一圈的水纹在清澈的水面上慢慢扩散,爸爸又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清澈的河水来之不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喜欢老家的河,我们也希望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身边的每一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