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江海博物馆的作文

【篇一:这一次我收获了什么作文】

【这一次,我收获了友情的温暖】

——记江海博物馆之行

王依岩

已至江海博物馆门前,面前矗立的是博物馆极具民俗风情的大门。心中说不清的是激动与忐忑。

激动,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来参观;忐忑,是因为我不知道要看什么。就在这时,一根“救命稻草”出现了。

是的,就是我那顽皮的徒弟——吴昊阳。他对我说:“哈哈,你肯定没来过吧?我来带你参观吧!”一时间,感到一股暖流从心田喷涌而出,流经身体的每一寸血管。心已飞向馆内,我赶紧道:“好呀,谢谢啦!”

步入大厅,“吴导”指着一根刻满浮雕的铜柱介绍说,它的原形是神话中的定海神针。仔细端详,颇有几分相像,仿佛眼前便是巨浪滔天。

跟随着大部队,我们步入了江海之光展览区。解说员在绵延数十米的队伍之前,我能听到的只有脚步声和一片嘈杂。队伍的行进速度比较快,精致而又充满历史感的文物也只能浮光掠影,囫囵吞枣一番。

我想,既然来了,就要全身心投入,去好好体会海门的民俗文化、江风海韵,怎能如此“浅尝辄止”呢?

很快,我们就从一层展区到了二层。这时,吴昊阳突然神秘兮兮地带我离开了大队伍,下到一层。他凑在我耳边说:“走,带你去一个一般人不去的地方!”

会是哪里呢?带着疑惑,他引我多次转弯,进入一个小巷内——原来是诗韵倪琴展示馆与海门特色老家具展示馆。除了陈老师与我们俩,这里没有任何人,安静得只听见陈老师轻轻的脚步声,似乎“与世隔绝”。看墙上挂着的明清时期的古琴,欣赏那在灯光下泛着琥珀色光泽的琴身,耳畔似乎萦绕着梅庵琴派幽婉的乐声。我沉醉在此,竟不愿移步。

“哎,走啦!”吴昊阳的一声春雷,终于惊醒了我这株春笋。跟着“吴导”,又看到了一些古色古香的家具,不禁又想起老家里奶奶那儿的宝贝。

果然是个一般人不会来的好地方,小有收获。咳咳,吴昊阳,我跟定你了!

等大队伍参观完二楼,便再次下楼。此时,大家都已渴得“七窍生烟”。不知谁发现了“新大陆”,大家便像一条流线一样,纷纷涌向了小小的茶水间。带着我,吴昊阳一番滔滔不绝的演讲,也早已是口干舌燥。好不容易挤到饮水机前,却又突然想了什么,便折了出来,神秘地说:“还没带你去看特展区呢!”说罢,又拉着我向名为“美轮美奂”的展区奔去。

精致小巧的扇面画,晶莹美丽的玉如意,栩栩如生的铜仙鹤,光鲜亮丽的瓷面盘……真应了门上那句“美轮美奂”,我又一次沉醉了。

不由想感叹一声,却不是叹那海门的江海历史与文化,而是友情的温暖——没有吴昊阳,我能看到些什么?

阳光,照得池水泛出了耀眼的金光……

【这一次我收获了文化】

———记江海博物馆之行

范思杰

“我们江海博物馆……”每当想起那次行程,解说员阿姨自豪的语气就回荡在我的耳边。的确,在海门我也是第一次看见这种如此盛大的博物馆。

四汀沟的建造方式,成千上万的珍贵文物。从旧石器时代到清末乃至现代,从青铜器到玉器乃至印章,从生活用品到礼器乃至蔬菜。一个占地2800平方米的博物馆着实让我们震惊。四个展厅紧紧扣着江海一词,让我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水的力量。滴水成洼,万洼成池,池汇成河,河聚为海。水养育了我们,哺育了我们。而江海博物馆更用智慧演绎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步入“我们的过去”展厅,一个个名人映入我的眼帘,在一个古色古香的微电视里饱览了各种名家的舞姿后,我们半有意半无意地进入了一条深深的胡同。

那是一个仿古的胡同。路两旁都是古时的药铺、酒店、旅馆、器乐店等。只见那药铺里有个硕大无比的柜子,里面似乎可以塞一个人。而上面有无数个抽屉,上面爬满了无数种药名,让人眼花缭乱。酒店门前插着一面旗,上面的“酒”字大到似乎想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看见。酒店里摆放着几大缸的酒坛,桌子上还有几盆小菜,让人不禁跨入,来一碗与同伴斟酌一番。旅馆里有着小楼梯,双脚疲劳的我也想登上二楼找个床铺,休息一番。而在柜台上,还有算盘纸笔。闭上眼我仿佛看到了老板在辛勤地记账。而在乐器店里,还有一个老爷爷在专心调试着古筝,似乎准备大秀一手。就连那店里的墙画也十分精美,引得同学们一头撞了上去,真可谓以假乱真呀。

折出小巷,不得不赞叹起古人真有智慧,万物连结一起,方便多了,更感叹事物变迁之快,回看唐宋的小巷,如今已经成了大公路了。

这趟旅行,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江海文化的源远流长,更让我站在这时光的驿站,眺望江海文化更美好的未来。

【这一次我收获了风土人情】

施睿祺

记江海博物馆之行

她,巍然屹立在城市的南边。

来到大门口,朝思暮想的它,与我遥遥相对。

入馆,大屏幕上播放着宣传片,三厂的钟楼,汹涌的江海……这些历史留下的遗迹出现在屏幕上,正在欣赏这些古典的美,渔民打鱼的场景突然出现在眼前,还在思考他们如何打鱼,嘹亮的山歌又在耳边回荡,意犹未尽。

最逼真的,是那些人像。一位俏丽的女子正拂着偏偏长袖,身后两人手中各拿一个乐器,看着看着,我竟有些入迷,双脚不由自主地停下了,乐曲声若有若无的响起,那女子挥着衣袖,是那样的如痴如醉,渐渐地,我似乎又看见了一只轻巧的蝴蝶,美的艳丽,美的动人。一曲毕,终于回过神来,环顾四周,这才发现没有了多少人,于是匆忙往前走。

最繁华的是那条街。药店,粮店,商店……真切地还原了当时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其中有户人家,家中有几碟小菜,我仿若看见了这户人家坐在餐桌上,谈笑风生。在粮店门口,有几个捏着手中的粮票,等着换粮食的人。大街上人来人往,中间混杂着几个孩子,手中高举着风车,在人海中来回穿梭,再抬头,是一片模拟出的蓝天,若不是有几个小灯星星般闪烁,谁会记得这是在博物馆。

那最精美的是烧香用的器具。金黄色的围罩,中间镂空,听说是那时的皇帝用的,顿时起了些许的敬意,仿佛看到了在几百年前,它被使用时,那缕缕薄烟从空格间慢慢溢出的情景……

接着,闲晃着来到了书画区,闺阁女子的字画震撼了我,谁说女子不如男,看她们的字,柔中带刚,煞是好看。突然被一副莲花吸引,那清婉的莲花浮在水面上,花瓣尖端是深的粉,渐渐淡下去,然后又是较深的粉,恰到好处的展现了“莲,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

海门,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我在今天,在散发着历史气息的江海博物馆,领略他的风土人情。

【这一次,我收获了敬佩】

——记江海博物馆之行

唐雨葭

从小到大,我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船下海的情景,有时,只是一叶孤舟,风雨兼程;有时是一支船队,浩浩荡荡……可之前所看到的所有的下海场景,与今天在江海博物馆所看到的郑和七下西洋的模型比起来,差远了。

这个模型,长也就三四米,宽也只有一两米,上面的船也就四五只,可是看着这个模型,我却感受到了郑和下西洋时的斗志昂扬,充满信心。

这些船,说不上华丽,上面没有任何装饰物;称不上宏伟,远不似现代船的高科技。黄的甲板、船身,白的帆,完全没有雍容华贵的感觉。皇帝派出几支的船,能够这么简洁、干净,也是不多见了。但那些船的做工,却是相当精致。

白色的帆高高扬起,仿佛在告诉全世界的人们:“我们来了!”黄色的甲板上,走着各种各样的人:使臣、官兵、翻译、医生……他们有条不紊的工作着,不出一点儿差错。

再看看介绍上所写的郑和七下西洋立下的功绩,那海水,仿佛不是一般的海水了,那是一条让中国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传送带;那船只上所承载的,仿佛不是货物了,而是一种种中国的文化。

呆呆地立着,周围的聒噪。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海水发出的“哗哗”的声响,从我跟前走过的同学们消失不见,眼前只剩下海、船。仿佛来到七百多年前,眉清目秀的郑和站在甲板上,风吹动他的衣襟,让这个平日有勇有谋的郑和变成了一位美如玉的翩翩公子,他的嘴角挂着一抹微笑,眼里放出的,是自信的光芒,他仿佛知道,他这下西洋,会为后人提供多少便利。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这一次我收获了文化韵味】

朱以晗

云淡风轻,相逢一个尚好的三月天,来与江海博物馆一场文化的邀约。

十字路口一转角,匆匆瞥见那座浓郁着古风文采的博物馆。古色古香,青瓦白墙,似来到了一条老街。微微翘动的屋檐上,整齐地排放着一块块青石瓦。而后的蓝天白云,不高,不深遂,单纯得却能汪出一潭清泉来。心中的那根弦忽得“嘣——”了下。它就在那里,不嚣不喧,已坐落了日月霜旦,看透了人间情味。

文化之情操,在这里欢聚一堂;风光之流骚,在这里悄然流淌。而这博物馆里的笔墨书画,别有一般韵味,应是熠熠发光的一颗明星罢!

我,跟着讲解员踏入书画卷。灯光打着暖暖的淡黄,安逸地照在了一幅幅书画中,一派弘扬,又不失儒雅。随着同学们“哇”的一声惊叫,便各自窜到了大厅的各个角落里。我踱着步,表面冷漠似冰,在一幅幅画前打量转悠着,其实内心已到了狂喜的地步。

只见那一把精巧绝美的扇子挂在墙中央,一排排,一列列——整齐。那是一片荷塘月色;粉红如胭脂般艳丽的莲,不蔓不枝,窈宨着身姿;眼波流转,笑靥芳菲,是位成熟的大姑娘了;而有的莲花,莲叶儿微卷,欲放似不开,欲开似不放。层层瓣儿下,怀着无限心事,难免显得羞涩;而更多的,是一些略小的莲,它们没有这么华丽叹人的身姿来过分展现艳丽。它们就如一群看烟火尘世稀奇的小女孩儿,清新脱俗,不禁令人莞尔一笑。

多么细致的笔墨,就连肉眼也看不出这是画上去的。似锦缎,柔软触心底;如泉溪,清新洇指尖。一笔一触,含脉着古人的审美情趣;一花一木,缠绵着前人对世物的入微之观。当下愣住,文化的发源追溯,在这儿演绎着高潮。

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不觉中踏入一个书法展览室。体似窈窕的精美楷书,形如蛟龙的狂笔草书,亦或万丈狂澜的泼墨大字。都蕴含着千古文化的发源流淌,艺术情操的追溯宛转。

相遇三月,相约情操。那几抹宛转华丽,或朴素淡雅的艺术文化,将无疑成为我人生中的一道风景线,永远地永远地……

【这一次我收获了感动】

原创:茅妍丹

我们排着队伍,带着满心期待和欢笑,去参观江海博物馆。

在合影后,我们随解说员姐姐来到了特展区二。在诺大的博物馆之中走走停停,听着解说员姐姐自豪地,眉飞色舞地讲述着江海地区的风俗文化,位置特产。我们领略了长江的波澜壮阔,瓷器的色多精美,古街的安宁幽静……其他班的人早已走散,解说员姐姐身后只跟着我们班的同学了,大家随着她,时而惊叹,时而兴奋,个个听得津津有味。我不禁为这源远流长的历史感动,也为同学们认真倾听的身影感动。

在走遍了半个博物馆后,大家都又渴又累,坐在门厅休息了,一旁的吧台自然成了最受欢迎的地方,水、饼干、面包很快就被一抢而空。大家定是很饿了,但又像是不饿。只见到桌子边五六人围着小小一包薯片,也不知谁买的,都吃得津津有味,个个面带笑容的在聊天。看大家开始的架势,似乎十几包的薯片也不在话下,但此时他们正在其乐融融的分享。还有些同学则在打水喝。打水的时候,思杰匆匆的跑过来,在杯子中,到了满满的一杯水,但是自己却也不喝,这是转身出了茶水间。原来他是给陈老师送水去了,是因为陈老师说了一句想喝水了。等思杰再回来的时候,他倒了一杯水,一饮而尽,他也一定是渴坏了吧。买薯片人的大度,同学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对老师的尊敬令我心中有一股暖流,弥漫了整个心房。

吃饱喝足后,又要重新踏上回去的路程了。此时快十一点了。一个大大的太阳洒着格外耀眼的金光,同时也把炎热带给了大家。还没走几步,就快满头大汗了,同学们纷纷脱下了外套,只是,放在手里实在是麻烦。“我来帮你们拿吧。”小赵同学发话了。同学们还巴不得摆脱这个包袱呢!许多人给了小赵同学,步伐也一下子轻盈起来。而小赵同学却抱着大堆的衣服,满头大汗。我问:“要不要我给你拿一些?”他笑道:“不用。”那个笑容是那么灿烂,那么令人动容。

回到教室,心中沉沉的,满是快乐与感动……

【篇二:参观博物馆】

星期天,爸爸带我去江海博物馆游玩。

江海博物馆坐落在江海公园旁,四周被清澈的小河、葱绿的树林围绕,看起来很有几分古色古香的韵味。

取票进门,只见大厅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我拉着爸爸的手走进大厅,展厅共分两层,爸爸当起了我的临时解说员,我们先沿着一楼展厅一直往前参观,这里有古代的各种文物,以及历史人物的介绍。爸爸边指边说,一一给我讲解。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对眼前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就这样,我和爸爸边走边看边交流,从古代的人物、事物介绍到近代社会的描述,再到现代文明的例举,我仿佛经历了一次穿越,初步了解了我的家乡海门的历史和发展壮大的过程。

来到了二楼,我被一幅有原始人生活的模型场景吸引住了,只见他们腰间围着树叶、光着双脚,有的在种田,有的用树枝做成的针缝树叶做衣服,还有的在水里摸鱼……哦!原来我们的祖先刚开始就是这样生活的呀!

不知不觉中,我和爸爸游览了一个半小时,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出了博物馆的大门,结束了今天的游玩。离开时,我忍不住又回头望着博物馆,心里想:下次我还要来!

热门推荐
1凝望作文600字
2金秋时节
3多彩假日
4味道
5说明文
6我爱湖南的小吃
7祭扫烈士墓
8我和哈利波特的一天
9父亲的唠叨
10老师的身影
11迈进新时代
12一封家书表孝心
13记忆中的玉米面
14碎片化,碎的是生活还是我们自己
15拥抱春天
16友谊深藏在心底
17开学第一课读后感
18家的味道
19小记者长沙之行
20抓娃娃
21学炒蛋
22分享
23二十年后回故乡
24中秋节叙事作文
25清明节的作文
26我的新同桌
27写事的作文
28《瓶子里的两条鱼》读后感
29雷锋精神在我心中
30美啊!冬天的雪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