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良椎的作文

【篇一:塞外】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塞外黄沙漫漫,隐蔽了多少英雄豪杰,淹没了多少荡气回肠。

在城楼上远眺,远处群山连绵,与天相交,与地相接,连为一体。让人不禁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长风的呼啸与羌笛的声音交织,道尽了多少戍边将士思乡念亲之情,又诉说了多少传奇故事。这塞外的沙粒粒含忠心,这塞外的风股股有气节,只待后人挖掘。

忆往昔,骠骑将军霍去病阻敌于漠南,而后平叛乱,收河西,通西域,马踏匈奴,大败右贤王。长缨在手,壮志在胸,一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响彻塞外,也为他留下赫赫英名。汉使苏武被押敌境,北海牧羊,渴饮雪水,饿食毡毛,丝毫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文天祥将他的名字千古传扬。一把弯刀,一骑绝尘,名垂千古;一支使节,一颗归心,千古流芳。

塞外的风也是柔和的,沙中浸透友人离别的泪水。“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血红的夕阳染红了山头,高适与董大依依惜别,一杯酒,一把泪,道尽多少离人之苦,也只能“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刻依旧寂寥。

物是人非事事休,塞外,明月依旧凄清,长风依旧萧瑟,其中之事也只能后人空想。

【篇二:底色】

底色是相片打底的颜色,它奠定了画面整体的基调。当人心被一层层剥开,也就能看到最原始的本真,也就是人的底色。

底色往往同人早年的经历、教育 、环境联系在一起。受到某一种成长环境的熏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沾染上了外界的色彩。底色不同于天性,人的天性可以掩饰或者抑制,但往往不能够泯灭。本性由不得挑拣,然而它可以人为地磨炼。在重塑天性的过程中,底色也就渐渐显露出来。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的家教自然是成功的典例。在祖辈儒家思想的浸润中,外来文明的民主科学理念灌注下,子辈个个都是英才,他们身上独特的底色熠熠生辉。底色是他们无声的资本,不必夸耀,也不必显摆,气质自现出来。

底色并非一定是外界的影响,若是一个人心地坚定,他同样可以塑造自己的底色。正如文天祥笔下的《正气歌》,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他们有的是不畏权奸、秉笔直书的史官;有的是誓在驱敌的将相;有的是面对强敌,宁死不屈的义士。他们的底色是正气在腹,忠烈刚毅。

底色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东西,它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底色是有着它的永恒性和共通性的,正如道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标准,因为社会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局限,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有着相同的底色。

且让生命染上底色,从此一路披荆棘。

热门推荐
1奇妙的汉语
2只是突然很想你
3难忘的寒假
4母爱如海
5这就是我
6优秀作文
7四季之美,陶醉你我
8快乐的运动会
9爱的细节
10精彩足球赛
11抢糖果游戏
12校园的西北角
13学会忘记
14这个故事让我明智
15过分的爱
16童年趣事
17生活给我的启示
18生活的味道
19家务的作文
20植物生长观察日记
21
22开满鲜花的路
23爷爷
24触动心灵的力量
25阳光下的温暖
26我这样上网课
27我读懂了你
28校园
29抢米饭风波
30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