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无信者的作文

【篇一:子夏论道】

孔乃“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也,其因言、行、举、止颇有影响之力。孔一生诲信敬爱,常言其德道处而践子行。其弟子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极令深思。

此句作何解?“贤贤”二字,上贤乃尊义,下贤乃贤德之人,“贤贤易色”意为尊贤人之心胜于好色之心。自问仅这四字,便有如此难矣。且不言今者贪色,难察妻之德。妻位家中,洗其衣做其食,打理事务明察其疲,端茶送水日夜操累,却可因其脸上一粒痣,一颗斑,手中一点糙而弃之。或又妻位家外,赚钱工之,归家亦贤,却亦能以一“丑”字而离之。就也道“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之。何许可称道“英雄”?英雄乃血气方刚,铁骨铮铮,刀落首边不惧之人。却亦受色之媚而影响。古今见,由此推美色之惑天也,而若能重其贤,尊其德,不贪貌色之人,又何止仅居学之境也?

再言“事父母能竭其力”,此句以白话试译概为“奉待对待父母能尽心尽力”。尔等都可孝父母,孝字在如今已可深可浅,言爱乃孝,给(ji)抱乃孝,端茶乃孝,晤谈乃孝,濯足乃孝。但“竭”乃最难乎!竭指竭尽全力,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孝,重于色也。孝子若奉父母,绝不面积不耐,绝不因父母老而难以听之不耐复之,而应诚恳之悦色之高声答之。人之面色,即其心中真情流露,见色即可见心,孝者,单瞥便见其真孝,不孝而假者,单瞥便见其虚孝。孝,亦重于行也。孝子待父母,父母有求则必达之,父母欲茶欲水欲早归,孝者,行之。虽其欲星欲月欲苍穹,孝者,令其乐之,行之。人之行举,即其心中真情流露,见行亦见心,孝者,一行便见其实孝,不孝而假者,一行便见其伪心孝。色行兼备,才称“竭其力”也。此岂不可自谓德矣?

谈及“事君能致其身”,故“事君能奉身尽职”。君大多不为亲系,于一无亲无故之人,以“奉身之礼”于其交待之务。或因此未食未寝,却甘之如饴,不怨不恼,反为荣也。至此,岂不为“奉事”之至高?

若谓尔等曰提之“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是曰夜中“诚信”不离口,却难被致于行。何能称信?信乃一诺千金,乃吾诺之事,必行之。吾诺今日与汝会,却有观戏剧一喜,无信之人图其欣乐,便弃诺而观之。有信之人即妄观之,却依旧不改其行。故行能见信也,信者诺而不悔,无信者随诺随悔,由此可见信者能走于天下,无信者则人兼避之也,不论人为种何类,尽爱含信之人矣。

而为何子夏曰其虽无学却谓学?因虽其无识,不需学,固本已颇学识,难不比学更高?

故言子夏言之极是,如能至其,孰道其固?

【篇二:小议诚信】

有一句话叫“人心不古”,用于形容世道的不太平,“人心不古”不古乃不以古人也,古人之心何也,无他惟一诚耳。

从古老的氏族到秦皇统一天下,从武功盖世的刘彻道碌碌无为的溥仪,受华夏文化的影响,每个人从小便被冠以“仁义礼智信”,而古人讲究君子之范,君子不但应有才有礼更重要的仍是信。

春秋有孟生卖牛,因牛有病而追客百里传为佳话。季布一诺千金名留青史。可见古人对于信的重视。

诚信乃立身之本,秦有公孙秧立木为信用黄金百两开创了一条强国富民之路,诚信乃处事之良道,春秋年间齐与卫两国大战,齐人兵临城下,卫国请降,两国停战书上仅有“尔不欺汝,汝亦毋欺吾”几字,可见国之信。

诚信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在什么时候,它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人与人以诚相待,推心置腹才可以有足够的气力去从事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社会才会有发展。

战国四君子闻名天下,名传千古,手无缚鸡之力的信陵君,在文臣侯赢与力士朱亥的帮助下,带兵万人解赵之围。留下千古遗训。

诚信有时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也并不为人理解。

一杯毒酒,一副圣谕,不知谋害了多少忠臣良将,诚信属于那柱住而亡的尾生,诚信属于那一诺千金的季布,诚信属于一卷残破不全的发黄《史记》。

有诚信忠义之人,自然也有奸诈狡猾之人,阳奉阴违的林甫的确得志了,但他却被冠以“口蜜腹剑”而贻笑千古。卖国割地的贾似道的确也权倾天下,但其之后终究免不了千古骂名。

信者,夫君子立命安身之本,亦我中华之传统美德。得信者得天下,无信者,天下必无其容身之地。

热门推荐
1一件老物件——泛黄的外汇劵
2我的同学
3灵光闪过的那一瞬
4穿越
5妈妈总说不需要
6我身边的榜样
7调皮的泡泡
8冲刺
9做一个不平凡的人作文
10当个班长不容易
11我不是完美的少年
12冬日暖阳
13变大的蚂蚁
14愁绪涌出词中的绝唱
15月到中秋分外明
16我为自己点个赞
17观开学第一课有感2019
18摘梨
19我的初二生活
20窗外
21聪明的小猴
22那段追求友谊的岁月
23读书的议论文
24好校长
25美丽的家乡
26狮王读后感
27别把垃圾浪费掉
28月影无痕
29我的梦想
30春意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