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碧琉璃的作文

【篇一:渺之境界】

飘渺之境界,似虚,似实,似虚,非实。此境界,超然脱俗,有如夜阑风静欲归时,唯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般宁静澄清之境;有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般气势雄浑之境;又有如淡烟疏柳冷黄昏,零落茶靡花片损香痕般寂寥冷落之境。以上诸境皆隐逸之士所向往之境也,为何?皆因缥缈之境将尘间风俗置之于外,世俗如何污秽亦无法此境的光辉神圣。飘渺之境,低俗淫恶之人可望不可及,为仁者,智者之境也。

缥缈之境,非雾里看花。屈原痛吟“世人皆醉我独醒”。李煜悲恨,苏轼无奈,皆因犹如雾里看花般愈隐约愈看得真切,不仅看到了它的表面清秀艳丽的现状,更看到了他日后凋之衰败之况。是的,他们都历经了苦难,才把世事看得如此真切,倍感心酸,就是如此,他们才是走进了常人无法达到的境界,于飘渺中窥探人生的真。

飘渺之境,登高远眺之豁达。仁者乐山,坐享山水田园之乐。欧阳修谪官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可为仁者。杜甫少有济世之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为仁者。老庄走遍大山名川,著《逍遥游》以记之。此之者,皆通过登高远望,一展意愿。登高远眺,坐飘渺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吟诗千首,举酒千殇,遥想驾云鹤之西游,扶遥直上九万里,入太虚,抛茂世俗愁苦,置虚茶之度外,畅游。

飘渺之境,心如止水之恬淡。静者,可谓智者。静者入飘渺之境,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坐看风卷残云,碧水澄照,望风欲动则止,波欲泛则平。诸葛亮宁静致远,静则思其远,智则思其谋,才胸怀十万甲兵。明崇祯皇帝心思混乱,不心静而思其谋,中满人反间之计,怒杀袁袁崇焕,失山海关而亡国。若要心如止水,说易亦难,至少烦躁之人,少省之人,缺智之人不可达。

问如今,有多少人能达此境?向往繁华,让我们丢失了朴实;纸醉舍迷,让我们娇奢取乐;追求新潮,更让我们丢失了我们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当西方文化取代了我们的传统,还有何颜面面对炎黄?

尽力做到进入飘渺的境界吧!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我们,应思静痛定,面对纷繁频乱的世俗,更应心如止水,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如若如此,可力人杰!

热门推荐
1抬起头来真美
2我喜爱的小动物
3我真幸福
4南韵馆之游
5我心中最美的老师
6做家务的作文
7多彩的暑假生活作文
8淡化你的起点
9瞧,我们这一家子
10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11活出自己的个性
12同过“齐心桥”
13小小编程师
14蝉鸣如歌
15进入的感想作文
16我生活在匆匆之中
17他真聪明
18竹林里的春天
19我喜欢的食物
20一路有你
21用心倾听抒情
22祖国,生日快乐
23手中的笔
24好玩儿的作文课
25写春联
26我学会了感恩
27蜜蜂的自述
28照片里的故事
29这件事让我很难忘
30爱的光芒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