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和风筝的畅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清明节假期,我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爷爷奶奶家。
这个美丽的小乡村风景如画。蓝悠悠的天空上飘着几朵棉花糖似的白云,路边上鲜花盛开,争奇斗艳,好像在争谁是花王呢!一簇耀眼的金黄吸引我来到大奶奶家门前,你看,迎春花又细又长的绿色叶条随风舞蹈,只有指甲大的嫩绿叶子像鞭炮似的分散长在绿条的两边。两片叶子中间,是盛开的小花朵。它小小的花儿很奇特,花冠细长而顶端分开六瓣,中央一根细丝一样的花蕊,像一个小喇叭。它颜色金黄,随着风儿摇,从花里不时散发出一阵阵醉人的幽香……我陶醉在这童话般的世界里。
最让我高兴的是爷爷给我准备的风筝。这个风筝是三角形的,上面有熊大、熊二、光头强,瞧,它们正冲我笑呢!
我来到了绿草如茵的田野,找了一处空地,就拿着风筝跑了起来,风筝像听到了某种呼唤,缓缓地飞上了半空,但等我停下回头看它时,风筝像喝醉了酒一样,晃来晃去,东倒西歪地一头栽在了地上。我看到这种情况并没有放弃,正好大爷家的弟弟小熙也从潍坊回来了,我把他喊来。我拿着风筝,小熙拿着线,我让他跑起来,小熙听到了飞快地跑了起来,我目不转睛地看着风筝,风筝像一匹不易驯服的小马驹一样,在手里挣扎,小熙朝我大喊一声:“放!”我马上放手,风筝又飞向天空,这次风筝在空中没有再晃来晃去,而是越飞越高。我们兴奋地跳起来,好像快乐得蓝精灵。过了一会儿,风筝好像飞到了白云上,我想它们一定看到了宏伟的万里长城,迷人的西湖美景,巍峨高大的泰山,波澜壮阔的大海……
这真是“花笑鸢飞又清明”,我的心也跟着飞了起来,在心里想:我一定好好学习,总有一天也要飞上蓝天,实现梦想。
【篇二:乡情】
天气这么一热,似乎想把故乡的春梦赶走,热气催着花草树木一齐往上增长,到处好玩,到处热闹,到处有声有色。我的心灵在悠闲地敲打着,知己与我随着风儿美妙的音符遨游在乡村的世界里。热,像一道神符,使整个村子带着魔力;风,则像一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伤口。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驻足于小桥边,弧状的桥像一条龙,静静地横卧在两岸。“龙”身下有一条河,缓慢地流水显得特别地温柔。她哺乳了河边的花草树木,养活了水中的儿女。我蹲坐在桥边俯视小河,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想到了家人的期望,突然间想起了唐太宗的三面镜子:衣冠镜,历史镜,得失镜。那是一种多么遥远的故事!我向河里扔了一块石头,“咚”的一声,波纹慢慢地向外扩展,好像是在暗示我要大胆地探索外面的世界。
知己与我牵手向着延绵曲折的小路漫步。路的两旁长着金黄色的稻谷,生着饱满的谷粒,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一片金黄色的丰收景象。一路上,我抚摸花儿,欣赏蜜蜂,指着远处的山,哼着优美的曲调,沉浸在景观的欢乐中。顺着弯弯曲曲的小径向上出发,看到了好多漂亮的花儿,望着特殊的小草就伴着舞步上前欣赏,像一只蝴蝶从山脚飞向山顶,头上虽然冒着汗,但心里愉快轻松。一阵凉风迎面吹来,使人心旷神怡,张开双臂大声呼喊,就像大地全部被搂在怀里,舍不得与它分别。环视山顶,青林翠竹。汗犹如水滴,从脸颊边流下来,于是我坐在松树下乘凉。抬头向上望,朵朵白云漂游在蓝蓝的天空,所谓“酒醒乡心阔,云晴客思遥。”阳光透过松树的叶条直射在我的眼睛,我看见了无数的珍珠镶嵌在叶条边,闪闪发光。
等到我站起来伸懒腰的时候,突然间觉得时间如流水般流逝的飞快。晚霞出来了,一朵朵暗红的霞儿悬挂在天边,我指着红霞,暗暗的赞美,心里兴奋得像一朵开了的花。环视乡村周围,一座座高山环绕着我们的村子,像一个个高大的士兵守着乡村。日日夜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我们感觉到冬暖夏凉。
夜幕降临了,我们不得不踏上归家的小路,再一次感受傍晚的美景,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犹如给弱小的心灵披上了一件御寒衣。
乡村,一幅天然美丽的风景画,赋予了我们点点滴滴的爱。
【篇三:你是我最崇敬的人】
人,构成了社会;社会,造就了多姿多彩的人。在这大千世界,她是我最崇敬的人。
那年端午,虽是六月,但太阳早已用上最大功率散发它的热量。蝉儿也慵懒地趴在树上,有一阵没一阵地叫唤着。树枝上的芽叶儿也像是被烤干了似的,蔫蔫地耷拉着,毫无生机。马路上传来让人烦躁的鸣笛声,好像是在对那热得不像话的天气抗议,路上只有我一个人。仅有的沿街小贩也是躺在行军床上,用草帽扣着头,蒙头酣睡。我朦胧听见了叫卖声:“粽子——”便闻声而至。
那是一个老奶奶,身上穿着一个花布马甲,她看着年事已高,头上的银丝数不胜数,手上、脖上、腿上的皮肤也是松驰的,像盘缠的老树根。我心生怜悯,又不由发笑:这大热天的,谁会来上街?更别说买粽子了!于是我买了一个尝尝鲜。马上,一个米白色的“瓷器”便上了桌,上面淋着厚厚的蜂蜜。这“瓷器”还包浆呢!它四角尖尖,”肚子“却圆滚滚的,像一个胖娃娃。这米白中夹杂着其它颜色:红的红豆,绿的青豆,黄的黄豆。看来这“胖娃娃”的肚子里是有东西的哩!轻轻咬一口,如蜜的甘甜沁人心脾,轻糯香甜,我瞬间迷上了这个味道。
“三块?这么便宜的吗?”我惊愕的问。“对!就三块!”我没想到这么美味的粽子的假期如此低廉,老奶奶微笑着看向我。我付了钱,并没有着急走。我并不是有什么事,而是一股无形的力抱住了我。我静静地看着她包粽子。
她先将粽叶制成一个圆锥状,用手以握了握,把它包紧,又用手从一个盆里握出一把浸泡好的糯米放在这个“圆锥”中,又从另一个盘中拿出各色各形的“宝玉”放在叶子里。眼看放满,她将多余的粽叶折进去,用叶条缠绕、包裹。一个“胖娃娃”就诞生了!她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不像是老人的动作,这让我目瞪口呆。
和她攀谈了一会,才知道她已年过古稀,儿女都在外地,她在家闲得无聊,有时就会出来卖粽子。说到一半,她马上神色凝重,手忙脚乱地拿起一份粽子,端给路对面的环卫工。他橙色的衣服全是灰尘,面对突如其来的粽子,他十分惶恐,原来,这老奶奶不但做粽子,卖粽子,还送粽子!
夕阳已至,我也起身回家。但老奶奶的朴实真诚,让我十分敬佩。老奶奶,你是我最崇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