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以古为镜】
我最喜欢在寂静的夜晚、皎洁的月色下,坐在凉风习习的庭院中,品着茶,翻开一本记载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书籍,感悟历史长河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从而在许多千古流传的历史典故中,有所启发和体味。
历史如一杯茶,细细品味,越品越苦涩,越品越幽香。我常常在睡前翻开一本中国史学四大家所编写的《中国大历史》或是易中天所写的许多议论性的一类历史书籍,以风趣生动带有讽刺或赞颂的语言对杂史、野食中描绘的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真相进行一定的分析与评论,刻画出一个又一个性格分明、形象各不相同的历史人物,从而揭示一些深刻的历史道理。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独秀一枝如东方朔的博古通今,能言善辩,辩得郭舍仁哑口无言;如岳飞的精忠报国,誓死杀贼,留下千古美名。可张扬个性我行我素也未必好,如项羽不停亚父忠言最终自刎乌江;而刘备凡事问过诸葛亮,看似毫无个性,却反倒成就霸业。
人人夸项羽英勇无畏、仗义霸气,可惜最后一失手战败才自刎于乌江。其实他完全可以跌倒了,再爬起来,如越王勾践一样忍辱负重,最终一雪国耻,何必这样自负,导致一失足成千古恨呢?
以古为镜,可以净心灵,辩是非,明前途,现代亦是如此。这就是以古人们之间的是是非非、流言蜚语中得到的哲理与启示。
【篇二:镜】
镜子,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梳妆打扮可都要仰仗他们呢!
事实上,镜子的作用可不只是帮我们梳妆打扮,它的用处可多了去了,何况这世间本就有多种多样的镜子……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世间万物,其实都是镜子,我们所处的环境,其实就是一个镜子的世界。正因如此,我们才能时时从别人的不足中改正自己的缺点。所以很多人都很推崇镜子,因为镜子的秉性耿直,从来不会说谎话。
可是这么多镜子中,却并非所有的镜子都能实话实说,秉性耿直。
例如哈哈镜。她总是把高的变成矮的;把胖的变成瘦的:把美的变成丑的……如此是非不明,黑白不分,不正如现今社会上的很多人吗?
还有一种镜子,很受人欢迎。它就是显微镜,他可以把人肉眼看不到的一些物质(例如细菌等),无限放大,直到人的肉眼可以看清楚。可以说,通过显微镜,你可以发现很多新奇世界。
镜如人生。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都长了一只显微镜似的眼睛。但不同的是:有些人可以很细心地发现别人的美;而有些人的眼睛,却只能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并把这些缺点无限放大。这就是两个极端,两种不同的结局,同源不同叶,真是奇怪!
等等等等的镜子存在于我们之间;聪明的人可以通过这些周围的镜子不断自我改善,不断进步;而愚昧的人却永远都无法明白这镜子之中的玄妙!
【篇三:以古为镜,知行合一】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在彻头彻尾的观看了比赛后,我发现,只有把古人的一言一行当作自身的镜子,才能在社会上刮起一股谦谦君子之风。
比赛当中每一位选手的表现都让人印象深刻,他们对诗词有着强大的储备量,对风俗古迹的了解也颇为深刻,但最吸引我的是节目组最后设置的对选手知行合一的考察。通过饭桌上的礼让,就餐的行为习惯,充分体现了选手的个人素养。有的选手礼让长辈,为大家端茶倒水,有的选手却坐姿不端,举止不雅。面对六人五个鸡蛋,他们互相谦让,尽管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但都有美德与素养的体现。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什么?是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孟子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李白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更是教师张丽莉的舍己为人,的哥的拾金不昧,黄丽芬的助人为乐。前有智者先贤的字字珠玑,后有博爱之人的身体力行,以古为镜,知行合一的好人为整个社会做出了良好的表率。
而山东省实行的光盘行动,虽然在全省获得了积极的响应,但仔细观察之下又不免会发现仍然有些人意识薄弱,看着粮食被浪费不为所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也许你浪费的只是半条鱼,一只虾,但积少成多,后果又会如何呢?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就是小公主、小王子,面对无法平均分配的时候,又是否会把自己的那一份礼让给他人呢?在团聚就餐时,是否会让长辈先入座,等长辈吃过再动筷呢?这是值得每位青少年深刻思考与反省的啊。
赛场上的选手不论输赢都始终保持快乐的笑容。对于他们来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失败并不可惜,成长与收获最重要。正如谚语所说:“失败得教训,成功获经验。”失败为我们积累下了一份又一份的经验,铺垫了通向成功的捷径,是必须珍惜的良师益友。
而生活中的我们,无一例外的得失心重。我们看重成败,往往因为输掉一点点伤心一整天而忽略了自己所收获所学到的,经常为自己诸多的小差错找借口,却忘了孔子所说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山东这孔孟之乡,自幼学习先贤经典的我们更应该知晓这其中的道理,“不怨天,不尤人。”要想获得成功,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开始,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成功啊。
我们要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不做“啃老族”,“手机控”而是努力成为“光盘族”,“学文控”,以古为镜,行知合一,用经典充实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