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山市的作文

【篇一:乡情】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我没有家,自然而然,家乡也就渐渐的远离了我的视野。

家乡,一个多么美丽,多么深情的词呀。以前,我总是从文字中读到别人的家乡:山是高峻的,水是浩淼的;乡情总是质朴而又温暖的;乡俗总是神秘而又有趣的。后来,我才意识到,虽然我没有家人的陪伴,但有生我养我的家乡。

说到我的家乡,我出生的地方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你瞧,不远处就堆着几处荒山,她们老是一副木然的神情,山脚下倒是有一片湖水,你总是水波不兴,丝毫不见活泼的模样。她们没有引人入胜的乡俗,更没有曲折离奇的乡间故事,她不过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我一直没有想过将它和家乡这个美好的词语联系在一起过。

所以,但凡以前要写关于家乡的作文,我就十分头疼。

直到那一天,我在书上看见蒲松龄写的《山市》,从书中,我领略到《山市》的奇妙之后,我走出家门,望着那座山,竟然和书上分毫不差,如此美丽的景象,为什么我以前却没发现。

很久很久以前,那里就有几座高耸入云的楼房在它上面突兀而起,几盏忽明忽暗的灯光在他的上空如星点般黯然飘渺,然后这一切又消失的无影无踪。现在看她时,我并不觉得木然了,相反,枯木残枝愈见她的沧桑;荒草迷离,更平添了她的生命;散落在山顶草尖的石兽残躯,仿佛正诉说着她曾经奇特的历史。

从此,我开始细细打量自己的家乡,开始试着寻找它独有的魅力。于是,山下的湖水渐渐的变得生动。春天,她平静的倒映着蓝天,倒映着白云,倒映着绿树,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夏天,她活泼的荡漾起粼粼的波纹,轻轻的波浪显得有些调皮;到了秋天,水中那些安静的虾、鱼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来游去;冬天来临,它早早的结成了冰,再盖上厚厚的雪,白茫茫的一片,一望无际。

于是,那些曾让我觉得土里土气的乡俗也变得引人入胜了,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的小孩都会出去讨糖吃,我曾以为这很土,现在看来,那时的小孩,个个脸上挂起的笑容,不知怎的,心里也有种高兴的感觉,于是每一张脸庞变得十分亲切,于是每一句方言都变得有情有韵,耐人寻味。

我爱我的家乡,我身体里流淌着你的血液,不管你多么普通,都会成为我美好记忆的源泉。

【篇二:乡间美景】

阳光琐碎,扑个满怀,脸上似乎还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真美。——题记

寒风乍起,似乎世界都变得冷清凉风毫不客气的窜入衣服里,好冷,不由的想到了家乡的温暖,那还是小时的记忆呢!

家乡是一个著名的“山市”,周围这些连绵不绝的山谷将家乡满满的包围起来,好像与世隔绝。我被这山深深的吸引住了,远远望去,山体流畅的线条映入眼帘,那优美的体型真如仙子一般婀娜,忽上忽下,有一种身临海边的感觉,海鸥在尽情鸣叫,浪花也一浪接一浪的拍来,击打在沙滩上,而我此时在沙滩上晒着日光浴,望着净蓝色的天空,心里无比舒畅。忽的被一阵风吹醒,又继续陶醉在山的美妙中。天空偶掠过几只不知名的鸟,只觉为这番美景增添了些许情调。山体上栽着些树,可干秃秃的它们让我心底忽涌出凄凉之情。我家乡的山,坚强的挺立在那里。

视线从山上向下转移,停留在了一棵已落光了叶子的白杨上,干裂的树皮,毫无生气的枯黄,与夏日的它形成鲜明对比。那时,绿叶爬满了它的枝头,而鸟儿也常常光顾于此,树干因雨水的滋润而显的健壮无比,裂纹在此刻好像都已模糊不清了,只是感觉面前这棵树的高大。阳光透过嫩叶照射下来,在巨大的树荫下布上了点点光斑,我呢,总爱与几个要好的伙伴一起在树荫下游戏。蝉鸣,嬉笑,追逐声混为一体,竟觉得依旧动听。那时夏日,白杨树下是我最好的游乐场,而这一棵白杨树也在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中渐渐长大。

再近,更近些,便到了脚下这条土路上。这条路,我走了五年,原本松弛的土壤已被踏的很结实了,但凹凸不平,走起来总有一种跳跃的感觉。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总是会拉上小伙伴们来这里玩泥巴。用水把干燥的土浸湿,再用手稍稍揉一下,便可以玩了。我们女孩子总喜欢加一些花草进去,做各种料理,而调皮的男生呢总是把泥巴包成一个个小泥球用来“打仗”,记得当时几个小朋友在这里玩得特别开心,而路过的行人们总是躲着走,“平安”经过后又回头微笑,大概是笑我们的天真可爱吧!那时,泥巴战也是我家乡的一处独特的景。

时过十载,家乡可能早已变了样,而那份感动却依旧存我心,因为那时的快乐,因为那时的无忧,因此,感动。

热门推荐
1感恩母亲演讲稿
2那件令我懊悔的事
3我喜欢的小动物
4原来你们很疼我
5森林运动会
6关于的作文
7复兴中华从我做起
8我家的三条虫
9友情
10当了一回小保姆
11记一次辩论赛
12这样的人让我感动
13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14美丽的草原天路
15不争
16我是小书虫
17给自己一点掌声
18课本剧观后感
19我的心爱之物作文上册
20今天我当家
21小草赞
22如果有一天
23有趣的游戏
24这样的人让我尊敬
25我学会了炒蛋
26分享带来“财富”人生
27新学期的作文
28一二三木头人
29我是一棵桂花树
30机械零件,后果谁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