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醒木的作文

【篇一:扩写《口技》】

话说清朝年间有一户人家宴请宾客,故事从这儿开始了。

北京城里有一个很会表演口技的人,他技术很高超,在圈里也是数得上、排得上的人物。一天他的朋友在家里大摆宴席请客,就请他去表演助兴,这艺人想想是朋友关系,就爽快的答应了。

朋友按照他说的,在客厅的东北角放置了一个八尺宽的屏风,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口技表演者就坐在屏风中。客人们都围坐在屏障的四周,过了一会就只听到屏障中醒木拍了一下,大家都知道表演要开始,全场马上鸦雀无声。

远远的听见深巷中传来一阵一阵的狗叫声,这烦人的狗叫声惊醒了一位妇人。妇人被惊醒起来打了个呵欠,伸了个懒腰起来了,她的丈夫喃喃地说着梦话。不久,他的小儿子也醒了,大概是被狗叫声或父亲的梦话吵醒的,他一醒来就大声啼哭。这小孩的肺活量还挺大,声音似铜铃般洪亮,丈夫也被小儿子吵醒了。妻子就一边抚摸安慰着小儿子,一边给她喂奶,小儿子一边含着乳头吃奶,一边啼啼地哭个不停。妇人一边拍着孩子,一边轻声哼歌哄她睡觉。小儿子还没进入梦乡,大儿子也醒了,他一醒来,就唠唠叨叨、啰啰嗦嗦的说个不停,丈夫忍不住呵斥了他。正当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口中哼着歌的声音,小儿子含乳头边吃奶边啼哭的声音,大儿子刚醒来的唠叨声,丈夫训斥大儿子的声音,都同时发出。这些声音都被表演者模拟得十分精妙逼真,以至全场的人听了都伸长了脖子,偏着头看,面带微笑,心里却在暗暗的赞叹着艺人高超的表演水平。

不多会儿,丈夫又上床睡觉了,一会儿便响起了一阵一阵雷响似的鼾声。妇人拍着小儿子的声音也拍一阵停一阵,愈拍愈少了,再一会儿妇人拍小儿子的声音停止,小儿子也睡着了。这时只微微的听见有老鼠作作索索活动的声音,盆碗器具被他们搞得叮当响,有的还翻倒倾斜在地上。妇人在梦中大声咳嗽起来,老鼠的声音便少了些。听到这里,客人们都稍微放松了些心情,把身子稍稍坐正了一些。继续听着这精彩的表演。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喊着“起火了”。丈夫听了起来大叫,妇人听了也大叫,两个孩子惊醒了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便有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大哭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大叫起来,中间杂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的爆裂声,呼呼吹过的风声,上千种声音一起响了起来。中间又夹杂着成百上千的求救声,救火的众人们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还有在人中抢夺物品的声。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人有一百只手,手有一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一个人有一百个口,口中有一百个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处声音。于是这些听得入了神、进了境的人们个个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生怕烧着自己的房子,丢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之中有的卷起袖子,一副想救火的样子,有的吓得两条大腿直打哆嗦,几乎想逃跑了。

突然醒木一拍全部声音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朋友撤掉屏障,大家一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目罢了,他们相视一笑,那些吓得要逃跑的人也恢复了原状,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篇二:醒木拍下的那一刻】

“扇一把抡枪刺棒,周庄王指点于侠,三臣五亮各一家,万朵桃花一生树下!啪……”醒木一拍,好戏便开场,说书人也从此开始讲起,醒木拍下的那一刻,我已沉浸其中。

去年暑假,我爷爷对我说:“孙子,一天呆在家中会闷出事的,我带你去磁器口看看戏听听说书吧。”我虽极不情愿,可还是放下了手中的游戏机,走出了家门。

一到那里,只听见台上正上演的是京剧名剧——《霸王别姬》,虽说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但我还是更喜欢流行音乐,于是我在爷爷旁不断的说:“这京剧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我的游戏机呢!”但爷爷毫不在意,还不时小哼几句,我没办法,只可继续看了。

20分钟后,京剧演完了,我转身想走,但爷爷拉住我说:“还有一段说书呢!听完再走吧。”我还是坐了下来,但我嘴里还是小声说了一句:“切!说书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游戏机呢!”

大幕拉开,只见一人坐在椅上,不紧不慢的说:“扇一把抡枪刺棒,周庄王指点于侠,三臣五亮各一家,万朵桃花一生树下!啪……”一块醒木狠狠的拍在桌上,而我的心也被此景吸引住了。

只见说书人打开折扇,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他的语速时快时慢,讲打斗场面时,就用一张嘴让我们“看见”这一场战争;讲一人已九死一生,奄奄一息时,又不紧不慢地打开折扇,说:“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再拿出一颗话梅,嚼入口中,待观众安静后,才说:“上回我们说到,此人已奄奄一息,却…………”他的一举一动,颇有儒者风范,他只单凭一只嘴,却让我沉迷于其中。

黄昏时,爷爷问我说:“如何,还想不想回家打游戏啊”我略微尴尬地摇头,他又继续说:“这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是经历了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传承啊!老祖宗的技艺可不能忘啊!”

是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可是经历了几百或几千年岁月的冲刷,不断传承下来的,但如今,有更多人沉迷于网络之中无法自拔,这些技艺也逐渐失传。现在的人没心思学,不可下功夫去学,也是对传统的一大遗憾。醒木一拍,当年风光早已不在。

醒木一拍,岁月依旧在;醒木一拍,好戏仍旧连台;醒木一拍,春光是否还在。

【篇三:老街牵动我的情思】

阳光花儿似的绽在青黑的石板路上,青砖缝隙里青苔藏匿着自己瘦小的身影。嘴角的笑意凝住了,让我魂牵梦绕的老街,空了。

从前,外婆家就住在这老街里。

老街的巷子织成了一张密密的网,小时候总迷路,外婆就笑着一戳我的额头:“傻丫头,这有什么难的,老街的第一个巷口,左转,第三间。”

外婆喜爱搬一个小凳子坐在门口晒太阳,边晒太阳边织毛衣,眼角的皱纹都被阳光填满,太阳花儿似的绽开着,和老街里的邻居有一搭没一搭地拉家常。我扒着门偷听一会儿,着实无聊,便去逗邻居家的猫。

这么说起来,老街简直是猫们的天堂,它们经常一起“躲猫猫”,一起“飞岩走壁”,一起偷哪家晾在巷子里的鱼干。惟独隔壁那只是朵奇葩。一身干净雪白的毛,油亮油亮的,不是懒洋洋地躺在屋顶上晒太阳,就是一个劲儿地捉自己的尾巴。此外,这只又肥又懒的白猫还有个相当“别致”的名字——刘二。

托刘二的福,隔壁家也成了老街孩子们的“驻地”。

外婆的邻居是个说书人,准确地说就是祖上说书。没错他就是刘二的主人——刘大,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只是老街里的人都这么叫他。有趣的是,他的长相与刘二极为相似——都是又白又胖的。他整个儿人就像只大白猫儿,笑得憨憨的,眼神很有劲儿,嗓门儿也很大,有时候说书情到深处,一嗓子吼下去,惊飞一树的麻雀,听说他曾把砚台当醒木,一激动给拍飞了,成了很长一段时间街坊邻居们茶余饭后的笑谈,难怪再也没见他用过醒木,只是一个劲儿吼。

有时隔着墙,便能听到他中气十足的声音,风似的从墙缝里簌簌灌入:“且说,那刘备……”孩子懂什么?多半是图好玩儿,他深情并茂的演出并不被领情,他也不顾,只要人听就够了,我呆在隔壁,偶尔听到一句很响的“说时迟,那时快!关云长……”就能脑补出他眼睛冒光激动得全身发抖的场景。阳光撞在地上,溅出细碎的光,落在人眼里、心里,仿佛能够亲耳听到阳光轻柔的呼吸。那说书人的声音洪亮、绵亘,久久不散。他家的猫儿盘在门口,翻了个身,露出毛茸茸的肚皮,发出轻微的鼾声,做着它满天飞小鱼干的美梦。

后来老街的人们陆续搬出了老街,外婆也住进了高楼,响亮的说书声也成了再找寻不到的回忆,听到的是汽车愤怒的咆哮。老街成了空城,连猫儿也不光顾了。

现在是人去街空,人走茶凉。

老街的墙壁上残留着阳光的余温和时光沉淀过后的气息,忽然想到《城南旧事》里的一句话——请不要为了那页已消逝的时光而惆怅,如果这就是成长,那就让我们安之若素。

老街在,阳光在,梦在,回忆就在。

梦里的老街还是从前那副模样,阳光把老街晒得暖暖的,外婆眯起眼织毛衣,白猫在打盹,说书人依旧慷慨激昂。老街,如一首远去的恋歌,暖暖的,牵动着我的情思。

【篇四:口技扩写】

话说清朝年间有一户人家宴请宾客,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这户人家请了一位民间数一数二的口技表演者,而林嗣环——林官人正巧经过,因为好奇进去看了看。林官人看到大厅的东北角有一个屏风,屏风所在的地方雕刻得非常精美,好似大皇宫般的迷人,而厅室里各种的乐器和各种装饰物可比这“大皇宫”有感觉多了!

不多说,林官人走进屏风,往里一看,不免有些失望。相比外面的摆设里面显得有些“寒酸”:只有一套桌椅、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我倒要看看这个人到底有多厉害!林官人心中暗想着,然后轻轻退出屏风,略带怀疑地走回座位上。忽然屏风后传来一声巨响,把林官人拉回现实,口技表演正式开始了!

远远听见巷子里传来狗叫声,把一位在做着美梦的妇人吵醒了。妇人睁开朦胧的睡眼,隐约看见外面月亮圆圆的,房外面一切事物好像停止了一样的安静。妇人翻了身子准备再次睡美容觉时,她的儿子突然醒了,因为害怕而哇哇大哭。妇人的丈夫也跟着醒了,妇人立刻将儿子轻轻抱起,用手抚摸着儿子,一脸宠溺地给他喂着奶,嘴里哼着民谣。可能儿子因为在母亲身上硌着不舒服,依然声嘶力竭地哭着,这下把大儿子也给吵醒了,哥哥起来抱怨着弟弟。这个时候,妇人拍儿子声、哼唱声、小儿子的哭声、大儿子刚醒的声音、丈夫训斥大儿子的声音,同时发出,非常奇妙。林官人在座位上完全傻眼了,他甚至一度怀疑屏风后有很多人,可是依稀能看见屏风里只有一个人影,这让林官人很是惊叹,全场听众都伸长了脖子,恨不得能飞身穿过屏风进去一看究竟。他们心中的想法和林官人一样,佩服却不解。

没过多久,丈夫的打鼾声响起来了,很快进入了梦乡。妇人拍儿子的声音也渐渐停止,周围一片安静。隐约能听见老鼠的“吱吱”声和盆器被老鼠打翻的声音。妇人把儿子放回去,躺下微笑入睡。听到这儿,林官人的心情略微放松了些,喝了一口杯中的酒,坐直了身子,继续听。

忽然,有人大喊“起火啦!”,丈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也跟着大喊。妇人更是抱着儿子,子弹一样地跑出去,边跑边大喊。两个孩子被这突然的状况吓得大哭。一会儿,大火蔓延了一排房子,火势如猛虎,怎么也压不下来!成百上千的大人急得大喊,成百上千的孩子吓得哭声不止,成百上千的狗龇牙咧嘴冲着火大叫,又夹着成百上千的求救声。人们一直想办法救火,可奈何风威火猛,泼水成烟,那火舌吐出一丈多远,舔着什么东西马上就着,烤着人难以忍耐,谁敢靠前?中间夹着屋瓦激烈爆炸声,各种东西急雨冰雹地满天飞,顷刻间砸伤数十人。人们只好拉倒房子以防火势蔓延。即使人有百个手,手有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一种声音;即使人有一百张嘴,每张嘴里有百条舌头,也说不出其中一种声音。于是,听得入迷的宾客,完全信以为真,以为真地起大火了,个个像打仗一样地撸起袖子准备逃跑。可正当他们想走时,屏风后“啪”一声,什么声音都没了。

林官人放下从开场到现在一直握在手中的酒杯,满带惊喜和叹服默默地转身离开,因为他知道屏风后只有一人,一套桌椅、一块醒木罢了,只留下满脸惊恐的宾客们还在议论纷纷,更多的还是赞叹不已。

热门推荐
1打开一扇走向勇气的门
2星空的眼泪
3小学生观察日记
4我爱我家
5拨动心弦
6暖色的乡音
7感谢您
8爱在冬季
9我为自己点个赞
10秋天的风
11你好2019
12生活的碎片化
13追寻大师的足迹
14写一件事的作文
15春夏秋冬的对话
16观察日记
17一次特别的作业
18制度的“牢笼”
19埋下进取的种子
20我的新同桌真勤奋
21乡村之夜
22秋天中的节日
23鼓励,给了我力量
24爆米花的味道
25我的爸爸
26假如我是老师
27接力赛
28年的作文
29有一种记忆叫温暖
30奶奶,我想对您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