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下孝的作文

【篇一:孝靠行动来实现】

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说起孝,会让我想起许多尊老敬老的美德故事,如“恣蚊饱血、卧冰求鲤……”虽然这些故事很感人,但它并没有能触动我的心灵深处。直到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让我明白了孝,就在我们身边,孝要靠行动来实现。

那一晚,我眼前有了一幅幅孝的景象:一个乖巧的女孩在蚊子到处肆虐的夏夜,和她右手有残疾的妈妈一起叫卖着烧烤;我看见,在医院与家之间来回奔波,不知疲倦的推着病重的妈妈,但脸上总挂着微笑的男孩;我还看见用一架简陋的铁板车,推着高位截瘫的父亲千里寻医的小姑娘;还有那个在母亲最脆弱的时候,献出自己的骨髓,让妈妈远离死亡的帅气男孩……

同样是少年,同样身为儿女,看了他们的事例后,我的心灵深处就像平静的湖面瞬间被投下了巨石,激起了千层水花,久久难以平息。它引起了我无尽的思考,我们生活的环境比他们优越,也没有身处他们那样的逆境,父母的身体也很健康,我们应该怎样实现我们的孝呢?在父母工作了一天后,我们为他们盛上一杯热茶,滋润他们干渴的喉咙;为他们端上一盆温热的洗脚水,洗除他们一天的疲倦;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来减轻他们的负担。我们更应该努力认真的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我想,这些与让父母住豪宅、吃一顿山珍海味的大餐在孝的天平上是等量的。

我觉得,每一个赤诚忠厚的人,都应该许下孝的宏愿。我也相信,每一个许下孝的心愿的人,都会用行动来实现“孝”这个字。

【篇二:明天春暖花开】

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爱比山高,比海深。莫泊桑曾经说过:“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间爱着我们的父母。”这份爱,即为孝。

孝,不是一份佳肴,不是一处豪宅,也许,只是一声问候,一个眼神,一份满足。

两千年前,孔子曾写出一部被誉为“使人高尚和圣洁”“传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经》。《二十四孝图》记载,子路因家贫经常吃糠咽菜,为亲负米百里之外。老人去世以后,他南游于楚,积粟万钟,列鼎而食,却慨叹,想回到为亲负米的岁月却不可得了。

也许,今天的我们,都曾在心底许下孝的心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总会功成名就,衣锦还乡。那时尽可从容尽孝。然而,生命本有不堪一击的脆弱,意外总是不期而遇。人生的短暂,会使有些恩情永远无法报答,有些遗憾永远无法弥补。

孟郊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苏辙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老舍说,失去了孝,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香,却失去了根。人生的沿途,虽然会有很多站,却很难有人可以陪着你走完。原本以为那是一条很漫长的路,可是,不经意间,你就成了孤身一人。那些你以为可以一直陪你度过光阴的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出了你的生命。

在传统的汉族人看来,人的生命是在子孙身上得以延续的。后代对祖先的祭祀,可以让灵魂安息,血脉相承。所以,自古以来,孝道便被百般提倡。

三皇五帝之一舜,以德报怨,感天动地。相传他的父亲、继母、同胞弟弟,多次加害于他,舜修谷仓时,他们纵火;舜掘井时,他们填土。舜顺利脱险后,对父母恭敬,对弟弟照顾。登上天子之位后,仍不忘对父亲尽孝道。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在位二十四年,兴礼仪,重德治,使西汉人丁兴旺,迅猛发展,从而成就了“文景之治”。

我不是诗人,不能把孝写成一篇不朽的诗歌;我也不是一个画家,不能绘制孝的美丽画卷;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写手,只能用我贫瘠的文字来叙述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当“常回家看看”被正式注入《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时,当亲情需要用法律条款来监督和维持时,我们的心头会有几丝寒意?

热门推荐
1远方
2为辛勤的园丁点赞
3生命生命
4遇见屈原
5父亲的背影
6家人的爱
7绿色常驻
8滕头一日游
9我喜欢夏天
10小河的声音
11笑着醒来
12点点滴滴都是爱
13与书为友
14狂风暴雨中的小草
15因为你,我不再孤单
16音乐课上的启示
17画鼻子
18向阳花开
19爱国从我做起
20我爱家乡的小溪
21目送
22记我身边的好老师
23初学葫芦丝
24古怪幽默的音乐课
25写对话童话的作文
26走过那个拐角
27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坚强
28后悔的痛
29好玩的日照
30生如夏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