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敲打心灵的密码】
从小到大,我好雨,喜欢在雨中漫步,喜欢透窗看雨,喜欢卧床听雨,更喜欢雨天时在屋内读书晓理品人生。
今天,又是一个雨天。妈妈擦得一尘不染的书桌上,摊着一本谈家桢著作的《生命的密码》。
这本书里的每一件事例,都是作者谈家桢亲身经历的,我看了以后颇有感触,也思绪万千。深刻记得,文中有一件令我记忆犹新的事例——《母爱》。作者的母亲杨梅英怀过12胎,其中六胎在出生不久就夭折了,作者是剩下六个孩子中排名第三的孩子,在作者12岁的时候,随哥哥去离家十多里路的宁波斐迪中学读书。那段日子里,即便是在周末,家人也很少团聚。有一次回家时,母亲就做了很多饭菜,来慰问他们这两个学子,度过了一个充满天伦之乐的夜晚。
一家人其乐融融,也十足地体现了母爱何处不在——
记得有一次,但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妈妈要出一趟门,我却死活不肯让它独自一个人离家,硬拉着妈妈。但聪明的妈妈只是用了一点点“调虎离山”之计,就把我给甩开了,我却不甘心,就哇哇大哭起来,可根本就没人能听得见。夜很静,只有星星眨巴着眼睛,空荡荡的房子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了,我依旧哭闹着。后来,我累了,就停止了,但心里依旧不是滋味。我打算去寻找妈妈了,外面的声音很重,像是下雨了,我有点不敢轻举妄动。过了一会儿,我鼓足了勇气,披上了一件外衣,出门了,我躲在一个亭子旁,四处张望着有没有妈妈的身影。弱小的我,禁不住风吹雨打,就自觉地趴在椅子上睡着了……雨依旧下着,待我睁开眼时,眼前的一番景象尽收在了我的眼中。我觉得肚子上有什么东西压着,抬头一看,原来是我慈祥的妈妈呀!我坐了起来,一眼望去,床边放着许多药盒,我的头上还敷了一块冷毛巾。看着情景,貌似我发烧了,可伸手去摸头时,不烫,又看看身边的妈妈,她倒是憔悴了不少,隐隐的细纹今天是那么清晰,一定是为我操劳太多了。看着这一切,我“醉”了,“醉”在了浓浓的母爱之中……
记得那一场雨不大,但那一场雨的每一根雨丝,如小芽都植入了我的心田。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逢下雨,我就懒懒地趴在窗边候雨,同时也在等待着母爱的归来……
滴答——滴答——敲击在心底的,那是一段音符,一支小曲,更是一道生命的密码……
【篇二:候雨】
不知怎么的,我喜欢上了下雨。雨,带给我了许多美好的东西;也是雨,让我有了丝丝期待。
今天又是一个雨天,我独自一人撑着伞,漫步在烟雨蒙蒙的大街上,长长的大街上几乎没有人,只听见那雨珠滴落在雨伞上,跳落在马路上的声音,好似一只只小青蛙在雨伞上玩儿滑滑梯。
逛了好久,不经意间就到了中午,我慢悠悠地迈进了一家面馆,吃着热气腾腾的一碗面,看着模模糊糊的一窗景。这时,“嗨!是你呀!”耳边响起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扭过头一看,早已不熟悉的面孔。
她是谁,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我苦思冥想了许久,努力翻寻着脑子里被压箱底的记忆,猛然间,“倒带机”卡带在了一个画面——那恰好也是一个雨天,雨“噼里啪啦”地下个没完没了,这个大姐姐就是在那天认识的。记忆中,她是第一个和我搭讪的陌生人,我和她一见如故,瞬间就聊得热火朝天。她说她是一个大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她想当一个演员……
只不过,今天的重逢,恍然间已经隔了几十个下雨天,她现在虽然不是她理想中的演员,可她却做了一个电视主持人……我们又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雨天,她还说:“离下一次下雨天我们再相见的日子并不遥远。”
就这样,我又开始了漫漫无边的等待。
这一等,又是好久;这一等,又相隔了几十个雨天;这一等,又让我开始候雨;这一等,我想相信它不会太久,也不会太遥远。
雨一直下,我多希望它快点儿下,快点儿下,不要停下我追赶雨天的脚步。我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雨一直下个不停。
我只是想默默地等待,等待一个又一个雨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