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顺时的作文

【篇一:留一点清醒给自己】

人的一生,无非是一个苦乐交织、悲喜交加的过程。好像夜中行路,时而前面一片阴霾,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迷惑和无知;时而有一束光泽照耀在前方,指引你方向,让你畅行无阻;时而一个汹涌澎湃的巨浪挡在你的面前,气冲斗牛,要把这天地都吞了似的,让你感到了恐惧,仿佛面对生死的无奈、悲痛;时而前方一片大好场景,弹琴鼓瑟地迎接着你,让你感到了舒心与惬意……这都是我们人生中所要面对的,有许多无形的东西在等着你。

当你的前方显露出美好景象或取得小小的成功时,你不要因此趾高气扬,认为自己是天地中最伟大的,或者是认为自己学习、工作的路程从此可以止步,安于现状,要知道自己的成功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根本不需要为此迷失自我。陈胜、吴广起义是古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陈胜最初为此做准备时,思虑周全,并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以此来倡导农民参加起义,恢弘志士之气。起义初,确实取得了让人不可小觑的成绩,似乎声势浩大,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灭掉秦国。可就在此时,他迷失了自我,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忘记了自己的出身,并杀了从前和他一起被雇佣耕地的人,导致人心离散,起义最终失败。因此我们不管在任何时候收到他人的赞扬时,应该留一点清醒给自己。

而当我们前途渺茫,或者任何事都不顺时,千万不要气馁,认为自己全盘皆输,而要深刻清楚地认识自己,从一次次失败中吸取教训,用一颗平静的心来面对,这样我想人生很多如意、不如意的事都能够坦然面对,没有什么可提心吊胆,所以,我们更应该在诸事不顺时要从容,镇定,留一点清醒给自己。

所谓“胜不骄,败不馁”,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人生在世,若总是如当局者那样迷茫是不行的,若能留一点清醒给自己,可能就少了一些傲慢与骄矜,多了一些谦虚,少了一些浮躁。

我们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在自己心中有一个标准,以此来检测自己心中的平静,是否有一丝觉醒。

【篇二:明者应时而为】

西汉《盐铁论》有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尘世巨网一张,凡人亿万不过网上浮尘,随网起伏。微尘纵然预见了网的起伏,在时代大潮中依然是事不由己,与其逆流而去,徒做无用之功,不如顺流而去,知其何为而为之。

被评价为“知其不可为而为者”的孔子是个理想的悲观主义者,他已经认清了时代,是一颗努力对抗巨网裹挟的浮尘,他所怀抱的梦想违背了时代便注定了他的失败,最后他也被裹挟而去。而唱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表示要曳尾涂中,追求逍遥的庄子也在消极的对抗着这个时代,因为不认同而逃避。这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悲哀,他们把才华和理想都融进了著作中。违背时代的理想注定被挫伤,身为浮尘,拥有再多飞跃的时刻,也永远逃离不了落回尘网的命运。追求着“注定不可能”的人生就像开口朝下的抛物线,在某个自以为接近理想的最高点后,无限坠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固然可敬,“逍遥出世”固然可羡,但这从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对自我才华的浪费。

知其何为而为之,是另一种智慧和勇气,毕竟在一个时代中,看到那个必然趋势是不易的,它的方向性要求人们必须具有一种超前的洞察力和清醒的认识,而之后要对抗的困难不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要少,革新的路上永远充斥着顽固的障碍。顺时而为,不是对于时代下的种种无所作为,而是尽己所能去修正它的缺陷,但不包括去抵抗历史的主流带来的牺牲,因为有些牺牲是历史所必需的,在一定的时候自己也可以成为牺牲的一部分,只要结果是向前。顺时而为,不将力量浪费在无结果的对抗上,才能将个人的力量最大化,这才是最积极的入世态度。一如商鞅变法,身殒法在,国富民强,非攻,仁德不可能阻止战争,阻拦统一的趋势,以战制战,加速统一的到来也可以是争取和平的最佳方式。不去迷信黄金年代在身后,而在尽力开创的未来里。时代永远在风云变幻,十余年可以让翻译《天演论》的严复成为世人眼中的老烟枪、旧时代的遗物,让发起公车上书的康有为沦落为人人喊打的保皇党、政治投机客,不能跟上时代的人只会被清退出历史的舞台。想要永远知其何为而为之将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但拥有勇气的智者不会退缩,一个崭新的世界会在路的尽头延展开来。

《盐铁论》的背景是西汉盐铁酒类官营即将实施之时,一群儒生对抗了政府的意志为小工商业者争回了酒类售卖权,而之后我们为了打破完全的计划经济而一次又一次地辩论,知其何为而为之在不同的时代和空间被不同的人坚持着,才有了当下。

【篇三:读《乱说学记》抓住“当其可”之时】

认识了非常国学,才知道有《学记》,进入了功夫作文中级班,才开始读《学记》。在非常老师的“乱说《学记》”的引领下,一学,则欲罢不能了。且不说这两千多年前祖先的大智大慧,也不说这一千五百字的浓缩精华,单单是这“当其可”三个字就够我们回味思量许久的了!

“当其可”出自《学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当其可”就是正当其时。非常老师引导我们理解为三层意思,一是抓住机遇、抓住机会,我理解为“及时”;二是适当的地点、适当的场合、对适当的人讲适当的话,我理解为“适时”;三是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理解能力去做,我理解为“顺时”。

掩书而思,如今,孩子已步入六年级,已错过了许多启蒙和诱导中的“及时”、“适时”和“顺时”,遗憾认识非常老师太晚、认识非常国学太晚,也悔恨因为自己的无知与教条,在孩子成长花开的道路上,更多成为一个迟钝、愚笨、木讷的妈妈。

记得孩子刚上小学,我和孩子爸爸借口工作忙而常忽视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写字的坐态、握笔的姿势都出了问题,三年级就早早地戴上小眼镜。当发现时,已是乾坤难以扭转,现在只能通过端正坐姿、少看电视、乒乓球训练等来缓解视力的加剧。也记得时常为一句话、一个动作和孩子发生争执,放不下家长的尊严和架子,容不下孩子的错误和随性,常常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把自己当成教母、当成判官,最终导致我和孩子的抓狂,却不愿低下身来给孩子擦干眼泪、给他一个拥抱,教会他慢慢成长。

非常老师的“乱说”更多地让我警醒,一个母亲(或是父亲)如何以理性、温暖的姿态,在家庭教育中的经营和影响。对教育的关心,没有必要声嘶力竭地呼吁社会和学校改变什么、也不用过多奇希望于学校和老师帮我们做些什么,只要在绵长的生活互动中,通过我们自身的学习,以及老师教会我们的“及时”、“适时”和“顺时”,孩子自然会在实践中学到最有价值的能力。

感谢非常老师,感谢“功夫作文”这个大家庭,无私地奉献了如此多的好食材,如一锅汤,慢慢升火、愈煮愈浓。充满着家的味道,也充满着互相信赖的情感。

热门推荐
1我心目中的英雄
2家乡的四季
3学会面对作文
4我的老师
5温暖的旅程800作文
6萌发在黑夜
7有一种回忆叫年味
8夏天,你好作文
9不会变的是亲情
10我家的大乌龟
11墙缝中的生命
12冬日里的美
13小溪流向大海
14奶奶的爱
15种树
16过富春江
17故事新编小学作文
18一堂生动的课
19跳蚤市场
20一道不可或缺的阳光
21树上的气球
22必然与偶然的争论
23琐忆
24续写雷锋日记
25不会叫的狗续写故事结局
26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27奇妙的想象作文
28为悟空点赞
29有“福”的富翁
30激动人心的运动会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