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风般的作文

【篇一:生如风】

我本风雅。

——题记

风吹落花瓣是一段旅程的结束,而风传播花粉却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既能够完美的结束过去,又能够积极地开创未来,我的未来,是不是也是如风般到来?

何为风?气流为风,中华古今文人墨客都很崇拜风,通常以风为喻,借风抒怀。

李白的风,是自信潇洒的文人之风;荆轲的风,是慷慨悲凉的壮士之风;陶渊明的风,是看淡世事的隐士之风;嬴政的风,是野心勃勃的帝王之风。

作为流动的大气,风和人的情感一样,无休无止,他时而轻柔,时而刚硬。自然,家人也希望我能如风一般,拥有它的那般神秘与气魄。

很小很小的时候,家里的管教特别严,小时候不懂事,一直愤愤不平。出门,回家要和家里人一一道别问候;吃饭时不准挑三拣四,更不能剩饭;坐有坐姿,睡有睡相,站立行走要抬头挺胸;他人说话不能插嘴,不能出言不逊……这么多的规矩,悉数加在我身上,如枷锁一般,对于一个淘气爱玩的小孩子,其实是相当痛苦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这些条条框框赐予我的,是一种修养与素质,而这种修养之风,让我在不知不觉中赢得了很多尊重好评,博得了更多人的接受,而朋友对我的评价也正是这两个字——如风。“你有时候真让人觉得是一股多变的风。”朋友笑着说。当然也只是笑谈。

风带给人的是自由自在,看淡一切,坚持自信,是人格的精神,思想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象征。而生如风的人,必然---我敢说必然,是一个伟大的人。

湖北恩施的摆渡人万其珍,祖上承诺子孙要在渡口义务给来往的行人摆渡,这样一个承诺,一守就是130多年。今已四代传承,不论风雨,为乡民摆渡过河是他们的头等义务,万其珍说:干就干好一点,对老百姓好一点。他撑不动了,还有儿子,儿子撑不动了,还有孙子,要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承诺,一代代地讲给万家的子子孙孙听,让他们不管做什么,都要信义为先。他们是平凡人,家庭并不富裕,明明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却毅然坚守在渡口,风雨无阻。万其珍就是风,一股中华民族传统信义之风,吹起船帆,带船划水前行,他们的精神在百年摆渡中世代相传,被风吹得更远更广。

已是初中生的我,愈发明白了家人的良苦用心,也愈发感激他们。他们用严厉的教育告诉我,要做一个秉承中华传统的人,做一个洒脱如风的人。我何尝不希望像这样的人再多些,再多些,训导出优秀的下一代。让本就风雅高贵的中华之风,代代相传下去。

浮沉莫叹,聚散在风。在中华大地上以上纵横驰骋了五千年的风,早已看遍世事。容纳万千英魂,吹动着历史的书页翻入新篇章——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

我的未来,如风般精彩。

【篇二:秋语】

秋天从九月份的一场雨便开始了。时光不复夏容,缺少了蝉鸣,少了鸟语花香,少了份炎热,多了份寂静,多了份安详。

秋徐徐地述说它的故事。

秋也在述说落日,落日的余晖是无比的美丽的。它不像夏天般耀眼,也没有夏日的太阳单调。自六点而落,天边,落日将半边天染红了,一旁的朝霞在落日的照耀下更显其魅力,它的红的让你感觉到不真实,感觉如痴如醉。它在伴随着时间而消失,从西边向下落,渐渐地,半边身子隐匿在高楼之下,又过了一会,渐渐消失在我的目光所至,完全的消失在了楼房之后。

秋在述说风。风也有记忆,他带走了叶子,带走了夏天的炎热,使行人不得不换上保暖的衣物。秋风不像春天的风般柔美,不像夏天的风般燥热,不似冬天的风般寒冷,秋风是苍凉悲壮的,它卷走了一切夏天的记忆,让整个世界变得不再生机盎然,变得不再生动活泼。

秋在述说着雨。秋雨是独特的,寂静而又祥和,不会有过多的暴躁,更像是一个老人在述说着他的故事,淡淡的意蕴令人沉迷,秋雨在用它的语言描述着秋天,秋的故事是那纷然飘落的叶子,叶子们随着雨水的飘落而降,它们已经渡过了它们的青春,不复往日地变枯黄,让步入迟暮的自己耀眼的死去。落叶归根,叶子们在秋雨里悄然无息地回馈他们的母亲——树,用自己剩下的营养来回馈树。主角永远都是叶子,在他的怀中。秋雨撒下的不是悲伤与凄凉,它划开了土壤,滋润了大地,让落叶埋葬于大地,用它特有的方式给了夏天的叶子一个隆重的葬礼,让落叶在树下在来年再次绽放青春。

秋的故事很美丽,它余韵依在,一树红叶,片片落叶,与秋日里一壶好酒,窗自举杯,独酌几这秋语的滋味,是何等的惬意啊?

热门推荐
1全家福
2快乐的童年
3比一比
4外婆与“共享时代”
5我的舞蹈老师
6快乐六一骑行
7学校,我为你自豪
8金仓湖一日游
9一次选择
10校园一角
11故乡变了
12我的好伙伴
13姥爷真能干
14游河南云台山
15美啊!黄果树瀑布
16我为中国而感到骄傲
17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18捡鸡蛋
19那一次,我学会了独立
20妙趣横生的课间
21玻璃不见了小学生作文
22《范进中举》续写
23成长的烦恼
24小妹老琪
25窗前那棵树
26镜子
27碎片化的学习
28善良的人
29繁星的心愿
30雷锋精神永流传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