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腌肉的作文

【篇一:泛谈大雪】

大雪竟然没雪?

可是,现在的苏州有雪才怪呢。

我六年级到初一那段时间一直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也算稍微积累了些东西吧。我觉得:节气,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是个伟大的发明。

大雪,我首先想到的是吃:“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我很喜欢一位插画师,她画过二十四节气美食系列,我特意去搜了她所画的大雪节气的美食,画的就是腌肉,但画的是烹饪前的,不是我心中腌肉的感觉。这东西我们家每年必备,爷爷喜欢切厚块蒸,一大碗黄亮亮,油汪汪的,腾着热气,要用湿布包着白色的瓷质碗,从蒸锅里一捞,烫得很,小跑着抱上桌,最好拣最肥的那块,夹得时候要是忘了用碗接,能在桌上留道油,配米饭,先是相配的米白与金黄,再是米香肉油香咸香还有那种独特腊味,融合在你嘴里,就这一块,大半碗饭就没了,心里还觉得暖暖的。

也许因为我所生活在的这个城市在江南,或者是现在的气候在变,物质条件丰富,我感觉节气有时就像个纪念日。一般到快放寒假那会儿,爷爷才开始腌肉。

不过天确实冷了,我现在打字都戴着手套,从我所在的阳台往下看,只有居民楼窗里,小路灯,偶尔的过路汽车有光。前几天天气没那么冷,还有小朋友们在楼下,我记得小时候,要是不冷,能和小伙伴们玩到九点多。

说实话,这段时间我不太喜欢:我最喜欢的蔷薇肯定开不了了,爷爷奶奶院子里的月季,可以打出朵儿,但太冷,没开,花瓣已经被冻坏了,然后再落下,落在草地上也不好看,花瓣一圈都泛黄了,她们不像北方的花木,可以来个彻底解放,而要忍着寒凉冷,按上天给她们安排的生命周期生长,但又实在无法表现得像松竹梅那样,我很不想看到这样的我爱的月季;而且我在苏州这儿,还是园区,满大街都是香樟,其他的树叶也黄不起来,红不起来,和那些摄影作品上的秋景一点都不一样,且绿得不好看,不够肥,春夏季的叶子,感觉都长得能流油。而现在呢,它们像被硬挂在枝上的,不肯落下来,又偏要强露出点并不好看的绿色。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天气都一样,半冷不冷,大羽绒服不需要,结果手又是冰凉的,感觉课堂默写都来不及,手正僵着呢。

雪,我记得苏州这边有时下很小很小的雪,一落到手里就化了,能看到就兴奋得不得了,那个我就叫她雪了,这么叫,也许因为太想看一场真正的雪。至于大雪这个节气,日历上看到12。7一格里有“大雪”两个字,“哦,今天又是一个节气”,划过一下,作为对千百年前创造它的祖先的怀念、尊敬和感谢;略微想象一下至今仍在使用它的中国农人在计划着什么,要准备什么,开始储藏那些东西,有什么大事又近了之类;我当然也观不了什么天象。我们与节气,就这么点联系。

刚刚往外看,正发呆,忽然看见某辆停在路灯下的轿车顶上好像积了很薄的一层雪——不会真下雪了吧!

其实是路灯的白光。

【篇二:吃馄饨】

今天是假期的最后一天,妈妈说:“给你们做点好吃的,咱们吃馄饨吧!”我和爸爸一致同意,我决定和妈妈一起包。

妈妈准备馅,先把韭菜洗好,晾在筛子里,然后去腌肉,把肉放在小盆里,倒酱油、香油,还撒了点五香粉和盐,开始搅拌,我看妈妈是顺时针搅拌的。

过了一会儿,妈妈开始切韭菜,切成3毫米左右的长度,它们是那么的均匀和整齐。然后把韭菜放到腌好的肉馅里。我自告奋勇说:“这次我来拌吧。”我学着妈妈的动作开始搅拌,感觉筷子在我的手里不听使唤,我想顺时针搅,却怎么也搅不动,还把馅搅出来了呢!看来我还得多练练。

妈妈调好馅,我们开始包,我之前跟着奶奶已经学会了包馄饨,所以包就容易些。把一点馅放到皮里,从皮的一边开始卷,把馅卷到里面留一个小边,然后用手指沾水把两边粘住捏到一起,一个可爱的小馄饨就做成了。它挺着圆鼓鼓的肚子在冲我笑,好像在说:“我很好吃,快来吃我吧!”

晚饭的时候爸爸把香喷喷的馄饨端了上来,我吃着今天的馄饨特别特别的香。

【篇三:为环卫工人点赞】

穿戴朴素而有声誉,胜于自诩富有而默默无闻。

——题记

春天的奏乐响起那是花儿睁开朦胧睡眼呢喃的声音?那是草儿正在伸展腰肢轻声欢唱?看啊,有一个身影也在哼着歌曲,那是谁?噢,环卫工人啊!真是一幅无声胜有声美丽画面。在这个社会生活中,我们看见过很多人,也欣赏过很多美丽的画,却很少停下我们的脚步去了解,去感受有这么一群人在默默地劳作,默默地为社会生活的稳定进行而劳作,他们就是我为之点赞的人——环卫工人。

这时我的思绪仿佛在飘荡,脑海里的画面一幅一幅的往后退,退到那个陌生却令我难以忘怀的炎炎夏日。

那是才刚刚放暑假,我正享受着家里面空调给予我的畅意,大口大口吃着手里面的大红西瓜。“女儿,去外婆家一趟帮我拿腌肉。”不料到这时候我妈妈大嗓门却打破我暂时的乐趣,即使心中有千万个声音在叫着“不愿意”,可是谁叫我是这位“大嗓门”的女儿呢?于是我只好顶着炎炎烈日上街了。走了一段路的我已经大汗淋漓,心里想念着家里的空调与西瓜的时候在朦胧的阳光照耀下,有这么一个橙色的身影在我前方出现。带着好奇我往前走了几步,哦,原来是环卫工人啊!那一刻,我脸上感到一顿热,却也分不清是炎热还是自愧。原来,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有这么一群人恪尽职守,有这么一群人不会为这炎热而抱怨。心中,为环卫工人点赞。

无论花开花落,无论寒冷炎热,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四季如何更迭,他们仍在坚守岗位,他们即使身穿朴素却头戴光环,即使默默无声却胜有声。让我们一起为他们,为环卫工人点赞吧!

【篇四:过年的印象】

在我老家——四川农村,过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有许许多多的风俗,诸如:扫屋子,供灶神,贴门神和春联,还有蒸糕、腌鱼肉等等。但在我的印象里,杀年猪则是迎接新年的第一件大事。

乡邻们从七、八月开始,就要准备抓只小猪崽,精心地饲养起来,几个月过去,当小猪崽变成大肥猪时,年底也就到了。当一只圆圆的大木桶放在谁家门口时,便标志着今天谁家要杀猪了。于是,孩子们早早地围在大木桶周围,指指点点、叽叽喳喳地耐心等待着杀年猪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杀猪是技艺的表现,逮猪可是件力气活儿。吃饱喝足了的屠夫们,腆着肚子在孩子们面前,好像要故意显威风似的,只见他们“咚、咚”地迈向猪圈,打开大栅栏。肥滚滚的猪儿似乎有了不祥的预感,任凭主人如何唤它,就是不肯出圈。屠夫们可是没有耐心等候的,一通棍子捣下去,白胖胖的大肥猪在猪圈里四面乱窜,就是不出来。屠夫可就火大了,他们走进猪圈,一个弯下腰,一个揪住猪尾巴,另几个也不管脏不脏都一拥而上,逮腿拉耳朵揪尾巴,一下子把猪按倒在地。可怜的猪承受不住,惨叫着投降了。

接下来是屠夫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他们把猪使劲摁在案板上,只见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大肥猪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不一会儿,猪被扛到一大锅热水中褪毛了,猪身一下子变得白白胖胖的了。屠夫们干的最娴熟的活就是开膛破肚,这也是孩子们最想看又最怕看的。瞧,那些淘气鬼,这会儿正在那儿两手遮眼、偷偷从手指缝里往外瞧着呢,要知道,这可是一年一度才能看到的屠夫们的“绝活”呀。

猪杀好了,大人们常常会割些肉分给东邻西舍,邻里关系就会在我吃你的一斤肉,你吃我的一碗饺子中变得更和睦。除了过年时候要用的肉外,多余的肉是不买的,而是腌制起来,挂在绳子上晾晒,这样就可以存放很久,以至在接下来的小半年里,家里都可以吃到这些味道独特的腌肉,一家人的生活也赖着这些腌肉得以改善。

瞧,在我老家,又香又浓的新年,就这样在家家杀年猪声中,一步步向我们走近了。

【篇五:奶奶的味道】

今日,又是一个中秋月圆之夜,窗外一片漆黑,秋蝉叫的分外悲切、伤感。

我每当吃上一盘盘热乎乎的饺子,我就会思念起我亲爱的奶奶。

提起饺子,我就会想起我的奶奶,是她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小时候,每当我随着奶奶去买菜,就总会看奶奶去买饺子皮的身影。奶奶熟练地包起了饺子来。奶奶会花几块钱买来一捆韭菜,将绿油油的韭菜洗干净,再将早就腌好的肉取出来,灵活地包起来饺子。

首先,弄一勺肉放入饺子中,然后,依次将五香干、韭菜和腌肉放入,再手指上配点水,涂在接口处,然后,依次把接口处接在了一起。

包好了饺子后,我的奶奶会将“饺子大军们”放入锅中煮,煮后再将酱油倒入端给我吃,我熟练地用筷子夹起一粒粒既美味又是热腾腾的饺子放入口中,一丝清香在味蕾中飘散着,韭菜为饺子最后添加了一层爽口的口感,这可真令人十分难忘啊!我在冬天食用时,心里总是暖暖的。

如今奶奶病倒在床,我吃的一盘盘饺子都是我对身体患病的奶奶的思念与牵挂,我仿佛吃下的不是一粒粒饺子,而是对奶奶浓厚的思念。我食用饺子时,味道不仅在唇舌之间,更是在我的心扉之间。

迎面吹来的淡风,充满了我对奶奶的思念的味道,风中流动着那股熟悉的味道,那种味道中,也充满了一种东西——那就是拓印下深深的思念与爱。

【篇六:传递温暖】

时值寒冬,白雪纷飞,一阵阵刺骨的北风,像刀子一样扎着我们。人们都躲在棉被里,享受着宅家的温暖。但是,我和爸爸却要在这个严寒的冬天,为贫困人民传递最走心的温暖。

早上七点刚过,一大群志同道合的人们就在湖川中学的校门口集合,把爱心物品搬上车。那么多人,其中有许多陌生的脸庞,但是现在看来,感觉每一张脸都是那么亲切。

集合完毕,我们就急匆匆地乘着车子出发了。约摸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我们来到了一个小山村。穿过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巷,我们终于来到了一位老人的家中。他的家里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臭味,还堆着许多花花绿绿的废旧塑料瓶。但是,这一切都挡不住我们传递温暖的脚步。

我们把一箱箱牛奶、一件件方便面、一罐罐八宝粥送到他的家里。大人们把厚厚的床单铺在简陋的床上,再整整齐齐地摆上舒适的枕头和暖和的被子。大家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帮老人清理屋子,有的和老人一起谈笑聊天,还有的帮老人剖鱼腌肉。小孩子们七手八脚地把大红的春联贴在他的门窗上。老人穿着我们送的羽绒服,面对着弥漫着喜庆气息的老房子,竟然痴痴地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儿,老人颤抖地握了握我们的手,感激地说:“真是太谢谢了!我感到很暖和!”我们听了,都欣慰地笑了,轻轻地握了握老人那粗糙的手。我们的心暖烘烘的,这也许能将温暖传递到老人的心中,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该和这位老人告别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向他挥了挥手,告诉他明年肯定还会再来,希望老人一定要养好身体。只见老人满脸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绽放的菊花。他也向我们挥了挥手,一个劲地点头鞠躬。此时此刻,我隐约看见他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在赶往另一户人家的路上,一缕缕阳光赶跑了阴沉沉的云。阳光照射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顿时觉得好暖,好暖!一路上,我们不断地把温暖传递给他人,其实也是把温暖传递给了自己。

热门推荐
1美丽的张家界
2传承传统文化,铭记红色历史
3带着梦想一起飞
4美妙的乡村生活
5雷锋精神传万代
6三国演义读后感
7军训日记
8跳火群
9那次我选择了忍耐
10割稻记
11游雕塑公园
12未来的衣食住行
13童年的一件事
14美好的时光
15真假美猴王新编
16忘不了
17快乐的一天
18我的母亲
19扇出来的母爱
20下册期末考试作文
21钢琴也是学校
22读《自然之道》有感
23我心中永远的美好
24年的作文
25泸沽湖
26难忘的第一次
27想象出来的大楼
28走错的也是路作文500字
29期待
30与海伦·凯勒对话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