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蠹虫的作文

【篇一:美好童年书为伴】

我有一个美好、值得回忆的童年。童年的回忆里,不仅有好朋友,还有书。

记得我是从三、四岁的时候开始真正读书的。家里有一本《千字文》,内容没留意,却注意到了后面的故事,什么“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等。那时我并不认识许多字,总是捧着书,缠着父母给我讲解其中的玄奥。到后来识字了,也就真的明白了故事中的奥妙。我觉得妙趣无穷,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后来,姑妈送了我几本故事书和童话书,我便废寝忘食地阅读,没多久就读完了。

七、八岁的时候,我的识字量已经很大了。爸爸妈妈非常高兴我爱读书,带我外出的时候,也常带我去逛书店。我爱读长篇小说,每次总像《窃读记》里的那个小姑娘那样,在书店里站着看书,一站许久,有时索性坐在地上看。遇到实在不舍得放下的,便直接购买。爸妈为我置办的书柜里,也不断地有了新成员的加入。

近几年,我像一只贪婪的蠹虫,如饥似渴地啃食书籍。我们镇上没有种类丰富的书店,我便网购,经常一购就是十几本。现在三层的书柜已经装不下书了,所以卧室、客厅也成了书的天地。我读的书的种类也不再局限于故事了,有中外经典小说,如《简爱》、《青鸟》等;有散文,如《沈从文散文》、《古文观止》等;还有历史、地理、科学等方面的书籍,如《中华上下五千年》、《时间简史》、《地理学与生活》等。虽然有些书我还看不太懂,但我相信,我会慢慢读懂它们的。

伙伴们把我家当成了图书馆,经常来光顾,而我也不满足于家里的书,也会经常到别人家借书看或到学校阅览室去看书。

求知无境。墨香使我的童年多姿多彩,我相信,美好童年书为伴!

【篇二:共享文化和生命】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听烂了的老话,却是在漫漫秦关、百家争鸣的华夏历史终于余留下的耀眼结晶,未被那大浪淘沙的文化巅峰所取代,只是在原处经历流动岁月的冲刷而愈发沉淀得晶莹透亮。

始于这样的时代,它却没被现代的快节奏生活打磨得失去棱角,从路边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便可见一斑。然,这不过是“共享时代”的冰山一角罢了。

诚然,共享单车的出现让如此行事的生活方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但同时有利有弊。这抛开不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仅仅是扮演着“协助者”的角色。便利固然可嘉,但却不是最重。何出此言?且听我细细讲来。

我最为推崇的方式名为“共享书屋”。或许你会问,共享书屋,这不就是图书馆吗?并非如此。这里的书确实室友公众同享,但并不能将书借离,而是设置桌椅供人静阅。《黄生借书说》曰,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蠹虫灰丝时蒙卷轴。借来的书,尤其是不能带走的,人们总花上十成专注去记忆,好似干涸已久的盛夏降下霖雨,蔫黄枯瘦的植被拼命把根系扎向深处,好汲取更多水分,来度过看不见尽头的旱季。

即使共享书屋用这样的方式提高阅读效率,但其本来目的却并不在教人囫囵吞枣地急切翻阅。它比大型的图书馆来得更加便捷与常见,试想,和着凉风迷茫地在夜色中匆匆疾行,不知去路,突然有暖黄的光映入眼帘,一座造型古朴的书屋就悄然伫在那里,仿佛跨越了数十年的光阴,去往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百草园,有幸一同踏入那个经书满堂的三味书屋,台上的老先生板着张脸,拿着扇柄使劲敲响桌面,催促调皮爱闹的学子们是时候安静下来了。亦或是亲眼目睹蒲团上的圣人孔子向弟子们传授诗书礼法精髓的光景。这时,这个古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在现今新生的部分,就在脑海中串成了一条线,不甚明了,但相由心生。至此,老祖宗代代相传的古语,也在将近落幕时回到了他们身上。于我,这一方天地就是在纷扰杂乱的人流中不受侵扰的一片安宁乡。

读到这里,相信你也一定有所体会,只图便利的共享单车与书屋比起,确实相形见绌了。这共享书屋,与人分享的是闲暇时光的细碎文字,分享的是中国千年的文化底蕴,分享的是川流不息的华夏生命。

我愿与你共享。

【篇三:共享文化与生命】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听烂了的老话,却是在漫漫秦关、百家争鸣的华夏历史终于余留下的耀眼结晶,未被那大浪淘沙的文化巅峰所取代,只是在原处经历流动岁月的冲刷而愈发沉淀得晶莹透亮。

始于这样的时代,它却没被现代的快节奏生活打磨得失去棱角,从路边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便可见一斑。然,这不过是“共享时代”的冰山一角罢了。

诚然,共享单车的出现让如此行事的生活方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但同时有利有弊。这抛开不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仅仅是扮演着“协助者”的角色。便利固然可嘉,但却不是最重。何出此言?且听我细细讲来。

我最为推崇的方式名为“共享书屋”。或许你会问,共享书屋,这不就是图书馆吗?并非如此。这里的书确实室友公众同享,但并不能将书借离,而是设置桌椅供人静阅。《黄生借书说》曰,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蠹虫灰丝时蒙卷轴。借来的书,尤其是不能带走的,人们总花上十成专注去记忆,好似干涸已久的盛夏降下霖雨,蔫黄枯瘦的植被拼命把根系扎向深处,好汲取更多水分,来度过看不见尽头的旱季。

即使共享书屋用这样的方式提高阅读效率,但其本来目的却并不在教人囫囵吞枣地急切翻阅。它比大型的图书馆来得更加便捷与常见,试想,和着凉风迷茫地在夜色中匆匆疾行,不知去路,突然有暖黄的光映入眼帘,一座造型古朴的书屋就悄然伫在那里,仿佛跨越了数十年的光阴,去往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百草园,有幸一同踏入那个经书满堂的三味书屋,台上的老先生板着张脸,拿着扇柄使劲敲响桌面,催促调皮爱闹的学子们是时候安静下来了。亦或是亲眼目睹蒲团上的圣人孔子向弟子们传授诗书礼法精髓的光景。这时,这个古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在现今新生的部分,就在脑海中串成了一条线,不甚明了,但相由心生。至此,老祖宗代代相传的古语,也在将近落幕时回到了他们身上。于我,这一方天地就是在纷扰杂乱的人流中不受侵扰的一片安宁乡。

读到这里,相信你也一定有所体会,只图便利的共享单车与书屋比起,确实相形见绌了。这共享书屋,与人分享的是闲暇时光的细碎文字,分享的是中国千年的文化底蕴,分享的是川流不息的华夏生命。

我愿与你共享。

【篇四:支离破碎】

我的生活,正支离破碎。

先是我的阅读。记得以前,我是一个能轻易地看见《万物简史》,能把《呐喊》琢磨一下午的书虫。而现在,我已忘却这些曾经的朋友,它们趴在书架上,犹如郑板桥所言“蠹虫丝迹”时蒙卷轴。刷刷动态,看看微博,每天不看到朋友圈的鸡汤和反鸡汤就感觉少了些什么。是啊,手机这么好,kindle如此棒,花个三五分钟就能了解天下大事,十来本书也就只有几十克的重量。读书?可是抽不出在手机上看段子的时间。

再是我的朋友。我似乎总觉得他们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一个说说,一条QQ,和一个个赞才宣告了他们的存在。好友列表里渐渐多了些陌生的名字,挤出时间,互相问询,小学,初中,高中,乃至补习班,兴趣爱好,一一对上,双方惊喜,又不乏惊恐的发现,我又多了一个,不知在何处,随手一加的朋友。与小学同学相约聚会,来回改定数次,还是未成。于是,只能从来来往往的信息和透过滤网的照片中拼凑出过去的朋友。就好像是拼拼图,一块块的,大致有了框架,再一片片地拼起来。朋友,近来过得可好?

最后,是我的时间,我的生活。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忙?致使只有一点一滴的时间空闲下来。在车上的时间也不放过,拿个手机搓两把游戏。我经常想找个时间质问自己,你的生活正支离破碎,你没发现吗?有多长时间一家人没有围坐一桌,好好吃过一顿饭呢?有多长时间你没有在温暖的沙发中欣赏一本好书呢?有多长时间你没有好好思考过——你为什么这些都办不到呢?

但我没时间问,没有时间看完一本好书,更没有时间来思考。

因为我的生活支离破碎了。

正像一面破碎的镜子,镜子上全是裂痕。

热门推荐
1童年趣事
2小树的心思
3我家的蚕宝宝
4飞向月球
5看天安门升国旗
6描写糖的作文
7一次特殊的听写
8别样的运动会
9魔法花园
10快乐的一天
11我不愿做个“哭宝宝”
12未来的汽车
13抓螃蟹
14奶奶家的流浪猫
15我的读书经历
16往年
17春节响当当
18放下碎片化的生活
19我的数学老师
20坚持就能成功
21老师谢谢您
22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色彩
23我想对您说作文
24读国学,诵经典,传美德
25难忘的研学
26有关哭的作文
27给闲暇时光着色
28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
29我尝到了幸福的滋味作文
30有趣的实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