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价值观和同情的作文

【篇一:价值观与同情心的新生】

就在前不久,一件热门事件迅速抓住了大量网友的眼球。不是大地震、火山喷发,也不是科研成果的突破性进展,而是一只猫的死讯。它叫楼楼,因为可爱和表情包而出名。如果再追究之前的热搜榜,尽是明星公布恋情、离婚、香蕉加枣一起吃,等等。与它们相比,另一件本更该受到关注的事件却无人问津:袁隆平让海水可以种稻。

对此,有些人看不下去了。难道真如库克所说,世人要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了么?

非然也。这并不是价值观的畸形,而是新的价值观的建立;并不是同情心的淡漠,而是同情对象的转变。我们正在越来越关注个体的价值,和对自我的发掘。

反映在另一件事上,是奥运观众对于游泳小将傅园慧的态度。“我对我现在的成绩很满意了”、“我训练很辛苦”,当然,还有最著名的那句“我已经使用了洪荒之力啦”,俏皮又可爱。她的粉丝数像火箭升空一样上涨。在她之前,没有人敢满意于现在的成绩,因为这是“自高自傲,不思进取”;没有人敢对训练有半句抱怨,因为这是“吃不了苦,娇生惯养”;没有人敢用时尚新奇的比喻。因为这是“不专注于训练、心不静”。刘翔退赛、女排错失冠军,哪一个不是骂声一片?而在今天,我们越来越关注运动员作为“人”的一面。越来越关注他们骄人成绩之外的可爱。越来越包容他们的“也许不够好”。因为失败是“人”之常情。这样的社会风气,也许不符合所谓“爱国”的价值观。但反而,它更有助于真正的体育强国的建设。

这种对于“人”的价值和同情。其实古已有之。追溯到老子、庄子(也许还有更早),他们的理想国就是人民都能“鼓腹而游,合哺而熙”,吃饱了就一起玩儿,这是对于人最本真的纯粹的愿望的实现。到了魏晋,风流名士更是数不胜数。最著名的子猷雪夜访戴,乘兴而去,尽兴而归,好不自在。不必要一定为了什么目的,自己能开心就足够了。他对与“自我”的关注,远胜于对世俗价值得关注。到了唐代的李白,更是把这种价值观和同情发展到了极致。他的风是“长风几万里”,他的宴饮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他洒脱不羁,最关注的还是自己内心的快乐。“五花马”、“千金裘”,这些世人看重的珍宝,不如他一壶美酒;“事权贵”是多么无上的荣誉,可要他“摧眉折腰”、“不得开心颜”,他就不做。这种对于世俗价值观和同情的质疑,对于自己的探求,构成了诗仙的仙风道骨。只是到了近代,这种人性精神被严苛的科举制度和百年的国难压抑了,所有人都以家国天下为己任,如今对于“人”的重拾,反而显得奇怪了。

在国外,这种重视自我的价值观和自我中心的同情心,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中断于中世纪,又在近代文艺复兴时重新兴起。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变迁,这种人性精神得到进一步强化。

至于它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我想是利大于弊的。从历史上看,对于人性极度压抑的时代,大多被冠以“黑暗”、“腐朽”等形容词,而在人性充分释放的时代,多是文明最辉煌的时候。这种对于自我的重视,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个个体都可以施展拳脚。而“自私自利”、“人情淡漠”等等看似会出现的灾难并不会出现。这是落后和人性不完全发展的状态,真正的结局是“从心所欲不逾距”。人不是机器,毕竟人类有任何电子智能无法比拟的感情。用儒家的看法,人心向善,那么恶受到人心的压制,就不会出现;用法家的看法,人心向恶,那么恶受到法的压制,因为人心如机械运算一样守“法”,恶同样也不会出现。

因此,人如果哪天真的如同人工智能一样“运算”,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旧的价值观和同情心失去了之后,更好的、新的会取而代之。

热门推荐
1初夏
2安之若素,淡然处之——我读《生命的品质》有感
3爱的叮嘱
4我正十四岁
5我学会了包包面
6遗失的美好
7永远别害怕新的旅程
8感恩母亲
9西湖的美
10回顾2022展望2023
11挥洒梦想,铸造辉煌
12梅花赞
13错怪
14田间之趣
15快乐的学工
16冬日暖阳
17八年级的作文
18我和妈妈互换角色
19做家务作文
20枕书入眠,梦也香甜
21我的青春宣言
22追寻的我,前方的你
23说出来的感觉真好
24聆听自然的声音
25宽容的力量
26春雨的美
27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28我最爱吃的美食
29我爱秋天
30校靓丽风景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