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副刊的作文

【篇一:《阳光与阴影》读后感】

打开新入手的《南十字星共和国:俄国象征派小说选》,在第一篇小说《阳光与阴影》上消磨了半个下午。小说的主人公,小男孩沃洛佳·罗夫列夫沉浸于玩弄手影,进而幻想着一切有关影子的事情。小说的最后,小男孩和母亲将感情几乎全部寄托于黑夜来临,从而能够看到“影子”,这从侧面反映了一种“积极的逃遁”。

读完这篇小说,再回看书名中的“象征主义”,从而联想到了当时俄国的境地,大概也是万马齐喑,如同暗夜吧。小男孩对报纸杂志上鱼龙混杂的文坛景象不感兴趣,却读钟情与那些插画。这令我想到了赫尔曼·黑塞提到的“副刊时代”,一切都是那么不正式,报纸杂志的主角反而成为了副刊,人们对宏大叙事漠不关心,一心想要逃离。德国的这种情况,大概与俄国类似吧。当时的俄国,苦难的人民,受尽压迫,唯有在熹微的烛火中,寻求“阴影”中虚幻的满足感。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不彻底的反抗。无产者是否能够联合起来,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坚强的领袖。

列宁在恰当的1918发出了一声呐喊。这是后话了。革命的前夜,总是看似如是地宁静,宁静之下,实则暗流汹涌。

小男孩对自己沉浸于玩弄阴影的行为自觉羞愧。而正是这种羞愧感,加剧了他的“隐秘的快感”,这种隐秘的情感,导致了他一步一步沉浸在阴影中不能自拔。小说中说道,“沃洛佳知道自己是个聪明的孩子,认为自己是干正经事的,而这些把戏不过是消遣活动,只对那些凑到一起的女孩子们才是有用的。”按作者(叙述者)的描述,小男孩沃洛佳对娱乐消遣活动抱有深沉的负罪感。这也是勤劳的底层劳动人民的特征。同时,沃洛佳身上还有一丝小小的骄傲存在,他不允许自己堕落,对自己过分苛求,甚至对合理的休闲活动深怀愧疚。这是一种完美主义人格,而正是这种人格,最终陷他于不复之地。郁达夫的《沉沦》中,主人公也对自己有着极高的道德标准,而正是这种与现实不调和的心理,成就了多少“春风沉醉的晚上”的“沉沦”。

小男孩也曾试着反抗。在沃洛佳自知困扰与现实中的灯火人影之时,他调动了内心的幻影。这又是一次注定失败的反抗。以“幻影”对抗“光影”,本质还是在“影子”中徘徊,我猜想,作者想说的是,不彻底的革命,是注定悲剧的。

读完小说,像是经历了一次悲剧的洗礼。从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面对诱惑时的软弱的抗争,母爱的无力……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或许,是时候打破幻象,迎接现实了。

热门推荐
1伟大与平凡
2无尽的爱
3因为你我的青春与世界温暖相拥
4一路有你
5小学生作文
6泪别故乡的那一刻
7军训有感
8挑战自我
9妈妈的味道
10乡村景色
11我心爱的自动铅笔
12阳光抚育着我们成长
13八年级作文
14风筝与线
15品茶和品诗
16快递员蜗牛
17清明未雨
18那一方土
19那一天,我很后悔
20校园最靓丽的风景
21包饺子
22大黑山作文
23通济湖的变化
24青春向左生活向右
25我是一片树叶
26磨难铸造成功
27我和秋天有个约会
28走出恐惧
29我的蚕宝宝
30揭开饮料的面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