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背影也有温度】
秭归绿意染,遍地繁荫。蓦然回眸时那个暗红的背影,点染了那个夏日的姹紫嫣红。
嫱儿姑娘锦衣玉食,住在宫院深处,深到连最亲的家人也联系不得,不过是笼中之鸟,池中之鱼罢了。只因无钱给那个贪婪的画工,倾国倾城又怎样?一张署名毛氏略有破绽的画,就决定了她三个月以来的风尘仆仆,换来的将是一场噩梦。
年华是花样的,但再花样的年华也经不起岁月的斧凿,一颗炽热的心也同样会被磨得没有了温度。
无助,无语,无奈。
树木于渐暖的春光中抽出了细嫩的枝芽,看着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在地上形成一个个闪闪烁烁的小光斑,脑海里突然浮现了那位同乡人,那位因“世人皆醉我独醒”而披发行吟泽畔的同乡人,那位有着“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伟大理想的同乡人,那位最终魂归汨罗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她觉得自己似乎正在靠近一个伟大的灵魂……
汉恩自浅,似有一股激流冲开了她的心扉,她不想枯坐于铜镜前看着自己绝世容颜渐渐老去,最终化作一堆白骨,当下无人问冿,后世无人提及。红唇轻弯,勾起一抹倾绝众生的微笑。她心中升起了一轮明月——那是属于她自己的决定。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举手投足间又是那么的精致,在三千佳丽中尤为出众,当然博得呼韩邪单于祖先的青睐,更别说呼韩本人了。于是,和亲出塞,尘埃落定。
长安的夏天不再明媚,繁花也为此凋谢,飞过头顶的孤雁被时间永远定格,还有那声划破长空让草木含悲的啼鸣!
一首《出塞曲》缓缓流淌在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征途上,大漠一片荒凉。时至黄昏,落日悲伤地划过这片土地,什么都没留下,只有那个暗红的背影,在风中显得从容而坚定。一去心知更不归,她带着理想和使命,将悲情演绎成了历史佳话,为浩瀚的历史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中原带来了长达六十年之久的和平。
红尘滚滚,繁华落尽,王昭君,大漠中那个暗红的背影,温暖了人心,也照亮了史册。
【篇二:华丽的衣着美丽的人生】
华丽的衣着让人羡慕,优雅的衣着被人欣赏,大气的服饰让人敬畏。可令人难忘的是身着华服的美丽人生。
身穿霞帔的王昭君
车尘扬起,边塞的古道上走来汉朝的车队,头戴凤冠,身着霞帔的王昭君携着琵琶,走在黄沙漫天的塞外,望着天边的大雁,弹起琵琶,一首《出塞曲》,成就了“平沙落雁”的绝唱。为大汉与匈奴永世和好,她远离家乡,告别父母,去完成一生中最伟大的生命。她拥有天下最美的容颜,最华贵的珠衫,但她更拥有大汉女子的气度和气节,深有大义,为国为民。一人离家,换来的是天下苍生与安宁,她的人生最美丽。
身穿旗袍列宁装的宋庆龄
明亮的灯光下,衣着讲究,端庄大气的宋庆龄正在奋笔疾书,她追随孙中山信仰“三民主义”,为振兴中华民族奔波一生。她为民众呼吁,为正义呐喊,在抗战前线,在后方医院,在贫民窟……身穿旗袍,列宁装的美丽身影给人们带来勇气温暖、希望……她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庄重典雅的仪表,超凡脱俗的气质,大国女性的风范,展示了中华女性的魅力和高尚的人格及情操。
身穿旗袍的冰心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清新的诗句让我们看到一位温柔富有才华的冰心,衣着考究的旗袍,衬托出一个文静善良的知识新女性。“母爱、大自然、童心”是冰心诗的精髓,她纯洁了人们的心地,净化了人们的心灵,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人如诗,冰心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敬佩的女诗人。美丽的一生,如诗般清新可人!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成千上万的超凡脱俗的女性,让人们永远铭记的不仅仅是她们那华丽的衣着、美丽的容颜,更为重要的是她们那高尚的灵魂、美丽的人生!
【篇三:选择的背后】
人生,是一条永远看不到尽头的路,一条有许多分岔口的路。虽然每个人最后都会走到尽头,但在此之前,它就像是一场不断选择的旅途,需要你不断面临心灵的选择。也许你常常会在选择过后懊悔不已,但你是否记得你选择的初心?无论是何时,每一种选择背后都有原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你原本可以凭借自己的满腹诗书享受高官厚禄,你却固执地要剑走偏锋。在朝要高力士脱靴,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世人笑你痴狂,你置之不理,因为你知道,自己不过是选择成为“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不过是渴望一生都可以把酒对月,挥毫洒墨,羁浪天涯;不过是,想在那样浑浊的世界中保持一份真我罢了。
没有华美霓裳,莺歌燕舞,取而代之的是厚重皮裘,驼铃叮当。你走出少女闺阁,走向大漠边疆。就好像一只飞蛾,虽知前途多舛,但却义无反顾地扑向火焰。“你是汉室的一杆长矛或一把弯刀,抵御异族男儿的野心,避免生灵涂炭的破裂……”一曲《出塞曲》催人泪下,你婉转的琵琶声仿佛还在狼烟不起的长城上回荡。是了,你选择飞出围墙,飞出重重封锁,飞向自由的天空;选择治愈戍边将士流血的伤口;选择用自己融化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换回百姓的一世安康。
矢志不渝的追求自己的理想,留学美国,在科学的天空中翱翔。学有所成后,你毅然决然的回到故土,投身新中国建设。物质的匮乏和专业人才的短缺,都没有阻挡你工作的热情。整整二十八年对于亲人的思念和艰苦奋斗促使你成功设计出氢弹和原子弹。“两弹元勋”,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称号,这是你选择放弃优越待遇,报效祖国;这是你选择与家人两地分居,艰苦研发;这是你选择坚持自己最初的理想。
从古至今,每一种选择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原因。不管是李白,王昭君,还是邓稼先;不管是为了那一抹原始的渴望,还是为了祖国大好江山、普天黎民百姓,又抑或是童时的懵懂梦想。选择的背后,都是心灵深处最朴素的向往。
身为毕业生的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竞争,繁重的学业带给我们的选择:是咬咬牙坚持下去,还是就此放弃?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为了不让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为了可以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为了不负自己的求学初心。既然已经做出选择,那就让我们沿着这条路,顺应心声,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