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在古婺窑火】
星期六下午,爸爸带我去古婺窑火做陶瓷。去的路上,爸爸说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早在公元前8000-2000年就发明了陶器,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粘土经过萃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有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
在爸爸的介绍中我们很快来到体验室,工作人员给我们的材料有两围裙,一袋泥巴。爸爸跟我一起做,先把手弄湿,然后把泥巴拍扁,再把泥巴揉成一团,接着把大拇指压在中间,再慢慢地往上拉就完成了。
通过这次体验,我学到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
【篇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我却独独钟情于陶瓷。
住在乡下的外公是一个陶瓷艺术家,在他的房间里到处都是陶瓷,有花盆,泥人,六角塔,小狗,小猫……。各个都栩栩如生,但我还是最喜欢外公放在写字台上的陶瓷马。
这匹马玲珑剔透,精神抖擞,身强力壮,十分魁梧。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仿佛在滴溜溜的转。大嘴巴紧闭,像有机不可泄的秘密。它又细又长的脖子上长着一列整齐的棕毛。它那一条条浓密的尾巴像女孩子扎着的马尾辫,似乎在风中轻轻地甩动着呢!
我很想知道陶瓷的历史,就跑过区问外公,外公说:“中国人在公元8000—2000年就发明了陶瓷。常见的陶瓷材料有黏土,氧化铝,高岭土等。烧至700度方可成陶瓷,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用。”
我喜欢陶瓷,也喜欢外公捏的陶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