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热爱自我】
王尔德曾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体现了爱自己的重要性;孟子则说:“仁者爱人。”可见爱他人同样不容忽视。
热爱自己是每个人不容置疑的必修课。自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人的首要目的就是爱自己。倘若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珍惜,而是自暴自弃,生命也就不能称之为生命,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人活着的意义是体验、奋斗、创造与奉献,浑浑噩噩的生活一文不值。而做到爱自己的关键就是认真度过每一天,不浪费自己、糟践自己。活过、写过、爱过的司汤达曾言:“我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昨天的冷淡抄袭。”此言得之。
然而仅仅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爱与温情,这未免太过冷漠自私。人与人之间应该要有真爱,厚障壁与隔膜应该被打破或穿透。单方向的爱无法在一个没有爱的传递的社会中长久存留,只有利益与猜疑的社会同样也无法长久延续。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必须的,每个人同时接受爱与传递爱,同时热爱自我与非我,才能稳定地生活与发展。
非我不仅仅是他人,还包括社会和国家,乃至全人类。关心自己与身边的人只是小爱,热爱社会群体方成大爱。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艰苦付出汗水,奋斗五六十年,在“飞鸟无栖树”的漠漠瀚海造就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正是对社会、对他人的一份热爱,使他们克服重重困难。
只有同时倾心于自我与非我,将此二者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从而发掘自身价值,将二者转化为动力。日本冰滑选手羽生结弦,为克服哮喘而学习滑冰,在此过程不断挑战自我,终于在平昌奥运会一鸣惊人:他将对自我的爱转化为对非我的动力。跳水选手郭晶晶,在视网膜剥落的情况下毅然为国而战,成功折桂。她将对非我,对国家的爱转化为自我发掘的动力,从而更加完美地升华了自我。因此,自我与非我两者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只要用恰当的眼光去看,它们并不是格格不入的。
热爱自我与非我,努力铸就更灿烂的人生!
让每个人都做到兼顾两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值得我们身在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为之付出毕生的努力。列夫·托尔斯泰曾言:“人生的目的不在于完善,而在于越来越接近完善。”既然如此,只要尽力的爱自己,努力的爱他人,日臻完善即可。
【篇二:沙子沙地绿洲】
当我看到沙子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想到了五十年前的塞罕坝。60年代,河北省的塞罕坝上没有会唱歌的小鸟,没有清澈的小溪,更没有粗壮的树木,那有什么呢?沙子,沙尘,沙漠!
那是一个狂风肆虐的地方,尘暴如猛虎,时刻都在威胁着坝上村民的生活,我们很难设想:天宇之下,到处都是灰蒙蒙的。狂风怒吼,铺天盖地地撕扯着天地间的一切。村民们走在坝上,风夹杂着沙尘如刀割似的吹在脸上,刺鼻的粉尘味,弥漫在户外户内,让人无处可藏。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就在这时,在塞罕坝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建设边疆的大学生们来到了这个地方,他们正值风华正茂,朝气蓬勃,为了祖国建设,他们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为了改变塞罕坝的荒凉景象,他们来到了这片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
很多造林专家都说过,塞罕坝上的沙子太细小。树木很难在这里成活。可是林场建设者们并没有放弃,反复实验,反复研究,终于在50棵树苗中,成活了29颗,他们继续努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坝上建房造屋,安居乐业,随着时间的推移,50多年,今天,我们再走到赛罕坝上,已不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而是在华北地区构筑起的一道绿色的长城,郁郁葱葱的树木,松杉万顷,绿洲千里,这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换来的,用生命浇灌出来的,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烙印心田!我应该也有责任,从他们手中接过这个接力棒,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