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博山的作文

【篇一:这儿真美】

我的家乡博山公园,四季是美丽的。

每季的周末我都和妈妈去公园,顺着沿河西路来到了公园的前门,高高的台阶两边有两头石狮子。沿着左侧的小河往里走,有一个人工湖。春天时,小河轻轻地流淌着发出“哗哗哗”的声音,两侧的绿树发芽了,细细的柳丝上长满了淡黄色的嫩叶,花坛中小草也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伸出尖尖的小脑袋,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

往里走,有一个长长的坡道,夏天时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花儿,有蓝色的、粉色的、黄色的、白色的,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一阵风吹来有股淡淡的花香,花儿上有“嗡嗡”地小蜜蜂和轻飞的蝴蝶,它们时而飞起,时而落下,像是在跳芭蕾舞,给公园增添了几分生机。

再往上走,公园的上面有铺满鹅卵石的小道,有一张张的石桌和凳子还有好多的健身器材。我看到有成群结队的的人在小道上散步,往右侧走,看到有几个凉亭,站在凉亭上,可以看到博山城里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再往前走,左侧有一个大大的广场,广场上有成群结队的人们,有的在打扑克牌,有的在唱歌跳舞,有的在健身,还有的在旁观着,真是个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啊!

冬天,雪静静的下着,四周白茫茫的一片,小路两旁的冬青上挂满了洁白的雪花,像个大大的圆球。小朋友们的,脸蛋红彤彤的,戴着手套,在公园里堆着雪人、打着雪仗玩的可欢了。

四季的博山公园可真美啊!

【篇二:在我的家乡重拾童年】

春天的有种蓬勃的绿色,带给我们希望的色彩,我的家乡又何尝不是这样?博山,一个具有活力的地方,最令我喜爱的就是那一年四季的博山公园。

春天的博山公园,游人特别多,他们都往牡丹园簇拥过去,不用说,肯定是看牡丹了。

一排长长的篱笆,围着明星般的牡丹,游人们不由自主的掏出手机,咔嚓咔嚓的为牡丹拍照。

牡丹好像很享受这种境界,微风吹来,粉色的牡丹舞起花裙,轻轻地,真像一位舞者在翩翩起舞。红艳艳的牡丹也不能落后,只见一大群蜜蜂簇拥在它身上,和它一起载歌载舞。当然还有白色的、紫色的……许多牡丹一同起舞,千万别打扰它们,它们已经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夏季中旬,牡丹谢了,鱼儿又抢了它们的风头。夏季的鱼儿特别爱上钩,来公园的人差不多都是一个着装:草帽、背心、短裤、凉鞋,当然还不能忘了一把大蒲扇。爱钓鱼的当然要带上鱼竿和小桶,借着微微晨光来的,踏着薄薄余辉去的,总会收获不少鱼儿。

秋季的博山公园如童话城堡一般,这里是孩子的乐园,落叶飘下来,满地的金黄,抓起一把,向上扬去,一串笑声传出,这是最美的境界。

冬天,博山公园冷了,欢乐的气氛也冻结了,一辆辆的大卡车来来往往,运下一批批彩灯,为新年做准备。

一年四季的博山公园,给了我快乐、笑声,还有属于我的真正的满足。

【篇三:美丽的博山公园】

星期六的时候,妈妈带我来到博山公园。

公园里面那里是人山人海,早上一起来的时候发现好多人都在那里赏花。樱花,桃花,海棠,红的,粉的,白的,五彩缤纷,博山公园成了一片花的海洋。忽然传来一阵响声,原来是从山顶流下的一条小溪,很多小朋友拿着水枪在那里玩水,发出阵阵快乐的笑声。

中午人渐渐得少了,我们去了山底的小湖旁边,湖里面已经有小小的荷叶,隐隐约约透出新绿。有几只天鹅在一个无名小岛上玩耍,高傲的仰着头,悠闲自在。我们爬到半山腰,那里有一处小亭子,里面有一套象棋,好多老人在旁边看下棋。有一些小青年在围着广场跑步,还有一些阿姨在打羽毛球、踢毽子,有些小朋友还在骑自行车。

我怀着满怀的快乐登上山顶,到达了山顶以后,我非常激动,因为我是第一次登上山顶,山顶上非常美丽,有郁郁葱葱的小树林,绿油油的小草,还有美丽的小花。山顶的小树都已经开花了,虽然开得不大,但是闻起来还有浓浓的香味,我走着走着发现前面有一个非常深的大湖,我觉得这就是流水的源泉吧。

下山的路上发现有一群小蜜蜂从耳边飞过。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发现有些花已经开始落下了,春天已经快过去了,我们的日子过得真快啊!仿佛在一眨眼的功夫,夏天就要到来了。

【篇四:我最喜欢妈妈】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喜欢谁?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妈妈。

记得我8岁那年的春天,阳光明媚,春风拂面,我和您去博山买书。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我们俩很快就坐上了车。

刚一下车,我的心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因为我看见一位老奶奶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跪在马路边乞讨。人很多,把老奶奶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我借着个子小的优势从人缝中硬挤了进去。

那位老奶奶头发花白,乱糟糟的,脸上脏兮兮的,岁月在给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她的眼睛呆呆的、直直的,望着过路人,仿佛在说:“行行好吧!”看到这一切,我心酸极了,脑子里不断地想:难道老奶奶没有孩子吗?我的姥姥和她年纪差不多,但过着幸福的日子,而她……想到这儿,妈妈的话又在我的脑海里回荡:做人要善良。

我不再犹豫,拿出口袋里要买书的钱,递给了老奶奶。老奶奶接过钱,抬起头,脸上不再是愁眉苦脸的样子,而是清澈的笑容。您看到我的做法,微笑着向我点头,夸我是个好孩子。

光阴似箭,眨眼间,已经过去多年了,每每想起这件事,我就为当年的做法感到自豪!

妈妈,是您让我懂得了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您是我最喜欢的人。

【篇五:学插花】

今天,我们在博山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中,去了老银座的负一层里面的“花蜜”工作室学习插花。

教我们插花的老师叫米尔,和她的聊天中,我知道了,她是从外地来到博山打拼的,凭她的努力,现在已经把父母从老家也接来了,他们现在一起住在博山。她的每一步都走得十分的艰辛,她的付出和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让花蜜绽放出了魅力。

插花开始了,我先选了太阳花插进花泥里,先把花剪短一点,剪成45度角,我选了橘色、粉色、红色的太阳花,我想这些鲜艳的颜色会给看花的人带来快乐。我又选了洋桔梗插到里面,这种只有粉色,我就把粉色的洋桔梗插了两支。我还插了小雏菊,小小的花红黄相间,竟也美得婀娜多姿。我又选了尤加利叶,这种叶子特别长,所以我就剪了一整束的一半插到里面,果然红花需要绿叶的衬托,这样一来,花篮生机多了。花篮完工了,那花篮里面五颜六色的,多美丽呀!远看,那一朵朵花像一只只展翅飞舞的蝴蝶,把单调的冬天渲染成了灿烂的春。

这一次采风活动真有趣呀!我也把插好的花艺,送给每日为我付出、陪我成长的妈妈。也愿妈妈和其他爱我的人,幸福就像花儿一样绽放在岁岁年年……

【篇六:五仁月饼】

又是一年中秋时节,又是吃月饼的时令。

“年年中秋明月夜,岁岁月饼有不同”如今的月饼可谓种类繁多,新款式月饼层出不穷。如冰皮月饼、果蔬月饼、海味月饼、椰奶月饼、茶叶月饼等。在众多的月饼中,我对五仁月饼情有独钟:五仁月饼,能吃出童年的味道、记忆的味道、思念的味道。

老家有八月十五看闺女民间风俗,在农村与泰山奶奶的关系不大,更在意是看看闺女家的收成怎样?只知道家里闺女出嫁后,父母在八月十五前几天要去看出家闺女,带上月饼,蒸上大馒头送去,怕接不上顿。父母不在了,就有哥嫂们、侄子去看,闺女无论年龄多大,每年都要去看。

每年的八月十五之前的几天,是我孩提时代最期待的日子,因为家里要招待母亲的娘家人,饭菜的质量肯定是有所提高的,一年中的第一次吃肉,就是在这几天中,也固定不准,但是一定能吃得上。第二次吃肉是过年的时候,我和妹妹才能吃到第二次肉。

我们的村子不算小,有1700多口人,姓氏比较杂,有十九姓,同村的亲戚也多,经常是这样,本家要等着拿着亲戚拿来的月饼去走亲戚,亲戚家留下客人招待,同时又让家里人提起月饼去走亲戚了,经过四五家周转了之后,那个看亲戚的月饼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尽管包裹月饼的纸张已经作揉得不像样子,但是谁家也不会留下月饼,因为谁家也不富裕。偶尔留下几个月饼,也是全家分着吃。孩提时代的月饼只有月饼的概念,具体的味道,反而是模糊的,没有吃肉那么深刻。

等到自己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家里的条件相对来说好一点了。父亲能自己从小卖部里买四斤月饼,不用等亲戚家的月饼来走亲戚了。就是在这个时候,才能吃上月饼,但是要等到八月十五晚上,父母从地里忙完之后,全家人在院子里吃完饭,边赏月亮,边吃月饼,那时候我才知道了五仁月饼,豆沙月饼。比起绿豆沙月饼腻味来,我更喜欢五仁月饼的馅料,有花生仁、核桃仁、瓜子仁、冰糖、青红丝,掰开之后细细地寻找馅料全不全,并不是一口吃掉,而是要细细的品尝。最后还要把包月饼的纸里的月饼碎屑舔一遍才算圆满,要不然,老人会说,这孩子不会过日子。如今倒是不用舔了,但是吃月饼碎屑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到了我上四五年级的时候,二舅开始开经销部,为了省钱,二舅自己拉着地排车去博山进货,因为博山的食品比我们当地的要好,好卖,利润也大;二舅去博山要经过我的村子。每逢中秋节前,二舅在进货回来时顺便到我家看十五。让我尝到别样风味的五仁月饼,外酥内嫩,青红丝子也鲜艳,冰糖块粒大,会在嘴里停留好长时间,那种甜甜的感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以至于到现在还是说博山的五仁月饼最好吃,尽管我们当地的大峰月饼口感味道已是上乘。

那些因为缘分而来的东西,终有缘尽而别的时候,今年的八月十五却就不一样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十五还是那个十五,给我送最好吃五仁月饼的二舅去年冬天离世了,再也见不到给我留下美好回忆的二舅了,物是人故,唯思念无穷……

凤城初级中学 狄寿永

热门推荐
1人能百忍自无忧作文
2我的弟弟
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4英语课表演
5读书的议论文
6碎片化时代
7秋天的田野
8《让孩子着迷的77x2个经典的科学游戏》读后感
9快乐的秋游
10我的家乡
11童年趣事
12为钱钟书点赞
13我是小牙医,护牙我最行
14我家的鹦鹉
15可爱的小乌龟
16最难忘的时刻
17我喜欢画画
18关于比赛的作文
19学生作文
20同学小传
21迎大运
22心里装着春天
23小鸟的诉说
24我喜欢
25我爱书香
26读懂妈妈的眼神
27熟悉的陌生人
28呼伦贝尔大草原作文
29做人要诚信
30致敬经典摒弃凡俗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