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童年记忆】
你们见过小溪和小桥吗?它们可都是我的朋友呢!你们也来我来至认识一下吧!
当我来到那熟悉的小溪,我被那潺潺的流水声陶醉了。我在那里洗衣服,洗澡……我也经常在那里捉虾子,我在溪边吹着叶子,那美妙的声音,仿佛在大海吹海螺。在雨后的阳光下,小溪好像发了皮气似的。那好听的流水声,却变成了婴儿般的噪音。不久小溪又和从前一样温柔,活泼,开朗……我又可以和小溪一起玩了。
小溪的上面是小桥,我寂寞的时候就会在那里坐会儿,坐在上面还常常自言自语。我还记得,在我三岁那年,那是我第一次走过这座小桥,我当时很害怕,但我好像感觉,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我的内心,一直在叫着,不要怕,你可以的。这种力量帮我的恐惧都征服了。
如今,我十岁了,我跨过这座桥时我就想到了我小时候的童年,现在想起来还真的很怀念。已经过去七年了,那座让人能感受回忆的桥,还有那让我怀念的小溪,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
【篇二:你最珍贵】
记得小学二年级刚开学不久,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那就是你。黝黑的皮肤,高高瘦瘦,头发凌乱蓬松,给人一种放荡不羁的感觉。眼睛大而有神,鼻梁高挺,紧咬的嘴唇,仿佛天生就是一般犟皮气。老师就把你安排在我的座位后面。
没多久,我发现我俩有很多共同兴趣,比如,爱踢足球。我们俩常常约定放学后去操场上玩足球,切磋球艺。没想到你的球踢得那么好,左冲右突,前挡后截,冲锋、颠球、防守、射门,样样精通。我们俩对阵,你像一道黑色的闪电,从我身后划过,将我脚底下的球钩了去。无论我守门如何严密,只要你"临门一脚",便使我难逃惨败的命运。但你从不以胜利者自居,而是一招一式地教我如何控球,运球,传球,进攻,防守等,在你的帮助下,我的球技大有进步。
你的字写得不好,常常被老师批评,于是我买了一本字帖送给你,帮助你一起练习,起初你的字歪歪扭扭,我便一个一个地纠正:"横要平,竖要直,敝要弯顺,捺要到底,最好还要写出捺脚。"我把我写好的字摆到你面前,让你比较,临摹。事后还像模像样地为你打分,故作老成地对你说:“徒儿啊,你的字虽有长进,但仍需苦练,不可懈怠。”每当这时你都会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说一声:"喳",然后对着我狡黠一笑说:“老人家,你是想让我教你踢球吧。"说罢,两人相视大笑。
就在五年级放暑假的前一天,你突然告诉我:父母迫于生计,要去南方很远的城市打工,你要随父母一起去那个城市读书了。如晴天霹雳,我伤心地哭了。
记得临分别的那一天,我送你到车站,你把平时我们踢的那个足球惦到我手里:"这球送给你,做个纪念吧。"我接过球,泪水再一次夺眶而出,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我们还会再见的!"你不停地安慰我,但声音里却尽是难分难舍的哽咽。
现在,我总会抱着你送我的足球安静地坐着,用手抚摸着粗糙的球面,深情地对它说:"你最珍贵!"因为它凝聚了你和我那段童年的友谊和快乐!
【篇三:外公外婆教会我如何讲礼貌】
刚过完国庆,就迎来了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的“老人节”。这个节日是提醒每一个人都要: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提起老人,这让我想起过去许多的美好回忆!
小时候,我被外公外婆带到了他们的老家——肇庆。他们的老房子就在一个居民区里,我刚到那里非常不适应,没有电视,没有空调,就连我最喜欢的玩具都没有,这下可把我惹急了,哗哗哗的就对外公外婆耍赖皮气。我见他们把这不当回事,我这下发“大招”了,一爬起来,就对外婆又“打”又“骂”,这下好了,打“虎”不成,反而被“虎”吃了。外婆发火了,出了个“绝招”后,好不容易把我“安顿”好,然后慢慢地跟我讲起道理来。
外婆皱着眉头说:“做人,最主要是讲究一个“敬”字,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这个‘敬’字,这个人终究不成大事,你刚刚是不是失去了这个‘敬’字?”“恩恩,这里啥都没有,那我怎么办呐?让我怎么玩嘛,哼!”我有点赌气地应着。外婆耐心地说:“玩具没有可以买,空调没有,但家里有风扇,况且这是冬天,你吹什么空调啊?电视没有就没有,小孩子看那么多电视干什么?你就是有那颗好奇心,不收不行!”“但是……”我的话没出口,就被外婆制止了。外婆又说:“礼貌,是排在第一位的,人处处都要讲礼貌,出门要说一声‘我走了’,就像弟子规里说的:出必告……”“反必面!”我紧跟着说道。外婆又说:“你看你,这就是不讲礼貌的表现,大人说话不能打断,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如果打断了,别人会说:这个人真没家教。你愿意别人这样说你吗?”我说:“不愿意!”“就是嘛,锴锴,你要记住,出门在外,包括在家里都要把礼貌放在第一位!”
那天,外婆跟我讲了许多,我不知道记住还是没记住,总之,外婆是对我好,知道要对老人家有礼貌。
时隔那么久,我的小时侯的“根”没彻底拔掉,你看,我旧病复发了……
随着一丝“火花”我暴躁的脾气又开始复发了,外婆仍是说道:“锴锴,你还是没有听懂我以前对你说的话,哎!”随着一声“哎”,我彻底后悔了,因为,我知道我伤了外公外婆的心。
我从那时起,我决定改过自新,重新做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