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金镯子的作文

【篇一:时光匆匆——《城南旧事》读后感】

每个人都有童年。而童年是一张张纯朴又可爱的笑脸,是一首首悦耳动听而又熟悉的儿歌,是一段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也让我想起来了曾读过《城南旧事》这本书。

它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已其六岁至十三岁间发生的故事所为题材的自传体小说。主要讲述了上半个世纪小英子生活在老北京的童年生活。最让我为之印象深刻的就是《惠安馆》这一章。惠安馆里住着一家人,人们都说他们的女儿是疯子。于是小英子的妈妈和宋妈都不准许她靠近哪里,可小英子偏偏一点都不怕,一点恐惧感爷没有,反而还常常背着他们偷偷溜去惠安馆。于是,渐渐地小英子认识了被人们说成是“疯子”的秀贞。也明白了秀贞并不是真的疯了,而是因为太思念不见了的小桂子还有她的三叔。让我大吃一惊也让小英子意想不到的是,妞儿竟然就是秀贞的小桂子!妞儿是小英子的朋友,她俩一般大,因为一次偶然小英子终于发现了这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后来小桂子和秀贞相认了,可秀贞却说要带着小桂子去天津找三叔也就是她爸,让我感动的是当小英子知道后,不顾还在发烧的身子,没有一丝犹豫将妈妈的金镯子拿在手中,不知踩了多少个坑坑洼洼才追上了秀贞她们,而却只是为了把金镯子拿给她们做盘缠。虽然秀贞她们走的急冰没有道谢,可她并没有后悔。我想如果换做是现在可能并没有人会做到像小英子那样无私的举动吧!

我们应该像小英子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在小英子十三岁的时候很不幸,她的爸爸得了肺病去世了。英子也就从此告别了美好的童年,走向了社会,走向了生活……

书中出现过的人物都已经一一离开了英子。而我们也是一样,虽然现在正处在美好的童年时代,可这并不是永久的,我们都会长大,父母也都会变老,可能最终离我们而去。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不要任流时光匆匆而去。

童年是无忧无虑的,但它像一条小河汩汩流去,一去不复返……

【篇二:惠安馆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小说《城南旧事》,其中《惠安馆》这一章使我印象深刻、深受感动。

本文主要讲的是:惠安馆中有一个女子,叫秀贞。她因为未婚先孕,孩子生下来了,又被秀贞的父亲偷偷地丢了,失去了丈夫,丢了孩子,秀贞忧伤过度所以她发疯了,被人叫做“疯子”,但秀贞在主角英子的帮助下找到了丢失的女儿妞儿,母女两团聚了。也许是命运捉弄人,就在她带着妞儿去寻找孩子她爸的路上,被火车撞了,母女双亡。这是一件多么悲伤的事啊!

读完这篇故事后,我不禁感叹:这对母女真是可怜啊!秀贞未婚先孕,在那个年代里,会受到别人的鄙视。她不仅孩子她爸跑了不回来,而且孩子一生下来又被自己父亲给丢了,这是多么悲痛啊!仅因为对丢失的孩子过于思念而被叫成疯子,遭人鄙视嫌弃。只有天真善良的英子愿意和她做朋友。妞儿从小就被丢弃,被收养后也天天被养父毒打,生活生不如死。而英子,不仅家庭富裕,还有很多的好朋友,生活快乐又幸福。英子心地善良,疯子秀贞和可怜的妞儿都是英子的好朋友。当英子知道妞儿就是秀贞丢失的女儿时,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她决定帮助秀贞和妞儿,让她们团聚。英子把妈妈的金镯子偷来给她们,让秀贞带着妞儿去找爸爸,可惜的是她们还是没有走出北京城就死在火车底下。这对母女是多么的悲惨呀!而英子的行为还是让这人间有了温暖。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吃、穿都不愁,玩还要玩出花样,有时吃不合口味的菜还要耍小脾气。我们现在的生活对那时的人来说简直是天堂,想也不敢想。所以我们有这么幸福的日子,让我们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吧,就像幸福、天真、善良的英子那样,助人为乐。

这就是我读《惠安馆》的感受和启发。

【篇三:琐细小事里的真情大爱】

“六月六,接热肉。”中午,大姨、小姨和妈妈齐聚到姥姥家,她们坐在葡萄架下唠起了家常。

一缕顽皮的阳光透过葡萄叶的缝隙照在妈妈的金镯子上,发出金灿灿的光芒。

“哎呦,二妹,什么时候买的金镯子,不错,不错!”大姨捧起妈妈的金镯子眯着眼睛赞叹着。

“结婚十周年,他爸给买的。”妈妈满脸幸福的笑容。

“这是老凤祥今年最流行的花色,40克足金,比较大气稳重。”徐州来的小姨一副行家派头。

“不过比起二姐的气质,这一款又太保守了”小姨抬起手,露出一串细细的连在一起的金镯,活像我的玩具“手拉弹簧。”

“三妹,你这么懂行,快看看我的。”大姨看着小姨,急切地露出自己的胳膊。

“噗呲——大姐,你这太上老君金刚圈早过时八百年了,赶紧换。”小姨瞥了一眼,摆摆手。

“好,明天也去老凤祥重新买个时尚的。”大姨咬咬牙。

姥姥转了转自己手腕上灰白色的银镯子,像自言自语:“你爸说等到年底卖了羊给我也换个金的。”

“哎呦,妈,可别,你一农村老太太戴什么金镯子。”小姨赶紧阻止。

“妈,现在骗子太多,你戴不安全。”大姨也是一脸的担心。

“我看家后小荣妈和小浩妈戴了好多年也没事。”姥姥据理力争。

“她俩识字、又精,你能跟她们比。”大姨向妈妈挤挤眼。

“……”妈妈看着姥姥,张了张嘴,没说话。

傍晚,阳光透过葡萄架,留下一片斑驳的光影,我们向姥姥挥手告别,妈妈的手腕上光秃秃的。

“妈,你的手镯呢?”我很好奇。

“你猜?妈妈笑了笑没回答我的问题。

看看姥姥,她的手腕上发出一圈金色的光芒,我拍拍头:“哦——我知道了。”

夕阳的余晖中,一串串葡萄在微风中快乐地抖动、欢笑,姥姥说,下次再来的时候,葡萄就熟了。

【篇四:书里有个我】

打开一扇窗,轻挑一盏灯,桌上一杯茶,手捧一本书。微风荡漾,沁人的墨香与茗香交织在一起,编织了一场梦,梦里有本书,书里有个我……

忆城南旧事,英子是个无忧无虑的女孩,在旧京城中长大,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我记得,在冬日的暖阳中,她觉得只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乐趣。曾几何时,我似乎也有同她一样的想法吧。

大片的槐花被雨打风吹去,柔软的暗香浸泡在满地的泥水中。

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惠安馆的故事了。英子在惠安馆认识了一个别人口中的疯女人,秀贞。但英子却觉得秀贞与别人家的姑娘没什么不同。秀贞的女儿一出生就被扔到了城根底下,生死不明,秀贞也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变得疯疯癫癫。英子有个玩伴,叫妞儿,她的容貌和身世与秀贞描述的那个苦命的孩子十分像,终于有一次,英子在妞儿脖子后面发现了那块青胎记,不惜偷了母亲的金镯子为了让她们团圆,在妞儿要和秀贞离开时,英子却又舍不得,一路追着火车跑了出去,还因此大病了一场。然而,命运弄人,也才是刚刚相认的两人,却惨死与火车轮下。当时尚还年幼的我,和英子一样,不明白为什么人是为什么可以这么轻易就离开的。

尽管如此,在英子的世界里,却还是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她也总是乐观积极的面对这个世界,我的情绪总是会和英子一起,她喜我便喜,她悲我便悲。

再后来,英子也渐渐的在旧京城里,伴着那些人和事儿,长大了。

后来英子父亲病危,直至死亡。英子也不再逃避现实,她镇定地接受了事实,决定担负起帮助家人的责任。最终,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结尾。或许,在生与死这件事上,她比我看的更透吧。

恍惚如梦,我亦醒,看着窗外日新月异的北京城,看着街上来来往往行色匆匆的人们,谁也不知道谁的身上有什么故事,那个在旧京城长大的女孩,那个书中的我。

热门推荐
1放风筝
2我的校长
3梅花一韵
4花开花落
5夏天的韵味
6“红学”的发展
7自由黄山游
8那件事让我很难忘
9“三条虫”
10致老友
1150年后的衣服
12读《绿野仙踪》有感
13每天叫醒我的不只闹钟更有梦想
14精彩瞬间
15游荆川公园
16找回奔跑的感觉
17水珠游历记水珠游历记
18像空气一样的母爱
19《触摸春天》读后感
20我家有个“三国演义”
21扬州作文
22与感恩一起走过的日子
23我的阅读计划
24我爱我的家乡
25老家的馄饨店
26沉醉在烟雨的世界里
27吃一堑,长一智
28我爱我家
29秋天的记忆
30乡村风光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