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瞻临的作文

【篇一:千古一梦话兰亭】

《兰亭集序》,书法上的巨制,散文中的名篇!千百年来,多少人心慕手追,瞻临细品,如清茶余韵袅袅,似美酒醇香浓浓。循文揽胜,我又一次沉醉在字里行间,品文赏书,慕百侣同游、恣情山水之情,感禅思妙悟人生哲理之趣。

简练畅达是序文的一大特点,开篇以极其简练的字句点明时间、地点、事件,继而写景、议论抒情。写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写景物“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活动“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写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虽无藻饰斑斓夺目之色,却有冲淡平和清丽淡雅之幽,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皆备。羲之惜墨如金,却字妍句丽,彰显魏晋清谈之风,涌动文人雅士的雄辩之才。

融情于景是序文的又一个特色,羲之触景生情笔触之间流灌着钟爱大自然的深沉情感,满溢豁达积极的人生情怀。俯仰之间足见羲之胸襟怀抱之开阔,“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羲之文思如泉,妙笔生花,如同神助,随着视角的迁移,情思的张驰,行文极有层次条理地展开,快人快语如幽兰轻吐。深情诵读兰亭序文,韵律谐美,如临泉叮咚,似在耳畔;兰亭宴集,犹在眼前。

千古一梦,世殊事异,可唯一不变的是那份深沉的情感——“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序文后半部分,情调由欢快畅达转入深沉感慨,羲之抚今追昔,寥寥数语道尽友人相聚种种情态:“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兴,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免不了兴尽悲来,一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流露出人生苦短的慨叹。而一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又流露出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热情的执着。禅思妙悟,清谈阔论,不失飘逸洒脱之气质;一句诤言,醍醐灌顶,独树一帜,化消极伤感为积极豁达,在思想层面立一新高,不失擎天拄地之气概。

羲之出身名门,家人多善书者,而天资聪颖的他自幼酷爱书法,勤加练习,功底日益深厚,中年王羲之已是同时代书法名家。在这风和日丽的

三月初三日,与名流四十一人齐聚景色优美的兰亭行脩稧之事,流觞饮酒作诗助兴,成诗数十首汇为一集,公推羲之当场作序一篇。兴之所至,羲之情思流转,舞动鼠须蚕茧留痕,运笔自如,出神入化,序文一气呵成。观其书用笔细腻而结构多变,灵动与骨力并现,是谓字字珠玑,章法结构完美,后人评注,有“神气冲合”之妙。《兰亭序》在书法艺术上登峰造极,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形神兼备,其韵天成,开一代书风。二十个“之”字,形态各异,飘逸灵动,气韵鲜活,为人们津津乐道。唐时,太宗独爱,将其树一新高,历代名家评点载誉,更是推波助澜让《兰亭序》家喻户晓享誉世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为历代名家钟爱,世人景仰!习书者多有瞻临,每得其要无比欢心。

每感斯文,心潮波翻浪涌,余撰文释怀:一曲兰亭千古梦,尽得风流贯古今!

热门推荐
1蜗牛历险记
2留一点老时光给自己
3我看孝顺
4走进初三
5我的家
6告别小妖读后感
7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8那是一次拼车的尝试
9采摘之乐
10放风筝
11形形色色的人
12国清之旅
13坚守的作文
14四季的美景
15可乐瓶的经历
16爱臭美的妈妈
17勇往直前
18难忘西瓜田
19暑假我为爸妈做的一顿饭
20第一次煮面条
21定格在晨曦中的一幕
22我是小小漂流瓶
23打水漂
24想起那件事我就很开心
25未来的磁悬浮房子
26无声电视中的母爱
27团结就是力量
28我有个梦想
29学会欣赏
30大西北之旅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