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脚碗的作文

【篇一:温式年夜饭】

今年,我是在外婆家过的年,因为外婆家住在温州,饭菜会比杭州城里更有特色。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一般亲戚朋友间串门吃的,通常从腊月24开始轮流吃,会聚个2-3桌,气氛非常的好。

这一天,外婆和外公都很忙碌,要早早起来开始准备,外婆要戏剧性似的为我们准备八个冷菜和十个热菜。温州的冷菜要用红色的高脚碗装着,非常的精致和喜庆。

首先桌上先摆八个冷菜,有海蜇、海目鱼、海鳗鱼、鸭舌、虾干、酱肉等,以海鲜产品居多。第一道热菜肯定是汤年糕,寓意年年高,来年升官发财;里面配有包心菜、鸡蛋等配菜,这个是我比较喜欢的菜,很有嚼劲,有甜有咸。上菜的顺序也很有特色,一般吃完一个热菜,再上一个热菜,车轮般上菜的……吃完后我数了下空盘,一共有十个热菜,号称十全十美。吃完饭后的水果是瓯柑,属温州特产,有点介于桔子和橙子之间,还略带一点苦味。瓯柑是外公自己种的,纯天然有机食品,大家都夸外公家的好吃。

这天,我过的很开心,在新的一年里祝愿家人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篇二:年味】

和爸爸妈妈徒步从府前街往奶奶家走去。

已经是下午五点多,天色开始显暗了,又是阵风,带着几片云遮盖住了天空,好像这个城市一瞬间沉入了夜。

在春节前拼命赶工的公园路已经具备了通行条件,街道两旁也立起了朱红的灯笼,还十分创新地建起了明清时代的城墙和古楼,颇有一番韵味。本来,这里应是除夕夜里最热闹的地方了,但这次较先前则显得完全不一样。一路走下来,几乎没看见几个行人。路两旁的店面尚未正式投入市场,因此几乎都是大门紧闭,安静到我可以听见冷风吹过我耳边的声音,以及板鞋踩在石头路上有规律的“的的”声。

我带着口罩,拼命地呼吸,却只是吸到自己呼出的水汽,又闷又难受。口罩便是我呼吸新鲜空气的最大障碍。

但也没办法。这是去年十二月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这些由中华菊头蝠开始传播的病毒已经感染了数千人,它们活泼的闯进了我们的中国年,毫无畏惧,它们活在所有人惊恐的对话当中,活在那些只增不减的确诊病例中。而且,它们还极有可能飘散在今天晚上的空气中,饥渴难耐,寻找着新的宿主。所以谁还敢在这个时候出去闲逛,那些没办法的,也都纷纷用口罩遮住了自己的口鼻。

今年,真是最不像过年的一次了。大人们担心自己会被感染上病毒,生死便要交给老天定夺,小孩子们也抱怨着,但毕竟他们终究还是少虑的,他们只是对接连取消的宴会有些许不满。现在最开心的只怕是病毒了。

到了奶奶家,之前所感到的种种冷清与无味,在进门的那一刻被吹散了。亮着的日光灯让之前一路走来,习惯黑暗的我感到有些晃眼,餐桌上已经摆满了温州过年特有的高脚碗,盛满了美味的菜肴,一盘热腾腾的炒年糕,白色的热气在冬夜里显得更加温暖。客厅里传来一阵笑声,听声音的粗犷便知道是两个表哥在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不一会儿,爷爷从厨房里一声喊:“开宴了!”我们都来到餐桌旁就坐,整个房间在那一瞬间,更热闹了起来。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家人们,今天都汇聚在一起,自然有好多话题可以谈,讲得最为热闹的当然是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我们最为看重的中国年……

夜深,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指针走向十二点,偶尔响起的鞭炮声,告诉我,新的一年了。

因为病毒,让这次过年成为最没年味的一年,但这种家人的团聚,这种“年”的意识,岂是病毒能冲散的!

【篇三:藏在心底深处的民俗】

“二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作吹箫……”绕过几个坐在胡同里咿呀学语的小孩,我怀着一种紧张却又愉悦的心情,不由加快了脚步。

这是一栋小平房,不过两层高,屋顶上灰黑的瓦片整整齐齐的斜放着——典型的江南人家。推开门,陌生而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正在厨房帮外婆打下手的妈妈迎声为我介绍七大姑八大婆,嘱咐我要好好陪他们聊天谈心。

这时,正在后院玩的表妹唤我一起去扫地,美曰是什么“除旧布新”,其实就是一群小屁孩拿着扫帚漫天飞舞。我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们“群魔乱舞”。

看——

他们一“舞”起来就忘情了,疯狂了,没命了!五六个小萝卜头使劲挥动着比自己高两个头的扫帚。不协调的抖动,是疯狂的舞姿;口中的念念有词,是降魔用的咒语;红彤彤的小脸蛋儿,则是新年新气象的象征。

疯够了,闹够了,小萝卜头们在我带领下服服帖帖的进了屋,当初放在角落的圆形大桌子被挪到了中间,几盘放在红色高脚碗的冷菜静静的望着我们。“妈妈!我要吃鸭舌!”小表弟一下子窜上了座位,“要外公先坐你才能上去哦。”温柔的姨妈对表弟眨眨眼,表弟的脸瞬间烧了起来:“对对,外公要先坐的,我才不当长胡子外公呢!”一屋子其乐融融的笑声仿佛能掀动屋顶,这,就是家吧,我悄悄对自己说。

年糕是年夜饭的打头阵,由外婆亲自下厨,长长扁扁的年糕被切成细细一条,与包菜,肥肉同炒,末了再洒一把胡椒粉。那味道真不是盖的:自家年糕的米香混着胡椒粉的泼辣,让人食欲大增。

忽然窗外一声爆竹划破天际,小表弟边啃鸭舌边含糊的背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大胡子外公疼爱的捏捏小表弟的脸,又夹了一筷子鸭舌放入他的碗中。电视中春节联欢的节目与爆竹的燃放声以及亲人们四处洋溢融为一体,热闹中确实有那么几分嘈杂,但那声音似乎让人讨厌不起来,似乎更有一种沉淀千年后心静如水的安全感。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翻页,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也会做一些“群魔乱舞”,而我们也会老到坐在房间与年轻一辈谈天论地,但过年给我们,给中国人带来的心悸与感动,是永远藏在心底,永远也忘记不掉的。

仿佛我的耳边又传来那几个孩子的学语声:“……四月四,做做四,五月五,过重五……”

热门推荐
1我爱读书交流会
2植树节作文
3我有了一对翅膀
4我爱春天
5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6教室旁的“小树林”
7令我感动的人
8一次有趣的活动
9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
10校园我成长的摇篮
11我的外婆
12我身边的小能手
13青春作文
14感恩老师
15快乐的植树节作文
16爸爸的鼾声
17未来的世界
18父母的爱
19抓鼠记
20我在倾听中得到快乐
21寻春
22我的弟弟
23我的理想
24今晚新月如钩
25畅想2059
26的秋天作文
27人间有味是清欢
28优秀作文
29池塘游记
30今天我当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