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读书故事】
从我们牙牙学语时开始,父母就给我们看一些只有图片,没有文字的小画册,随着我们的长大,书中字越来越多,图片儿则越来越少,但我们可能从中学到的知识也会相应的增多。现在,我一只在书海中长大的小书虫,将会与你们分享我的读书故事。
有一次,我们班组织订书,我没有订。当崭新的《我们爱科学》二月刊寄到时,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订了的同学拿走属于他们的那一份。在老师叫名字的时候,我多么希望老师能叫到我的名字呀!可因为我没订书,名册上没有我的名字,所以老师没有叫到我。回到家后,我便围着妈开始了漫长的“求订书”过程:首先,我央求妈妈:“妈妈,我想看《我们爱科学》,你就给我订吧!”妈妈马上否认:“不行!你已经看了两年了,该看些其它的杂志了!”我想,你现在不答应,那我就缠死你!说干就干,我立刻像个小跟屁虫似的,紧跟在妈妈的屁股后面,不停地说:“妈妈,你就给我订《我们爱科学》吧!”妈妈禁不住我的死缠烂打,终于答应给我订《我们爱科学》了。我高兴地手舞足蹈。
还有一次,我看故事看得正入迷时,妈妈好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宣布:“现在睡觉!”我只好骗妈妈说:“我出去拉个小便。”然后趁着上小便的功夫,去楼上拿来手电筒,藏在被窝里头,又拿起书,和手电筒放在一起。
妈妈一熄灯,我便缩到小被窝里头,和书相会。
我趴在床上,一只手支撑着身体,一只手拿书,这姿势真酸那,我不得不看看停停。可为了看书,我一连坚持了半个小时。虽然我腰酸背疼,可仍然很满足。
看完了这一本书,我才依依不舍地睡着了。
看书的滋味真好!
【篇二:追寻完美】
有人告诉我:不断追求才能感悟完美的真正内涵。于是,我毅然背起行囊,登上了一辆寻找完美的列车。
打开《完美名册》的第一页,上面写着“鲁迅”两个大字。我兴奋地告诉列车长:“快去绍兴!”他点点头,呜……猛然间,我感到车窗外的景色如闪电般疾驰起来,等到我再次回过神来,它们却在原地静静地呆着,不见一丝动静。
“到了!”列车长冲我笑笑。
我知道那里就是鲁迅先生曾经最钟爱的百草园,便飞奔而去。推开园门,映入眼帘的便是“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走进园子深处,间或也能听到“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琴声”。但此时,远处造型别致的小亭、流水潺潺的小溪、隐隐约约的琴声,重叠融合在一起,更见风趣!
透过田田的荷叶望去,远处小亭里一个瘦小的身影依稀可见。“那一定是鲁迅先生了!”我像是已得到胜利一样,带着花一般的笑容疾步走去。
“先生,你代表着完美,你能告诉我完美的真正内涵吗?”
“什么?完美?我?哦,不……”先生听明白我和来意后,竟不假思索地做了否定的回答。这无疑令我极为失望。
“为什么不呢?您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已经成为中国白话小说的经典,你的杂文一直是后人争相模仿的对象,你的……”
“不,你错了,”鲁迅先生打断我的话,“的确,我是一个取得较多成就的人,然而成就与完美不能相提并论。我花尽一生时间,让自己向完美靠近,可是最终发现这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梦罢了。对不起,你在我这里可能得不到满意的回答,到别处试试吧,孩子!”
我还想与他辩论,但不知道从何说起,我沮丧回到车上。
之后,我又拜访了陶渊明、李商隐……无一例外地,他们都让我失望而归。
难道世界上真找不到完美的人吗?我绝望地把那本《完美名册》翻到了最后的一页。“马克思”——个鲜明有力的名字使我立刻重新振作出来。“就是他!”我坚定地告诉自己。这个事业和家庭都赢得世人称道的伟人,一定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在雄伟的大图书馆,我找到了马克思并说明了来意。“哦?你是来寻找完美的?那你一定会失望的!”他把头从书海中抬起,“因为这根本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我劝你不要再浪费时间去找它,你必须知道,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应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知足常乐,这才是完美的境界。”
回到完美列车上,我开始沉思,也似乎逐渐领悟到完美的真正涵义:其实,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使生活节奏稳定有序,同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通过社交及文体活动,积极健康地追求完美才是真正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