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游上苑的作文

【篇一:游达活泉公园】

星期六早晨,春光灿烂,我们作文班组织了达活泉游园。

达活泉大门造型是牛形的大拱门,因为我们的邢台又称“牛城”。一进大门,景观大道的两边用鹅卵石巧妙砌成了二十四节气,我一下子就脱口而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景观大道的尽头矗立着郭守敬铜像,他手中握着四卷书,仰首展望未来,那四卷书代表着他四个方面的卓越贡献——天文、数学、水利和仪器制造。他制定了通行了360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他创立了海拔的概念,比德国的数学家高斯早560多年,为了纪念他,人们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我对我们的家乡有这样伟大的科学家而陷入深思,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不知不觉中队伍已经走远,要不是老师喊我,我还在那里仰望郭守敬的铜像呢?

我们来到了牡丹园,很可惜早了一个多星期,牡丹还没开放,可是老师给我们讲了牡丹仙子的传说。

唐朝女皇武则天,一次到上苑宴请众人赏雪,突然一团火红照亮了她的眼睛,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树绽开的腊梅,她感叹一枝独放虽美丽,可终不及百花齐放。突然兴致大发,下了一道圣旨:“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仙子接到圣旨都不敢抗旨,只有牡丹仙子说:“花开有时节,怎么可以不遵循自然规律呢?不是花开的时候,断然不能开放。”

第二天早上,园中百花盛开,武则天心花怒放,可是看到唯独牡丹不肯遵旨,于是大怒,令人烧毁牡丹,还连根拔除扔到了洛阳城外荒芜的邙山之上。第二年春天有人到邙山,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牡丹,洛阳城里的人纷纷出城观牡丹,还移植到了自己的家中。武则天听说后,感动牡丹仙子骨焦心刚,矢志不移的精神,封牡丹为百花之王。

接着我们又到了九龙池,那可是达活泉最古老的地方,连池边的槐树都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没想到达活泉公园有这么多美丽的传说和历史知识,今天收获可真多!

【篇二:淤泥不染,清涟不妖】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此诏书写下后,即便是隆冬,百花一夜之间全部绽放,或许是惜命,也或许是打心底的胆怯。但百花中唯有牡丹不留情色,甚至枝头一点绿意也未曾出现,本就不开花,在众花间显得愈加萧条,每一株都零零散散。武后自然没有好脸色,一怒之下将其贬入洛阳。“这就是抗旨的下场吧!你说它这是何必呢,我们除品种有所差异,看似也一般模样,若同于你我这般,岂不是可以逃过这一遭。”“是啊是啊,只是开个花的功夫罢了!”花丛中的花朵被枝叶包裹着取暖,挺起胸脯抬起头,一副看热闹的架势,个个搔首弄姿,将自己的花瓣开到最艳,花气濡染着寒风,想将这气味冻结在空气中,为的是博武后一乐。

牡丹连夜被发配到洛阳,洛阳城早就听闻此事,花还未到已是沸沸扬扬。大家都在议论此事,认为牡丹这样做并不值得,紧接着的是一阵唏嘘。牡丹眯着眼,邻近的花如何评论却都不曾入它的耳,它只是静默无语,散发着淡雅。你可以说它傲慢,可以说它执拗,但若真有能够坐下来细细品味它的人,或许才能感受到牡丹的心境。

牡丹被贬入洛阳自是不被看好,可这牡丹像是与人作对,来到此地玉笑珠香。绽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丰腴娇媚。花香更是沁人肺腑,令人羡煞。顷刻间洛阳便炸开了锅,吵着嚷着来洛阳看牡丹的人也不在少数。周围的花黯然失色,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牡丹却也只是开着,依旧静默,它按照自己意愿将花瓣开得姹紫嫣红,这是自己选的时日,自己决定的样子。它可以不挑地点,不挑场合;可以抗旨,违背所有规定;可以接受一切的不认可,污秽的形容词。在它看来这一切都是束缚,只要心想要做,就去做了。

以往对其不屑一顾的人也纷纷接踵而至,赞叹着它的美丽;周围的花也附和拥簇着牡丹,想让众人观赏牡丹时多瞥一眼自己。周围的花和人只是阿谀奉承罢了,何曾有自己的坚守。

“或许只有我梦得懂你了吧……他们自命清高,实则俗不可耐。同他们一样的人反倒看不起你,漠视你可贵的品格,将你视为不群之姿,质疑且艳羡你。在我看来,这一切更加凸显你所保留的高洁。我这个性可真像极了你。”说罢,他转身离去,边走边仰天诵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随风一摇一摆,好似点头附和。

【篇三:长大后我就成为你】

你如笙箫低沉的诉言,隐约如昨;

你似香醇味浓的美酒,滂沱今现。——题记

凤凰涅槃终见晨曦,南唐后主——李煜。

有人笑你痴,笑你狂,笑你绝,笑你执,笑你骄奢淫逸,不思国政,酿成千古骂名,南唐灭亡,百姓流离失所;但更有人唏嘘你绝世之才华,令之痴迷。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听起此句,心中涌起无限朦念,不噤感叹细雨与闲花的落寞。朦胧细雨一点一滴的打在罗衫上,当那柔美的花飘零旋转到青石路上,铺满了整个小道幽径,人若不解,但且“看不见”“听无声”罢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人独上西楼,如钩的残月见证了诸多的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今夜勾起袭人离愁,孤一人坐锁清院,低沉诉言。

酌一杯小酒,与秋风秃树枫叶为伴,却突寂寞情生,孤独者。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古之伤心者,梦境繁华热闹,醒后沉重悲凉,昔日繁华眷恋,今日处境凄凉。有多少恨,昨夜梦中景色,车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川流不息,景色优美,春风洋洋。

“多少泪,断脸复横卧,心事莫将和泪说,风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有多少泪,纵横交在脸上,心事不用边哭边诉,那笙箫在伤悲时吹起,无疑极度伤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如今南唐已化灰烬,那些曾经繁华绮丽已随一江春水流去,唯有你才气亡国痛潜藏在诗词中。

浮光掠影,是梦中伊人,长长的远方,你不必追寻,不是哪一方就有惊鸿一瞥,不知那一角就有天光十色,春意初歇,春色渐漫,你只需推开檐角挂着一只只风铃的木门,看美人迟暮的眼泪,听臣子风流的过往。

轻轻抹开覆在上面的时光过往,殊不知这样的人事音书曾这样令我动容。

这样的你,长大后我想成为……

这样的你,长大后我就成为!

【篇四:铭刻心底的那个他】

自从家里新添了一本《宋词三百首》,我偶尔翻到他的一篇词,从那时我才开始了解他——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少年时的懵懵懂懂虽不能深刻的领会这首词的内涵所在,但我能感觉到了这首词的出众。

今日,再读这首词,我注意到了背后他的眼睛和他的心。词是一朵花,而词人李煜则是花的精魄。

他是个失败的国君,但换个角度去看他,他确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他在书、画、文、词方面创作均丰,也许只有诗词才能填补他的梦想缺陷吧!渐渐地,我迷上了李煜的词,似乎有一种吸引力,他的每一首词,我都几乎背得下来。

请原谅他!他真的是个多愁善感的人。降宋那天,对于这个“几曾识干戈”的李煜实实在在是个很大的打击,“最是仓皇辞届日,教坊犹秦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一瞬间,从天堂跌到人间,这朵柔弱的花儿怎能受得?但,这就是李煜,那首《破阵子》,曾被苏东坡批评。他以为后主在辞别太庙时应对太庙大哭,向百姓谢罪,然而现在却对着宫女流泪,听乐队奏别歌,这种人是应当失去帝位的!

但是,他不知道,李煜走时,是沉默着走的。他的内心定有愧疚,但他已没有脸面去见太庙,去见他的百姓了。他知道错了,所以,他只选择了默默地流泪,然后默默地离开……

降宋后,李煜对着如勾的月,回想往事。往事辉煌,对于李煜,却不堪回首啊!在词人李煜眼里,风花雪月,只能勾起无限的哀愁与回忆。此时的李煜,他能想什么呢?只有梦啊!“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风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明月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那朵花,如今只剩一地零落的残红。

轻问,“流水落花春去也”?……

之前说过,李煜是花的精魄。如今,花已凋零多年,灵魂已升华,但他却把芳香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热门推荐
1从零件看待事物
2难忘那慈祥的眼神
3可爱的小乌龟
4花开的一瞬间
5这天我回家晚了
6收藏幸福
7初二写景作文
8美丽的荷花
9有关天安门广场的作文
10多彩的活动运动会
11我喜欢夏天
12我的爸爸
13感受碎片的温度
14月光下的村庄铁蛋六年级作文
15做月饼
16同桌的你
17爸爸的答案
18低头,花开
19成长的烦恼
20校园生活
21挖莲藕
22梅花
23吃亏
24我这个魔术迷
25未来的汽车
26我的青春故事
27小学生作文
28干妈,亲妈
29家有四狂
30春天的乡村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