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这样的衣着】
根据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衣着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看《武媚娘传奇》使我了解到唐朝服饰的一些特点和风尚习俗。
唐朝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唐朝女服的领子,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短襦长裙的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腰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唐朝的裙子颜色绚丽,红、紫、黄、绿争妍斗艳,尤其以红裙为佼佼者。街上流行红裙子,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遍地榴花染舞裙”了。对于这些美丽的唐朝服饰,始终都有一个疑问伴随着我,自从这个假期我看了《武媚娘传奇》这个电视剧后,看到戏里的妃子穿的都是“坦胸露乳”的衣服,连宫女也不例外。“坦胸露乳”的女性一般都会认为是伤风败俗、不守妇道的表现。然而在唐朝时期,宫廷及有身份的女性却大多真的是这样穿的。这样的衣着在别的朝代可都是绝无仅有的,连锁骨也不许外露。可是唐朝女性为何可以这样呢?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褒之博带”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是一种个性标准,厌华服而重自然,而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释放,对美的大胆追求,女子的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因为,在唐朝,这是美的、自然的、时尚的、高贵的,同时也得到了当时文人的认可。从那些仕女画中还可以看出,穿着低胸装和抹胸装的女性显得非常飘逸,这恰恰也符合了唐朝“以肥为美”的审美标准。
唐朝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历史奇女子,我喜欢那个时代,喜欢那个时代的风气,喜欢那个时代的服饰,那是一个争奇斗艳,海纳百川的民族大融合的辉煌时代。
这样的衣着,体现了盛唐时期的开放和自信。
【篇二:语文课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句佳言流芳千古。我们的老师又何曾不像诗句中的“春蚕”和“蜡炬”呢?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教书育人。他们不仅传授我们知识,更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由衷的感谢他们。
初中三年,教过我语文学科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教我七、八年级时的语文老师徐老师,另一位就是现在的语文老师段老师。
徐老师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严厉,但其实他是很爱我们的。在他的语文课上,我们仿佛都信守“沉默是金”这个原则,这很让他恼火。他经常劝我们要积极发言,但我们就是无动于衷,于是他只好干脆放弃,自己把答案念出来。尽管如此,但在他的课堂上我们也曾开心过。
记得当时学《核舟记》这一课时,老师让我们上台扮演各个人物的姿态。本来心里想谁演“佛印”谁就惨了,一定要好好笑话他。可是不幸的是,老师偏偏选中我来演“佛印”这个角色,这可真是一个晴空霹雳呀!
我缓慢地走上讲台,当老师念到“坦胸露乳”这句时,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当时我整个人都懵了,不过我急中生智,把外套的拉链拉开,老师说:“好,就这样吧!来下一句。”当时幸得我的急中生智和老师的救场,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下台呢。
徐老师爱我们,我们也感激他,当然,我们也爱我们现在的语文老师——段老师。
段老师是一名女老师,从教已经二十余年了。她的语文课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声情并茂。她上课时讲到激动之处,她的手就会大幅度地摆动起来。还记得上一次老师给我们讲《水浒传》的时候,讲到李逵的两把板斧这个内容,老师便做出了手拿两把板斧挥舞的动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不过这也让我们记住了李逵这个人物的特征。
虽然两名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语文课上的氛围也各异,但同样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我们要好好的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