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最好的朋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好的朋友,良师益友,可爱的小动物,几乎身边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朋友,而我最好的朋友是书。
书如一阵清风,拂去我心中的惆怅;书如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书如一束阳光,驱走了我心头的黑暗。
走进书的世界,我仿佛走进一个先哲智慧的内心,敞开心扉与她交谈,不求别的,只求在万千世界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走进鲁迅先生的书屋中,我仿佛看见拘谨寒伧的闰土走了过来;圆规杨二嫂愤愤地咕哝着什么;六一公公捧着豆子过来了;满口之乎者也坐着走路的孔乙己不知去向;背呈阳文“八”字的华小栓不停地咳嗽着,尽管夏瑜仍在不平地喊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但红眼睛阿义还是打他的嘴巴,康大叔也趁机把他的热血做了交易;眼睛间或一轮表示还是一个活物的祥林嫂仍在机械地重复着“真的,我真傻,我单知道……”当这些人正在脑海里跑龙套的当心,唱着“我手执钢鞭将你打”的阿Q又“得得锵锵”地上场了……
细细品味,我似乎体会到鲁迅先生的失落,不是因为自己的“运交华盖”,而是因为“寄意寒星荃不察”的无奈。他似乎也曾彷徨过,不是因为自己的“破帽遮颜过闹市”堕落魂,而是因为国人都如“阿Q”似的愚弱。我们不应该忘记鲁迅先生,因为他是我们中华名族的族魂!
鲁迅先生告诉我们——我们不应当这么活着,我们应当去实现我们的理想,争取我们的自由,即使失败,我们也不为之可惜,因为我们努力过,奋斗过。
意冷时,书是熊熊的火焰;心暗时,书是灿烂的阳光;孤独时,书是你的良师益友;忧郁时,书是你窗外美丽的风景。
有了书,人生从此充满阳光,充满生机和希望。有书的生活,真好!
【篇二:谈鲁迅】
这学期,我们语文课本有一个单元是专门写鲁迅的。有的课文是他写的,有的是写他的课文,在课后我又搜集了有关鲁迅的资料,鲁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迅出生于封建没落家庭。早年他到日本留学学习一些医学。不久,他因为看电影时他的同学污辱中国人为“东亚病夫”,发现如果不医治人们的心灵,就算所有的中国人都健健康康,也阻止不了帝国主义者“瓜分中国”,于是,他充医从文,以笔作剑,划破了笼罩在中国人头上的黑暗,发出了起义的吼声。
最让我无法忘记的是他对待敌人和对待劳动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他曾经说过: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这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韧”的战斗精神,他一生都是在拼时间,都是为了我们劳动人民。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不仅要把时间当作生命珍惜,还要挤“零头布”时间。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这可以让我们干很多事。
一张黄里带白的面孔,隶体一字似的胡须,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这就是我们心中的鲁迅先生,为劳动人民时时刻刻操劳着的鲁迅先生!
【篇三:飘香的烧饼】
我总是为楼下那卖烧饼的吆喝声所惊扰。这位先生,腰上挂着一张破布织成的,粘上了油污的围裙,头上戴个也不知道弄脏了多少年的陈旧破帽,让人觉得甚是土气,于是我们社区都叫他“乡巴佬”。
邻居们已经对他大清早吆喝“卖饼”而感到厌恶,可他还用吃奶的劲儿在嚷嚷,想要为他的卖饼车谋取生意,我很不耐烦他这种行为:分明就是打扰居民嘛!因而很反感。
我对“乡巴佬”一直未有好感,直到那一天……
清早,阴天雾霾小雨,破坏了我一天的情绪。准时,又响起了“乡巴佬”的叫声,我早已习惯了他的一举一动,旁若无人地下楼上课。
我忽然想到:马上就要上课了!我可不想迟到!可是我还没吃早饭呐!我又突然看见了“乡巴佬”,唉,将就买个大烧饼吧!
点单,烧饼,付钱。
我拿到烧饼,头也不回地向前冲,和对“乡巴佬”的叫喊呀,浑然不知。
我在学校,往后一摸,心里顿时凉了大半截:糟了,我的书包落下了。落在“乡巴佬”那里了?应该是的。哎呀,包里还有50元钱!像“乡巴佬”这种人,一定会把它占为己有的,那就……我想不下去了!
终于熬到了放学,烧饼车下方空空如也。我着急万分,劈头盖脸地问道:“我的书包放哪里去了?””乡巴佬“却和蔼地叙说道:“呐,这是你的书包。我看见你的书包落在烧饼车下方了,大声叫你,你一个劲顾自己向前跑。下着雨,我淋着雨把你的包保护起来,在这里一直等你回来……对了,我又烧了一张新饼,饿了吧,送给你吃吧!”
我既愧疚又感动,咽着飘香四溢的烧饼,温暖的泪珠在眼眶中打转……
【篇四: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吧?没错,这句话就是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自嘲》里面说过的。今天,我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在我心中,鲁迅先生是珍惜时间的。鲁迅先生有过一句传世名言:“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我觉得这句话说的是十分有道理的,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就是金钱。所以,浪费时间就是谋别人的财,害人命。
在我心中,鲁迅先生是忧国忧民的。鲁迅先生心里装的是人民,装的全是怎么为人民奉献。他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工作,多么可歌可泣!从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来。
鲁迅,一个忧国忧民、视民如子、爱憎分明、乐于助人、为人民无私奉献、憎恨黑暗社会的大文豪,他是一个为人民而活着的人,他将会永远地活在我们的心中。
【篇五:向前走】
那一捆柴压在他的身上,后背山峰般陡峭,头上的那顶蓝灰色的破帽一晃一晃。他转过身来,从他满脸刻痕的斑驳中,我分明听见了“向前走”。他是我姥爷,那顶小毡帽是我舅舅的。那年舅舅因为意外就那么走了,留下了一阵风,留下一阵哭声,也留下了一大笔债务。姥爷当时精神恍惚,几近崩溃,一个大家庭在一场场的暴风雨中被打击着。办完了舅舅的丧事,姥爷又开始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
那天上午是他第一次带我去砍柴,他坐在马扎上,拿着长烟斗,紧锁着眉头,在粗糙的皮肤下那双浑浊的黑眼球望着与他生活了几十年的大山。他倒了倒烟斗,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用浑厚的山音对我说:“兔崽子,快跟我拿好刀去劈柴。”一边说着,一边把舅舅平时干农活戴的那顶蓝灰色小毡帽戴在了头上。
我悻悻的跟在他后面,那浅蓝色的衣衫也掩盖不了他那“驼峰”似的背。他双手背在身后,露出黝黑而又枯瘦的手臂,大步地向山上走去。我明白姥爷现在满脑子都是生计,而此刻的生活就像一阵暴风雨,雨滴集聚成大山,压在姥爷的背上,让他无法呼吸,只能深深地喘息……
“呼……呼……这柴越来越难弄断了。”姥爷的喘息把我拉回现实,他现在正两脚分开,两手握着镰刀,奋力地向下劈去。砍不动了,就伸手揩揩头上的汗珠,继续劈了下去。我分明能看见他手背上那暴起的青筋一股一股地跳动着。“小崽子,别愣了!快,呼……快去劈,劈,劈那种细的脆的好生火呵!”他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用皱纹包裹下的那双眼珠看着我,那双眼珠,让我不寒而栗。
姥爷真的老了,一家人的嘴都等着他去填满。他真的累了,真的需要休息了。但是他不能,因为他知道,他如果倒下后一家人都要遭受着“暴风雨”了,他宁可自己承受。姥爷用绳子扎好最后一捆柴,就往自己身上倒去。那一捆柴压在他的身上,他崎岖的后背显得更加陡峭,头上的那顶蓝灰色的破帽一晃一晃。他转过身来,从他满脸刻痕的斑驳中,我清晰地听见了“向前走”三个字。他又揩了揩汗,拍了拍身上的灰,转过身继续向前走。
不知不觉日暮到了,在夕阳的斜晖中,他的身影明亮而高大。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巨人——一个在艰苦的生活风雨的捶打下,屹立不倒的巨人!在这“风雨”中,他只有一个信念:向前走。
这就是他在“风雨”中教会我的。人生中,也许会有风雨,有荆棘,但是我们仍要向前走,硬着头皮向前走!因为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
风雨中,我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