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村的作文

【篇一:家乡的变迁】

每个人对故乡的情感都是自然且浓烈的,因为这里有生命最初的印记,论走到哪里跟都在故乡。越是离家远,越是忆往昔,越是年岁长,越是念初心。

我的故乡在吉林省白山市鸭绿江畔的一个小村庄,给我的印象中最深的,就是听奶奶不断地唠叨家乡在党的政策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个周末放学回家,扔下书包第一件事就是坐在饭桌前享受着奶奶给我做得美味,这时的奶奶便开始了她的唠叨:现在的孩子正享福哟,过去哪有这条件,我们出门走的是土路,出一趟远门还要等好几天的大客,有私家车的人家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到现在水泥路就铺在家门前,出去走几步便可以看见几户人家,门前停着这种车数不胜数,大家出行方便了,生活富裕了,这一切都是党的政策的功劳,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致富方法。生活越来越幸福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每个周末回家,我都会发现家在变化。我在村里读的小学一年级,那时家乡的人都将垃圾随处乱扔,不是丢在河里就是丢在路旁,不仅不美观还污染环境。每次走过垃圾堆旁都会有股刺鼻难闻的气味,也没有人制止。而现在我读初一,在看家乡,路旁都安放了垃圾桶,大家也自觉的将垃圾丢进垃圾桶。路旁正建起了绿化带和排水沟,可喜的是每天早上都会有垃圾车将垃圾堆及时收走,还有清洁工来打扫街道,使街道一直保持清洁,空气也更清新了。

前年,我家的老房子拆除,翻盖了三间宽敞的琉璃瓦房,上梁的那天,鞭炮声里响着爷爷奶奶的笑声。爷爷告诉我,我们家盖的新房没花自家多少钱,这都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搬家的那天,爷爷高兴地邀请乡邻喝了他珍藏了多年的一坛子酒,他在新房前后转着,兴奋地说着村子的变化:村子里的人家之前住的都是土房,住砖房的人家屈指可数,衣服真是简朴,自从改造革开放之后家家户户盖起了砖房,搬进了新家,居住条件越来越好了,也买进了新家具,如液晶电视,电脑。穿着打扮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再是从前的单调陈旧了。大家穿的好,住的暖,吃得饱,日子越来越美满,这可不都归功于国家的政策和改革吗?

记得儿时去镇上赶集,只有一辆老旧的大客车,天黑了才能到家。一路上黑黢黢的,大客在颠簸,人在车上摇晃。车到站了,爸爸牵着我的手,借助小手电摸索着走回家。那暗淡的光线显得那么缥缈于路上,石头那么多,光线那么暗,一个不小心就会被石头绊倒,而如今村子的路两旁都安上了路灯,夜晚不再黑暗。任你何时回家,小村从东到西都被这一盏盏灯照亮了,那灯光是那么柔和,路人不再担心。夏夜,我常常在晚饭后走出家门去散步,和朋友一起谈天说地,有说有笑,还有老人聚在一起跳广场舞,欢声笑语在小村里回荡。

这些都是党的政策带来的变化,将我的家乡建设得更美,而且变化的不只是设施,更是生活质量。

听我奶奶讲,她在我这个年纪时都去干活赚工分,吃不到多少好吃的;我爸爸在我这个年纪都上山去打柴火;而到了我这一代吃的饱,穿的暖,这不用去做那么辛苦的活儿,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是多么幸福的生活,要什么有什么丰衣足食。

过去,过年都是简简单单吃一顿团圆饭,得到点压岁钱便是极其幸福的一件事;而现在过年时家家灯火通明,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大家齐聚一堂欢歌笑语围坐在一桌美味佳肴旁边,这是多么和谐幸福而又温馨美满的画面啊!

家乡的这些变化,都是国家政策所为。在党的领导下,家乡出现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通”的日子早已来到。在党的领导下,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还会有更大的提升。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中华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就在不远的将来。

【篇二:月是故乡明】

周六一放学,便回了石门奶奶家,下午五点多钟的光景,夕晖像烟一样淡淡地笼着这个小村,日头沉没,远山红了。炊烟只升起孤零零三两道,车轮轧过石子滩时那几只黄狗没有吠叫着一路尾随。小村让光涂上几笔亮色,安静地站在这儿,听不见母亲呼唤着孩子归家的声声口弦,听不见鸡鸭被从河里赶上岸时,扑棱翅膀的响动,它融化在霞光和一片宁静的平和里,只是显得有些寂寞。

刚进家门,外地工作的叔叔就打来了电话,简单几句问候,最后说:“妈,中秋我不回来了,福州这边很忙。”奶奶急急追问,只得到两句潦草的回应,就被撂下电话。沉默。家里的空气冷了,呼吸也变得滞重起来,奶奶低头掰着玉米,突然抬头对我说:“你二奶奶他们搬去常山了。”

叔叔今年春节时正月初三才回家,没赶上年夜饭。我突然发现小村好像一下子安静了太多,从前每次回来,奶奶烧一大桌菜,招呼来左右邻人,月光如水一样流淌在圆桌上,我们谈笑风生,到星星都被蒙上灰雾,月亮熄了,笑语还没熄。从前养狗的人家不少,清早曙光融化在土墙黄瓦上,鸡啼一声,犬吠四起,人间的热闹从此开始。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前后左右熟悉的老屋空了。他们像急流中的鱼群一样,或涌向市区,或涌向更远的远方,村子慢慢静了,人情味和烟火气从门口锈迹斑斑的大锁里流走去。

我怕小村有一天被遗忘,失去所有响动,失去所有热闹。也许不是我一个人害怕,是所有有故乡情结的人的恐慌,因为广袤的村野大地之上,已经不知有了多少这样的小村,他们荒芜,落寞,也许只剩上了岁数的老人仍然念念不忘,还在坚守。端午不见艾蒿,中秋不见月饼,春节听不见震天的鞭炮。仅仅有墙角昨夜已经冷去的蜡烛残灰告诉每个过客,这儿还有人没走。可它们,曾经也是许多游子长梦中的虚影,是回忆里最五光十色的片段,是永远拴在离人脚脖子上一根线,哪怕走得再远,山一程水一程路远迢迢,也要被指引着归去的地方。

世界快马加鞭地前进着,我们不停追赶。或为了学习成才,或为了赚钱养家,或仅仅是少年对大千世界的渴望,总有一万个理由抛下故乡。于是荒村像野草一样遍布各个角落,并且不断蔓延开来。几百年前就有“聒碎乡心梦不成”,就有“日暮乡关何处是”,可今天呢?

我甚至不敢去想象这些村子的未来,风雨剥蚀了墙皮,院门坍圮,桌椅蒙灰,葡萄藤的根在上个雨季就烂在了土里,荒草将台阶淹没,门槛上长满浓绿的青苔。总有一天它会彻底消失在这片土地,那时它的子女早已在某个城市深深扎根。可是,可是借刘亮程一句话来讲:“留下划痕,留下朽在墙中的木头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记归家的路,不要让故乡反倒成为到不了的远方。一个没有乡情的人,他的精神不健全,一个弃故乡而去的人,他的灵魂永无宁日,因为这是,人性中必须要有的一份柔软和安宁。可是又有谁能阻止全世界一起向前的脚步,能劝已经迷醉在繁华梦中的游子踏上归程呢?

这样说来,每想到漠漠水田飞白鹭,飘起几道炊烟在无风天里笔直向上,西瓜坠进深井在远山倒映出青绿的回响,总是无言,总欲落泪。只希望人心慢一点,别走太远,走了也多回头看看。

【篇三:我的家乡征文】

【篇一:我的家乡】

陈妙红

我的家乡,没有繁华的街道,没有雄伟的高楼,没有先进的网络……但我的家乡风景优美,民风淳朴,令人流连忘返。

春天,百草风茂,百花盛开。走在小路上,路旁盛开着一朵朵小花,白的像端庄的淑女,洁白无瑕;红的像娇羞的女孩,冒着红红的脸蛋儿。在春天里,还可以叫上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玩过家家,谁是扮演爸爸,谁是扮演妈妈、女儿,各各争吵着。我们各自选好自己满意的角色后,就开始分配任务,谁去捡瓶子啊,谁去摘材料啊,我们摘了各种各样的花朵,红的,粉的,黄的,白的,紫的,我们把它锤得粉碎,放在杯子里,加上水,变出各式各样的颜色,我们把他当做酒,还用各种各样的“菜”摆成图案,然后假装在那吃。我们每天做着各种各样的游戏,使得家乡的春天总是洋溢着欢声笑语……

夏天,像一位活泼的姑娘,美丽可爱。我们会约上哥哥姐姐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游泳,因为当时我很小,只能在很浅很浅的地方玩水,大的伙伴则站在高高的石头上往水里跳,蹦蹦蹦,水花洒得满天飞。我们还会抓小鱼,抓完拿回家养,我家乡的小鱼很是好养。玩到傍晚,才各自回到家去吃饭了。吃完饭,天渐渐黑了,知了一直在“知了知了”的叫着,感觉很吵,我们就把它抓起来,绑着细线让它飞,玩累了,就把它放了。我们就坐在树底下乘凉,扇着扇子,吃着东西,到处充满着欢声笑语。

秋天,像个温柔的小姑娘,不冷不热。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有很多的水果,诱惑着孩子们总往果园里跑。树上的叶子都黄了,一阵风儿吹过,秋叶就像飞舞的黄碟,轻飘飘地飘落在地上,一眼望去,像金黄色的大海,再配上傍晚的彩霞,很是漂亮呢。坐在池塘边,玩着泥土,捏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和小人,说这是谁啊谁,开着玩笑。晚上,街坊邻居们张家长李家短的拉着家常,小孩子们尽情地玩耍,叽叽叽……还有不知道名字的昆虫在叫呢,家乡的秋天,一切是那样的安宁美好。

冬天,像尊贵的女王,冷漠又不失端庄。路旁开满了梅花,给冬天增加了一丝丝色彩,河水也变得冰凉了,水面下降,露出了千奇百怪的溪石。有些动物拿出了它储存已久的粮食,为这个冬天做准备,而没有储存食物的动物,就开始了冬眠,在野外销声匿迹了。春节到了,家家户户热闹了起来,房屋上冒着一团团薄烟。各家小孩穿起了新衣裳,都出来比较谁的衣服好看,争着吵着……家乡每年的正月初四是最热闹的,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我们在看热闹的舞狮和歌舞团表演。晚上演社戏的时候,我们就搬着自家的椅子,坐在戏台前看戏,不知不觉就会看到半夜。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繁华宽阔的街道,没有高大靓丽的楼房,但我的家乡景色优美,民风淳朴,我爱我的家乡。

【篇二:小村景色】

郭妙黎

万物生长,鸟语花香,山清水秀。在青山脚下有一座小村庄,那便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没有文胜古迹久文化悠久,没有大山川雄壮,更没有北京的车水马龙。但我的家乡有温情的风景,我爱它,爱它的树木成林,爱它的野花斗妍,爱它的流水潺,更爱它的人心善良!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温暖的风迎面吹来,那便知是花的季节春。站在山顶上四下一望,一片绿意。这时会有一点红飘拂着闯入你的视野,那正是村里小学的红旗正迎着山风在欢舞。每当红旗迎着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那群小太阳总是挺着胸,昂着头,目光炯炯,一双双纯净的眼睛充满了对祖国的希望。走进这片森林,脚下踩着绿的影子,漫天萦绕着春的芬芳气息。每片叶子相拥相偎,聚拢绿的清香,散发着生命的活力,充满了生机,为大自拉开了帷幕。

村里的小巷中,总有几个卖菜的老妇人们靠墙而坐,脚边堆满了满眼绿葱的新鲜蔬菜;补鞋的老人坐在巷拐角处,带着一副老花镜,目光在来往人的脚上穿梭。三三两两的一些提着菜篮的妇女们,趿着拖鞋,嗑着瓜子,不紧不慢的弥漫在小巷中。卖菜人的叫卖声在空气中飘来,伴着蔬菜的清香,不急不躁。

老榕树下一湾清凉,夏天小村里的榕树下聚集了老人,绿荫下散落这稀疏的光影,我甚是狭意。一群鸭子追赶着七月的酷暑,摇摆着身子,大声呐喊,或许是火热的太阳把池水都给晒烫了,它们正抱怨着呢!七月份是收割的季节了,老老少少、大大小小的人都聚在这片稻香的田里。瞧那稻儿,手拉着手,整齐有序的排列着,随着夏风的摇摆。一位过六旬的老人,住着锄头,别着镰刀,沉思着。也是啊,这七月的酷暑下的稻田,哪里能只满足于收获某种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收获那心灵的财富啊!

绿荫下变得沉寂,树叶微微泛黄,秋天来了,秋天爱抚摸着大地,她吹落了田野里的稻穗们的绿衫,露出金色的胸膛,散发着扑鼻的清香。绿叶,红花,朝露,彩霞,贵妇人的蔷薇窗,梦幻的天使画,都不及秋的色彩鲜明。这让我不在羡慕,而是爱上秋,爱上这个季节的气息,沉浸在秋的韵律里。

秋天过后,小村里逐渐迎来了冬天。他带着凛冽的寒风向我们迈来了,他带来了枯枝凝寒的景色,这让我真切的感受到风的寒冷。冬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但站在高处望去,嗬!那山、水、树木、房屋都变得凄冷,一切都沉睡下去了。但是万物都沉睡时,却发现了人的身影,给冬凄冷的景象增添了一些装饰,让人心情舒畅,让人觉得冬天也可以温暖,可以不用那么寒冷,那么凄冷了!

我的家乡普普通通,我却因为它赋予我快乐的童年、给予我生命而深深的爱上它。它渺小也很庞大,它的渺小可以被我呵护在手心,它的庞大可以孕育万物生长。青山上的树木,枯了又绿绿了又枯,更替中不断扩展。朋友,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将就以家乡子女的身份招待你,欢迎来到我的家乡。

热门推荐
1我的老爸
2这就是我
3人蚊大战
4让我走远看看你
5难忘的运动会
6冬至包饺子
7习惯
8握住那一缕晨光——游杏坛马东有感
9新学期的打算作文
10拜年
11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12我就是我,自己的王
13父爱从未走远
14逆袭
15谈人生
16《夜和黎明》诗歌
17我家的小白猫
18背影读后感
19小乌龟
20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1国庆趣事作文
22夏天的美景大明湖
23星空下的遐想
24美在回眸
25游热带植物园
26关于改变的作文
27窗外的阳光照亮我
28风采校园和谐人生
29课堂风波
30阴影中的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