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那一次我真开心】
窗外,阴雨绵绵,反正不能出去玩,我正好可以完成暑假作业。
我手执水笔,流利地完成我的作业。翻了翻育才集团学生“VIP尊享,私人订制”的文科、理科天天练,正好翻到科学作业的目录,由老师口述我执笔写下的“完成P1—P18复习作业,预习作业不用写。”当这几个字映入我的眼帘时,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新科学老师口述这段话的情景。
“叮零零”第四节课结束了,班主任(科学老师)还在讲话。我们都很焦躁,心里不由得一阵埋怨,下课还在拖课。突然,老师叫我们拿出《理科天天练》,我们皱着眉头不断翻着。老师也拿了同学一本,翻着。十余秒后,他将《天天练》还给同学,看着我们,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题与两个页码,指着这道题,和颜悦色地对我们说:“谁能写出这道题?”
班中鸦雀无声,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老师也不叫他,而是又指了指这两个页码,和蔼地告诉我们这一个是《天天练》》上的页码,一个是科学书上这节课的页码,又让我们翻书寻找。约一分钟后,老师又问我们:“现在有人知道吗?”
班中依旧一般寂静,还是只有刚刚那位学霸举起了手。老师突然大骂道:“这只是一道填空题,虽然在第二单元,但这都不会,说明了什么?”我们不敢出声,准备好接受狂风暴雨般的骂声。可是万万没想到,老师蹦出了这样一句话:“说明作业太难了!所以,十八页以后都不用做!”
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疯狂地称赞着老师,而老师也笑嘻嘻地看着我们。虽然老师这样说,但我们也知道,这只是老师替我们减压的一种方式,学习还是需要高度自觉的,想到这里,我又埋头做起我的暑假作业。
【篇二:我的写作之路】
无意间翻开一本二年级时的日记本,抚摸着行行稚嫩的笔迹,笑容不知何时浮上了嘴角。不觉中,学习语文,已近六年了,而踏上那条写作的小径,也不知有多少天了。
一年级时,妈妈建议我每日一记,把每一天中印象最深刻的事用口述的方法记录。当时的我懵懵懂懂,乍一听,只觉有趣新奇,自然满口答应。于是,每一个晚上,我都在妈妈的催促下对着录音笔,报流水账似的说出一天的见闻。不知为何,这看似无聊的事却令我乐此不疲,每晚的那个时刻便成了我最盼望之时。
时间一天天过去,教语文的潘老师开始给我们布置写话。在幼时我的心里,写话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却未想过,当我忐忑不安地拿出铅笔,准备咬着笔头冥思苦想时,却惊讶地发现自己思如泉涌,手中的笔似乎被施了魔法一般,不断写下一个个汉字,令我大为吃惊:写话,也许不太难!现在想来,除阅读量大外,每天的口述日记是最大的功臣吧!
2013年12月4日,我不会忘记这一天。潘老师笑着把一本日记本递于我。扉页一行端庄秀气的楷书写着:用心、努力的孩子,老师特别期待能与你分享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自此,我开始用笔、用心去品味感悟生活。身边的老师、同学,天上的白云飞鸟,甚至于路旁的小芽……一篇篇日记如同一张张照片,将身边的一切定格,保存于记忆之中。
也有过厌烦,有过“无话可言”之时,想着同学们正在看书玩耍,自己却要与一片空白的稿纸相对无言,便心生烦躁,几欲罢笔。可望着之前的日记,竟有些……不舍,便望着窗外的星空,继续慢慢构思。几年来,14本厚厚的日记本便被我写满。每每“无意”看见,自豪便油然而生。
自三年级开始,在陈老师的鼓励下,我尝试着向杂志社投稿,参加各种比赛,虽不是次次发表获奖,但我却从中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与成长,收获了不少乐趣。归功于不断地练笔,现在我只需静静思索一番,文字便能从我的笔下不断流淌而出,语言也还算生动优美。
回首我的六年语文写作之径,有艳阳高照碧空如洗之日,也不乏阴霾遮天狂风大作之时。但只要一步步脚踏实地,方能抵达终点。
阳光从窗口倾泻进来,撒在桌上翻开的那些作文本上。那一个个从稚嫩迈向成熟的字迹,镀上了一层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