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番茄钟】
有一种说法是,忙碌是懒惰的另一种方式。我们为什么忙碌?实际上我们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就算能说出自己在忙什么也没有抓住忙碌的重点。这就是盲目的忙碌。那我们为什么会盲目地忙碌呢?只因为我们在一天当中做事情没有分轻重缓急,没有规划安排,没有正确的番茄时间管理,没有专注力而常常被琐事打断正事。为此,我们应该追求优异的效率和时间的自由,在开始新的一天时,提前安排好事项清单,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接下来才是次重要的事情。
不重要的事做得再好,也不会变的重要。具有辨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只有分清楚那些信息是自己所需要的,那些事项是需要首先关注的,才能在千万琐碎的杂事中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当我们把事情用列表清单的形式写出来,排序先后,并按其重要顺序去逐步地完成,往往我们就会获得高效率与时间自由度高的生活。
所以说学会高效的时间管理是益处多多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许多小工具帮助我们达到管理时间的目的。我常常喜欢尝试试用几个同类的手机应用工具,比如时间管理类型的手机app我就下了好几个,直到试用过后一个个淘汰只留下最适合我的最高效的那一个。番茄工作法类型的手机应用能在某种程度上面提高我们做事的专注力,放下手机,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刚好30分钟就是一个完整的番茄钟。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无数的番茄钟组成,如何高效利用番茄钟将要进一步深入的学习。
【篇二:《番茄工作法图解》读后感】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是一瑞典人在著书中提出的一种高效专注时间段的工作法。简单来说,是以二十五分钟专注工作,五分钟休息为一个番茄钟周期。分析真正的问题,想达到什么的效果,然后专注于效果的活动,直到完成工作活动后反思其是否重要。与此同时,每个番茄钟顺利结束后,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些奖励,以保持一个可持续专注工作的步伐。
一般番茄钟工作法可分为:休息、排序、工作、休息、工作等等循环反复。比如我们在进行番茄钟工作时,就需要以一种充沛清醒的状态为准备,然后花个几分钟对一天当中的活动清单进行轻重缓急排序,最后是以番茄钟的形式开始工作投入其中并有规律地进行间接性休息,以保证劳逸结合。
书中还提到,因为人的短期性记忆一般最大为七个记忆点,这就是为什么银行让我们设置的密码为六个的原因,所以说我们在懂得大脑记忆周期的基础上,利用其特点来合理安排我们记忆内容与时间,就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而番茄工作法中正是利用这一点来进行高效分配工作任务,比如假设我们需要做大于七项的任务活动时,就可以将它们按性质分类拆分,让它们重新组合成更易操作的记忆点。
另外,导致番茄钟中断的原因分为外因与内因,包括来自外界的干扰和自我内心的分神,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将计划外事项或头脑突然冒出来的想法记录下来,然后继续专注于番茄钟工作中。但是如果事项真正紧急,还是得先去处理,然后再来重新开始二十五分钟的番茄钟。
我还学到,如果在番茄钟内提前完成任务,就不应该马上投入另一个番茄钟工作任务中,而是继续在本次番茄钟内重复学习任务内容,总结经验与温故知新,这样才算是让番茄钟工作法发挥它真正的效用。